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工匠精神融入世赛 以世赛标准培养学生

2023-12-06郭春雷

职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世赛技术能手工匠

郭春雷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目前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在2022年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亚洲邀请赛上,东莞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选手徐达与搭档在4天的竞赛中沉着应战,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全程领先的优势获得了冠军。虽然只有25岁,但这已经是徐达第4次在国际赛场上夺冠。徐达之所以能先后4次在国际赛场上夺冠,与学院“将工匠精神融入世赛,以世赛标准培养学生”的育人理念密切相关。

一、以赛促教,用世赛标准培养学生

2013年,学院率先在广东省全面开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标准、学习领域、管理方法及考核方法进行本土化,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2015年,为了更好地对接世赛标准,培养更多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学院经过全盘考量,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专门的技能竞赛办公室,负责研究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学院发现学生进军世赛就像向塔尖进军一样,选择参赛的选手余地比较大,因此更适合宽基础的选拔方式,而不应该刻意只训练一个或者几个为参赛而参赛的选手。因此学院在教学中主动地融入世赛所必备的各种基础要素及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教学。这既成为学院便于选拔选手参加世赛的优势之一,同时也逐步确立学院“以赛促教”的办学理念,极大地促进和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基于此,通过不断优化与努力,学院选手挑战一个又一个大赛,赛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学院学生的身影。

二、以赛促学,用工匠精神培育学生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的代名词,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等优秀品质的综合体。学院在培养国赛、世赛选手的道路上,坚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全过程,在积极征战和承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项目中,充分发挥优势,全力备赛、力争突破,“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评、以赛促奖”,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流的大国工匠。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院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核心能力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学院时刻注意把这三种核心能力潜移默化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而在选手的日常训练中,学院逐步把工匠精神融入备赛、参赛、办赛之中。以选手备赛为例,基本每天一大早选手就要投入训练,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同时,学院还把7S管理融入选手日常训练与考核,使之更好地遵守专业操作规则。

三、以赛促改,让世赛成果优质转化

自2015年学院成立技能竞赛办公室以来,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共有2152人获奖,其中630人在省级二类以上竞赛中获奖,77人在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中获奖。12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1名选手成为第45届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国家队备选选手;3名选手在国际技能大赛中获奖。就在2023年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学院成功斩获2金5银2铜12优胜。

世赛项目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是符合工业2.0向3.0转型人才要求的。而我们国家经济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职业教育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脉络,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培养,使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世赛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技能人才大比拼的舞台,展现的是一流的技能水平,代表的是行业的最高标准,因此在技工教育人才培养上,完全可以把世赛的标准、世赛的成果转化到行业中去,转化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学院乘着技能竞赛的“东风”,近三年来,因参加技能竞赛培养了12名东莞市技术能手、2名东莞市优秀教师、27名广东省技术能手、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南粤技术能手、1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4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世赛烘焙项目中国队金牌教练、1名世赛数控铣项目金牌翻译。并通过“一创八融”加速世赛成果转化:“一创”,即创新“世赛引领、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八融”,即竞赛标准与课程标准融合、竞赛训练模式与实训方式融合、竞赛内容与实训内容融合、竞赛场地与实训场地融合、竞赛设备与实训设备融合、竞赛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竞赛成果与教科研成果融合、竞赛评价标准与教学评价标准融合。

四、世赛引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竞赛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竞赛班每周都会进行能力考核,经过层层考验脱颖而出的学生才能代表学院参赛。就读数控专业的刘伟就是这样一个学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他在30多名同项目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学院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并获得多项荣誉。凭借过硬的本领,刘伟还未毕业就被某知名精密设备企业录用,成为一名车铣工程师,不久后被东莞市人力资源社會保障局授予“东莞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22年《经济半小时》栏目对他进行了深度的专题采访。学院像刘伟这样因为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竞赛班工业控制项目选手谭锦承也是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各项荣誉后,顺利进入国企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继续用技能为国家发光发热。除了他们,竞赛班还有徐达、王真娣等斩获国内外多项技能竞赛桂冠的选手,选择留校当一名教练,将技能与工匠精神继续传递。

五、对标世赛,多措并举高质量育才

选手不能盲目地参赛,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地方经济特点进行“有效选择”。这就需要提前明确重点赛项,根据专业、场地、设备、师资和历届参赛成绩等优势,确定参赛重点项目、明确参赛目标、制订训练计划,参赛选手脱产进行备赛。在组建参赛队伍时,学院以世赛先进的理念、技术标准、比赛规则为指导,以选手能力本位为基础,采用“六步法”模式,即海选、基础培训、淘汰、竞赛队、梯队分流、参赛选手,打造竞赛选手队伍。制订“三训一定”训练计划,进行寒暑假集训、专家专题培训、校际走训、定期考核和总结反思,不断提高选手竞赛综合素质,最终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参赛。

另外,参赛、备赛的硬件条件也不容忽视,要做好重点项目的财政预算,定期更新竞赛设备、软件、工量具和耗材。还要积极寻求竞赛平台供应商,通过租、借等方式帮助学院解决竞赛团队设备、技术等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定期派出竞赛团队到设备支持单位集训,由设备支持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此外,学院还积极申报和建设世赛集训基地,为技能人才培养打造平台。经过努力,学院顺利成为第44、45、46届世赛烘焙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6届世赛工业4.0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目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第47届世赛烘焙、工业4.0、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4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申报工作。

下一步,学院还将从制度、资金、队伍建设、聘请专家、外出交流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支持世赛,未来,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都将提升!

猜你喜欢

世赛技术能手工匠
积极探索世赛成果转化广州模式 高标准高质量培养技能人才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工匠神形
全国技术能手陈行行
“全国技术能手”国凤敏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