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画”传承译事
2023-12-06王炜宁
王炜宁
“卫画”在京之兴
年节相伴有融有合
中国年画产地中名气最响亮的有四家: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和山东潍坊。杨柳青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在业内有着“南桃北柳”的称号。天津卫的“艺术范儿”到了爱生活的北京,则走出了一条非同凡响的发展之路。
北京人过年贴年画是旧俗,而大多数内城人家都选择张贴天津杨柳青的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相传最早始于明朝万历年间,亦有说法起源于明末崇祯年间,现已知最早的画店为戴莲增、齐健隆两家。杨柳青木版年画盛于清代中后叶,因天津杨柳青附近村镇很多人专门从事年画生产,“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以产地而得名。与此同时,天津杨柳青年画作为唯一进贡京城宫廷的贡品,供应清皇室王府过年张贴,使得杨柳青年画更为世人所熟知。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十二月初十外,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马子(纸马)。”此处“卫画”指的就是杨柳青年画。杨柳青作为著名的年画产地邻近京城,“细活”年画画工精致,色彩明艳。值得一提的是,源自民间的年画,在京城也融入了“皇家气场”,一些宫廷绘画技法被运用到了杨柳青年画制作当中,故而在北京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把张贴杨柳青年画作为重要的京味儿年俗之一。
清末到民国,农村凋敝,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生产逐渐衰落。1953年,天津市文化局组织民间老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大力恢复了年画的振兴和发展。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4月1日,杨柳青年画入选第一批天津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随着杨柳青年画技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将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播到海内外,让这种艺术形式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杨柳青说“京事”
美国艺术馆传承老手艺
成立于1894年的美国赖特艺术博物馆(Wright Museum of Art)隶属于威斯康星州南部的比洛特学院,是一家著名的教学型博物馆。延续着“教学”这一传统,学校致力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成长。每年博物馆都会举办大量国际性艺术展览,并且让学校艺术系、东亚研究系、现代语言文学系和博物馆学系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展览策划、设计展览布局和实地悬挂艺术品的过程中。
2018年1月份,来自台湾中正大学妈祖研究中心馆藏的《俄罗斯典藏晚清木版年画》来到赖特艺术博物馆进行展览,展览的主题是“Traveling Gods of Wealth”,正值学院现代语言文学系的尤德教授开设了一节翻译写作课程。在中英互译的课程作业中,学生们参与翻译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展览标签。通过学生们亲身的翻译实践,展厅中一张张年画的中文标签后搭配了英文翻译,既让更多的国际学生了解到杨柳青年画艺术,学生们也在不断地修改稿本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十几张不同内容的杨柳青年画,其中有的年画注重写实,它们展现的诸多生活场景与民俗故事恰恰与北京城息息相关。《新年多吉庆》描绘的是北京内城人家过年的热闹场面,比如吃年夜飯、包饺子、蒸馒头等等,盛放食物的篮子中堆满了鸡鸭鱼,表达出了食物富足、人口繁盛的节日气氛;有的年画如《福寿禄三星》刻画的是有关门神和财神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吉祥如意、长寿安康的美好期待和祝愿;还有的年画注重谐音寓意,一幅《母子图》年画将母与子之间深深的亲情用金鱼(金玉)、桃子(长寿)和水藻等意象简明地表达出来。
在翻译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遇到了不少难点。首先,很多年画中文标签中的京味儿谚语故事性强,在翻译中很难用简短的英文予以解释。比如,年画《新年多吉庆》的中文标签中就出现了北京民谚“狗来富”“肥猪拱门”,不少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些民谚是什么意思,更无法用英文表达转译出来。经过同学们在网络和书籍的查阅学习,大家发现古代狗的主要用途就是保护主人的财产安全,而狗的叫声“旺旺”也暗喻着人们对于兴旺发达的生活愿望,所以“狗来富”在民间寓意着吉利兴旺。而“肥猪拱门”是一句北京土语,意思是好事儿不请自来,网络上的解释也有意外得财。相传在每年正月初三,北京内城百姓会在家中各处贴上肥猪背上驮个聚宝盆的剪纸,名曰“肥猪拱门”,契合了“猪入门,百福臻”的吉祥话。
在汉语中很多特定词汇很难找到英文的合适替代,为了让更多的英文母语观众了解到年画中文标签中的准确意思,翻译者必须加以简短精确的注释。比如,在年画《此乃财神叫门来到咱家》中,就有关于“手持如意”的中文解释。如意是一件中国传统的工艺宝品,外形形如灵芝,大多用金玉制成,有着很强的文化特色。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汉语拼音的直译rúyì,但是后面需要加上英文scepter(意为权杖和宝物),就让英文母语参观者了解到年画中描绘的“手持如意”不仅仅是主人手中握着一件玉器,更是代表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
传承更需传播
展览成功后的非遗思考
经过同学们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赖特艺术博物馆展厅中展出的十几张杨柳青年画的中文标签后都添加了英文翻译,并在2018年2月26日成功在学院展出。展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学院艺术史学系教授、赖特艺术博物馆馆长Joy Beckman,现代语言文学系和历史学系的很多教授和学生都来参观展览,大家都对于杨柳青年画的卓越表现力表达了惊叹之情,也充分肯定了学生们在年画标牌的英文翻译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我国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就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方式,它更是一座文化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了解艺术品的年代和工艺,更要让观众了解到艺术品背后所蕴含的温情,特别是翻译艺术品的标牌时更需谨慎小心。虽然每个标牌仅有短短的几百个字,却叙述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谚语。那么首先,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反复斟酌,第一轮稿本是翻译出大体意思,让读者可以简单明白工艺品的年代。第二轮稿本的修改是逐步添加的过程,用极为简短的语言表达出艺术品背后的历史典故,最终更需要译者和母语观众进行深入交流,力求观众确实可以读懂理解这些标牌。
手艺传承与作品传播密不可分,包括北京非遗在内的传统手艺走出国门,迈出铿锵脚步的第一个脚印,这其中相信少不了对于传播的思考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