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皆心苦
2023-12-06王充闾
王充闾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历史记载,李绅幼年丧父,由母亲教以经义。他青年时期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予以同情和哀悯的心情,写出了历代传诵不衰的两首《悯农》诗,从而被誉为“悯农诗人”。其一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本诗为第二首。现代著名学者刘永济有言:“此两诗说尽农民遭剥削之苦,与剥削阶级不知稼穑艰难之事”“两诗不特命意甚高,而笔力之简劲,论述之精密,亦自绝伦,宜其深入人心,为千载传诵也”。
本诗的成功,在于诗人怀有对农民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于田家作苦、稼穑艰难的感同身受。诗的前两句,形象地描绘午日当空,农民在田间挥汗劳作的场景,意在状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以为下文张本。因为这样一写,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就有了着落,有所依凭,更加令人信服,而成为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的传世箴言。
在表现形式上,本诗亦有突出特点:一是,靠形象说话,感人至深。抓住农夫弯腰铲除杂草,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里这一细节,阐明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给人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二是,不同于一般詩章选取典型人物与事件进行刻画、描摹,反映的也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抓住当时整个农民阶层的劳苦生活和艰难处境来做文章。正所谓“纯以意胜”,这样就力重千钧,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震撼力。三是,作为一首题材普通、道理也是尽人皆知的诗作,能够设法避免概念化的说教方式,生动地表现了“盘中餐”乃是农民含辛茹苦创造出来的人间至理,着笔十分不易。足见作者构思的精巧、功力的深厚。
清人马鲁在《南苑一知集》中指出:“李绅《悯农》诗,无一句用‘青畴‘紫陌‘杏雨‘蓼风等语,只是田家真挚语,然言锄禾苦矣,日当午又苦矣,汗滴更苦矣。则观此盘中之餐,想见锄禾之苦,粒粒皆自盛暑烈日、汗流满面中得来,有谁知之乎,此所以为伤也。不过眼前景致家常饭耳,写此无限深味,观诗者不可以其平易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