审辩,让化错课堂更精彩
——听特级教师华应龙《半条被子》一课有感
2023-12-06周平健
文|周平健
喜欢听特级教师华应龙的课,这是听过他的课的“华粉”“龙须”们的共同感受。听课前,光看课题,常常猜不到会讲什么,让教师们充满期待和好奇;听完课,教师们常常发出“我怎么没想到”的感叹。前不久,他以“半条被子”的故事为题材,开发了《半条被子》一课,赢得了满堂彩。这节课,不仅彰显了化错教育的魅力,也展示了课程思政的价值,还体现了“用哲学来教学生学数学”的精髓。所谓“用哲学来教学生学数学”,就体现了审辩式思维发展的精髓。什么是审辩式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前不久,笔者现场观摩了《半条被子》一课,从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审辩,发生在认知纠结处
【片段1】从“生活中的一半”到“数学上的一半”
(教师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出半条被子,然后展示一位学生的作品)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如图1)。
图1
生:这两个部分的面积明显是不相等的,它们的宽相等,但是长不相等。
师:(问作品的主人)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觉得这块(虚线部分)是女红军留给自己用的,这块(实线部分)是女红军留给老百姓用的,留给老百姓的会大一点。
师:谁来评价?
生:我觉得画得挺好的。因为比较符合我们的想象,红军热心帮助老百姓,想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所以老百姓分得多一点。
师:(竖起大拇指)太温暖了,想得多好!生活中的一半可能是一大半、一小半,都是一半。数学上的呢?
生:一样,平均。
师:“平均”这个词特别好,知道平均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两半都一样。
师:除了很温暖的想法,他的作品还有哪些地方特别好?
生:用虚线和实线表示出了它们的区别,借助虚线和实线画出了整条被子。
【赏析:化错真妙!如果课堂上没有出现如此特殊的“差错”资源,更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差错”的机会,就不会知道学生如此温暖的想法。化错,是为了化人。面对这份看似“离谱”的作品,华老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说想法。原来,“差错”的背后隐藏着浓浓的军民情。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错,还是错吗?这样的错,是不是使数学课上不只有数学了?接着,华老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强化了“平均分”的意识。特别欣赏华老师的评价和引导:“太温暖了,想得多好!生活中的一半可能是一大半、一小半,都是一半。数学上的呢?”这个评价既肯定了错误作品中“生活中的一半”的合理成分,又指出了数学上用“平均分”来表示“一半”的必然性。错误的有时也是正确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而已。课堂上,华老师创造了民主开放的环境,营造出积极而真实的审辩氛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提供了包容异见的审辩场域。】
二、审辩,发生在思维延伸处
师:孩子们,有一句话是“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三位女红军合盖一条被子,多么艰苦啊!那她们平均每人盖多少条被子?
师:送给老百姓半条后,每人盖多少条被子呢?这个问题有点难,能不能画图试一试?
生:(出示图2)我把整条被子平均分成2 份,送给老百姓1 份,留下1 份。因为有三位女红军,平均分成了3 份,每人就分到。
图2
师:同意的请举手。(几乎全部学生举手)她表达得特别清楚,刚才还用到一个词“平均”,特别好。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师:有谁猜到他的想法的?
生:(出示图3)留下的1 份平均分成了3 份,那送出的1 份也可以说是3 份,原来的被子一共有6份。每位女红军分到了其中的1 份,也就是一条被子的。
图3
生:都对。
师:为什么都对呢?
生:前一种不算分给老百姓的被子,把剩下的被子平均分成3 份,每人就是。后一种是算上分给老百姓的,总共就平均分成了6 份,每份就是。其实,两个都是对的,一个不算分出去的,另一个算上了分给老百姓的半条被子。
(听课教师和其他学生自发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真好!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你鼓掌。看来,要判断一个分数对不对,关键要看是把“什么”平均分。如果把“剩下的被子”平均分成了3 份,每份就是。如果把“整条被子”平均分成了6 份,每份就是。
【赏析:审辩的过程其实是针对问题进行有目标的判断与自我调整的过程,它源于自身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现实已有的情况。通过反复比较、对照、辨别、判断等活动,改变既有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究竟是,还是?”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也是引发学生进行对照、辨别、判断的“导火索”。“为什么都对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经过深入交流,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参照物”导致不同的结果。“要判断一个分数对不对,关键要看是把‘什么’平均分。如果把‘剩下的被子’平均分成了3 份,每份就是。如果把‘整条被子’平均分成了6 份,每份就是。”华老师的总结是精准到位的,学生不仅明白了两个答案都对的理由,而且懂得了“单位1”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华老师提出的问题“平均每人盖多少条被子”是开放的,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这就可以助力学生不懈地质疑,既质疑他人,也质疑自己。还是,学生有过质疑。因为在学生的思维意识里,答案有且只有一个,两个答案里面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但华老师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至少有一个错误”到“两个都对”的转变,这样的设计可谓绝妙!】
三、审辩,发生在总结归纳处
【片段3】从“份”到“分”
课尾,回顾分数的读法时,华老师这样开展教学。
生:二份之一。
师:看到老师这样写“二份之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是份,而不是分。
师:你就好像是我的“托”。这个问题说得好,这个怎么是“份”,怎么不是“分”呢?为什么?不应该没有单人旁吗?以前跟着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带大家搞活动的时候,那时有没有说“分”是没有单人旁的?
生:(众人摇头)没有。
师:华老师为什么加上单人旁呢?
生:有了单人旁,理解分数比较方便。
生:这样好理解,分数就是几份中的几份。
师:加了单人旁,大家就能知道,几份之几,就是几份中的几份。比如,刚才学习的——
生:表示八份中的三份。
师:这样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思。但是,书上没有单人旁,华老师写了单人旁,可没有人提出来,比如说,“华老师,你写错了!”
生:老师,我准备下课后告诉你的。
师:掌声响起来!如果发现老师写错了,就要及时指出来。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就应该说真话、学真知、做真人。
【赏析:批判性是审辩式思维教学的本质特征。重视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具有审辩式思维的学生不轻易相信家长、老师、同学乃至教材的说法,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地进行思考。对于某个新知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和理性做出独立判断。由于教材、教法、生活经验等因素,一些学生误认为表示把1 平均分成2 份表示把3 平均分成8 份,导致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模糊不清。基于这一学情,华老师故意把“分”改成“份”,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明白要确定一个分数,关键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之”就是表示“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表达,既符合汉语语法,又便于学生借助“份”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最后,华老师主动“揪”错,把“份”改成“分”,提醒学生这才是数学上的正确写法。写成“份”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分”强调平均分,这是分数的本质属性。看似批判了教材,实质顺着学生的认知建构了正确意义。同时,华老师鼓励学生要敢于大胆质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重视审辩式思维,才能催生创新思维。】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华老师的课无疑为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提供了一种示范。这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数学学科育人”的理念。这样的教学境界,正是我们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