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艺术与“面人汤”
2023-12-06郑建山
郑建山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始于汉代。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果食”。主要是节庆之间祭祖祭神或相互赠送。明代,面塑除了食用外,也有面塑艺人,身背工具箱,奔波在繁华闹市,以此为生计。这样,面塑就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近代,受文人艺术的影响,面塑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出新,其艺术魅力为王公贵族所动。他们不惜重金订购,作贺礼馈赠亲朋,或作陈设摆放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登堂入室,身价百倍,整体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日臻成熟完善。
工艺
面塑工具主要有塑刀、压板、剪刀、梳子等。面塑艺术制作材料是面粉、糯米粉配以防腐剂。先盘面(揉面),盘面由冷色到暖色顺序盘,先盘本面,依次为白、黄、玫瑰红、绿、蓝、黑等。具体技法:先将塑面置于左手掌心,手指向右,然后右手与左手垂直合掌,两手相按,同时右掌向左推移,左掌向右移动,继之,右掌再向左推移,而后将面卷回,恢复原位。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手感塑面滋润为止。
面塑制作有揉、延、展、搓、拨、挑、按、捏等。揉:将面团置于左手掌心,以右手食指附在面团上反复画同心圆,直至面团变成球状或珠状,若面团较大亦可两手合掌运转;延:将面团置于左手掌心,右手食指附于面上前后滚动使之成条状,后辅以中指,在运动中逐渐使食指、中指分开,如此反复,面团就成了长条状或线状了;展:则是将面团置于左手掌心,以右手食指将面团按扁,自左至右将面团延伸成片状;搓:是将面团置于左手掌心,以右手拇指向前按压移动使之成为薄片;拨:将面团按搓成薄片,右手执塑刀在掌心反复滑动,使薄面片成一簇簇乱团状,另一种是以牛角塑刀之宽端沿薄片边缘割取,这两种手法均谓之拨;挑:右手执塑刀与作品成45度角轻轻自下而上运动,以达到塑制之预期目的与效果;按:无论塑面在掌心中或是半成品,凡以牛角塑刀侧边下压,使之达到某种效果均谓之按;捏: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凡不使用工具,只用手指操作者均谓之捏。这些手法综合运用,有主有从,变化万千。
匠心
通州对中国面塑艺术贡献是非常大的。面塑大师汤子博、汤夙国,有“面人汤”的美誉。这个美誉,渗透着两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汤子博生于1882年,原名有彝,通州新城南关人。幼年心灵手巧,喜绘画,入私塾业余学画常废寝忘食。辍学后爱到画店观摹。清光绪末年,万寿宫为通州的天桥,往来艺人极多,山东曹州艺人所塑面人生动古朴,所用工具简单。汤子博颇感兴趣,自制竹针,潜心研习,反复制作,获得成功。身背木箱,以此为业。他广泛涉猎金、石、泥、面、木、油、漆、彩、画、糊等多门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将塑佛像、画壁画、画窗帘、画灯笼片子等多种技艺融为一体。他先后游历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内蒙古以及西北、东北等地,悉心观察。
后来,他对面塑技艺进行了改革:原料上用纯江米面,后加入小米面和甘油,使面塑原料滑润不干裂、不变质。在创作形式上将传统的签举式面人玩偶,改革成可在案头陈设的托板式面塑艺术品。在创作题材上,他摆脱了传统俗套,代之以历史文学名著人物、戏曲人物,佛教、道教和神话传说人物。从技术手法上,他改变了传统面人体大、粗糙,技法简单的“怯面人”形象,塑造出的面人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小小面人能给人以大型雕塑般的感觉。在极小空间内,他捏出“独钓寒江”“竹林七贤”等故事。
民国间,他曾为总统黎元洪、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官宦仁绅塑制作品。清华大学刘文典教授书赠“艺术惠之”条幅,北京大学刘半农教授为其赋诗。1922年,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巴拿马赛金奖和津埠手工艺奖。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北平,他塑明代抗倭英雄郑成功等像以示爱国胸襟。日本投降后,北平物价飞涨,他在账簿封面写道:“举笔作画论古今,不应费墨录米薪。”其间,创作半工半写“夜读春秋”“南海大士”“泼墨钟馗”,塑制彩塑、面塑,写下研究儒、释、道、医大量笔记。他能以毛笔为人速写,片刻即成;戏剧速写,深为国画家李苦禅赞许。他为卫生局塑制模型及沙盘人物,为许多店铺塑立体广告招牌,为个人塑肖像,成為他在艺术生涯中又一创作高峰。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面塑艺术,给予他优厚生活待遇。1950年,他应邀到黑龙江参加省农展馆创作;1951年,他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主席团制作多件面塑礼品;1952年,他的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雕塑展览;1953年,文化部调他到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创作;1956年,该学院成立汤子博面塑艺术工作室,次子汤夙国陪同工作,许多外国艺术家、国内著名学者到此参观。1971年5月7日,面塑作品一代宗师汤子博在北京逝世。
传承
汤夙国是汤子博的次子,他生长在艺术之家,自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工诗善画。曾伴随其父于“汤子博工作室”工作三年,深得面塑大师真传,是“面人汤”的第二代传人。1961年汤夙国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系统学习雕塑五年。他把西方雕塑的粗犷写实手法揉进了东方追求“神似”的面塑之中,他的面人既有传统艺术韵味,又有现代艺术色彩,青出于蓝胜于蓝,被誉为“面人汤”第二代中的佼佼者。
他面塑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生动地表现了这位世界著名指挥家的潇洒张狂的个性;吉卜赛女郎《叶塞尼亚》,以夸张的舞蹈语言,鲜明的色彩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吉卜赛人美好的内心世界;而他面塑的《爱因斯坦》,色彩朴拙淡雅,举止泰然端庄,鬓发苍白的老人,手握烟斗,目光深邃,深刻地揭示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稳健与睿智。他为老舍夫人、著名画家胡絜青制作的面塑作品《东方朔》,继承父业塑造的《韦驮》《洛神》《钟馗》《长眉罗汉》等,形态生动,呼之欲出,人见人爱。
1979年春,吴冠中、韩美林、郑一鹤、汤夙国四人创作联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面人汤”传人连同他的面塑艺术,走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之后,汤夙国带着他的面塑艺术,先后出访加拿大、美国、日本、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或举办个人面塑展览,或现场进行面塑表演,或登上大学讲坛讲学,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的民间面塑艺术。他的面塑作品被多国所收藏。著作有《面塑大师汤子博画稿》《面塑制作》《中华民间艺术大观》《北美印第安艺术史》等。1985年,他的面塑个展竟应邀举办到联合国总部。199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民间工艺大师”荣誉证书。
2001年7月12日,通州区政府拨款建立“面人汤艺术馆”。2011年,“面人汤”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