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读了两次高三

2023-12-06楚青橪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饭堂刷题磨刀石

楚青橪

那段沉默刷题的时光,那些被击溃却咬牙不屈服的瞬间,如同一块磨刀石,将我的少年心性狠狠地磨灭了大半,让我学会了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

我第一次读高三,是18岁。那时我正意气风发,感觉世界正等着我去征服,理想的学府已经向我敞开怀抱。

直到上了战场,我才知道自己错得一塌糊涂。离收卷还有一个小时,我却一直在发呆。笔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乱滑,我的手边是大片空白的答题卡。

这些,就是我对第一次高考仅存的印象。

成绩一出来,意料之中,数学只有40多分。父亲恨铁不成钢,在困难时期,咬咬牙,仍东拼西凑了一万多让我去复读。

如果说家人的沉默让我愧疚不已,那同龄人陆续传来的好消息,就将我没由来的骄傲一寸寸碾碎,让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我只是个普通人。

8月,没接到录取通知书,我告别一切,没回头,拖着行李箱,孑然去了一所军事化管理的私立高中复读。

再次坐在高三的教室,我格外认真。在教室、饭堂和宿舍三点一线的来回奔波里,我磨平了一身的棱角,变成一颗鹅卵石——我已经浪费了一次高三,青春有限,容不得我再折腾。

知道自己是不聪明,那就用勤奋来弥补。在学霸们的帮助下,我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精确提分。如最弱科数学,有一定基础,但不多,脑子转不快,只能搞题海战术——结合历年高考真题,针对基础题、填空题和大题3大类进行方向性刷题,总结出一套答题模板。同时,将每次的错题,剪下题目,分类贴在错题本,重做一次,找原因,再总结与反思。而各种模拟考试卷,就收集起来,梳理考点。其余科目有一定的基础,就用练习和试卷一遍遍来梳理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繁重的学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偶尔停下,凝视着窗外的黄花风铃树,我会陷入一阵恍惚。红砖上的日光、秋叶和草丛的花,我都想去触碰。可下一秒,脑海就会浮现出家人隐忍不发的责备、同龄人的意气风发、三姑六婆知道我落榜的讨论……我又连忙晃掉那些虚无缥缈的念头,再度埋首题海,任由笔尖在纸上嘶哑。

我暗暗告诫自己,学不进去也得往死里学,我没有后路了,没法再存档重开,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必须把握住。学习是第一,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

于是,满血复活,继续与时间赛跑。小跑去饭堂,匆匆淋下就算是洗澡,排队也在背政治考点。天未大晓,我就起床,在教学楼下,借来一束昏黄色的灯光,站着背单词或古诗文。没有一点儿时间是浪费的,也没有时间能够浪费,想要杀出一条阳关大道,就必须用行动说话。

话虽如此,可有些时候,人的情绪仍是不可控的。随着分数的波动起伏,我深埋的负面情绪纷纷从土里探出头来,凝成一条黑狗,死死赘在我身后,让人惊惧交加又焦躁不安。我别无他法,只能自救,或在夜间熄灯后,趁生活老师不注意,来个夜谈会;或携三两好友,去操場跑几圈;或晚饭后,去大操场看《新闻联播》。更多时候,我选择将自己的心路感想,在课间匆匆埋入日记本,搁笔,封存起来,希冀它们在暗无天日里成为佳酿。

秉承着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复读的那一年,两个学期,我彻底被题目淹没。任由楼下的雏菊开了又谢,日子在乏味与充实间匆匆翻页。

到了一决胜负的时刻,仰起头,天空依旧是澄澈的蓝,像第一次高考的蓝。深呼吸,我踏进了考场。原以为会紧张到手脚发抖,奇怪的是,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却如释重负,仿佛一直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缓缓落下。

不久,高考分数公布。数学仍是不理想,但我坦然接受现实,因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回想起两次读高三的经历,我都为自己感到骄傲。虽然第一次高三的年少轻狂让我栽了个大跟头,但庆幸的是,我还能拥有一次重来的机会。复读这一年,纵使辛苦压抑,但那段沉默刷题的时光,那些被击溃却咬牙不屈服的瞬间,林林总总,如同一块磨刀石,将我的少年心性狠狠地磨灭了大半,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面对别人的询问,我也能坦荡地回一句:“对,我读过两次高三。”

猜你喜欢

饭堂刷题磨刀石
抛弃刷题的焦虑
两块磨刀石
饭 堂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刷题技巧
人人都需要一块磨刀石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奔往饭堂的路上
让思路自然简单些
磨刀石
饭堂打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