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篇名句默写题备考指津

2023-12-06邱建农

中学生报 2023年48期
关键词:名篇名句考查

邱建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篇名句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故默写名篇名句成为高考语文重要的考点之一。现在流行的情景式默写题型,无疑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因此,对于名篇名句的复习,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题型分析

试题的材料多出自高中和初中的语文课本,考查的重点是名篇及名篇中的名句,新高考地区考查的范围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共72篇,其中包括文言文篇目32篇、诗词曲40首。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襟的句子。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描写优美、萧瑟、恬静等意境的句子。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反映以德治国、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句子。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查趋势

1.从考题的类型来看

全国卷从2010年到2021年基本保持了六个空的考查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的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精彩纷呈。古诗文默写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情景式默写”)的过渡。

情景式默写要求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考查内容,然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比记忆性默写的难度大。综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2014年只有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全国大纲卷采用了这种题型,而近几年除了全国新课标卷之外,北京卷、天津卷也开始采用。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呈现回归并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从默写的内容看

汲取思想菁华,浸润优秀文化。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就是为国戍边、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暗示的是青少年要有坚定的志向,要有百折不回的意志。

讲述奋斗故事,砥砺奋斗品格。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隐含的是传说中“五丁开山”的奋斗故事。

徜徉艺术经典,享受审美愉悦。既有《阿房宫赋》中的雄壮建筑美,也有《赤壁赋》中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美。

命题上以内容提要为主,或者是内容概要,又或者是表达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名篇名句默写题主要以三题六空的形式呈现,且呈现以下特点:①一般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题;唐宋时期的2题;②多選用富有精神品质内涵的篇目中的句子或古诗文的主旨句、抒情句等;③内容提要和表达的情感是高频“情境”。

从情境默写题提供的提示方式来看,试题情境或从内容方面给予提示,或给出上下文文意,或从结构方面给予提示,或从写作技巧方面给予提示。但大多考题往往兼有多个提示。

3.从考查重点来看

过去考查的重点多为“警句”,所谓“警句”,即“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大都属于“镶嵌式”的完句填空。这种考法直接明了,但是单一呆板,默写的内容多是机械式记忆的知识,不太符合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从2014年开始,全国新课标卷采用新题型对考生进行考查,增强考生的语境运用意识,提高考查的等级,内容也由过去较为单一的“警句”,扩大到哲理型、情感型、意境型等多种内容。

4.从试题侧重的方向来看

只要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考查的名句作剖析,我们就不难探寻出,考题的趋势界定了“名句默写”的三条基本原则: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备考锦囊

把好背诵关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识记名篇名句首先要产生一种兴趣,以之为享受,以之为需要。诵读时,大脑要保持最佳状态,以求得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解题时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否则,遇到较生疏的句子,大脑瞬间“短路”,只能“望题兴叹”。在复习时,我们可通过开展小组互背、互相提问、默写竞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背诵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第一,读写结合。放声读,才能读准字音;动手写,才能掌握字形。

第二,读思结合。“仰天长啸”不忘“俯首沉思”,通过吟诵,体会诗文的情感、节奏、韵律,借助沉思,走入诗境,加深理解。

第三,变换节奏。快读,要一鼓作气,脱口而出;慢读,要涵咏诗韵,品味诗意。

第四,分类记忆。可按时间(朝代)、作者、主题等进行分类后再记忆。

第五,化整为零。注重平时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记忆,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内容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主攻没有掌握的内容。逐步缩小包围圈,重点突破。

3.掌握遗忘规律,反复复习

根据记忆规律,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在一定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有可能遗忘,而将所掌握的名篇名句反复引用,是解决遗忘问题的好方法。在平时的口头表达和作文训练中,可适当引用古诗文名句,在运用中巩固记忆成果。

4.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凡是要背的篇目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这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比如,可以从整体入手,把要背的内容先整体读几遍,这样头脑中有了总的印象,了解了句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再逐段背诵,厘清了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想。如果考场上背不下来时,沿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就会记起来了。

5.背诵时要专心,做到眼、口、心、脑一致,还要选择好背诵时间

早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他事物干扰。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法,即背几遍书后,过三四天再背,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

把好书写关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便会导致丢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克服懒惰思想,勤于动笔,重点突破,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生僻、难写字。对于书写复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砯崖转石万壑雷,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如以上几句中,“壑”“嫠”“砯崖”“踯躅”就极易误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焦点。这就要求考生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以几两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瞑”的意思是“日落,天黑”,易误写作“明”;“揽”易误写作“览”。所以在识记时一定考虑字词的意义。

3.要关注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对考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以上句子中,“唯”容易误写成与其同义的“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以上句子中,“惟”容易误写成与其同义的“唯”。

4.区分形近异义词

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例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萧”很容易被误写成与之形近的“潇”“箫”。

5.留意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以上几例中括号前的字,在默写时,就不能写成括号中的本字。

6.注意不要遗漏虚词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稍不注意就容易漏掉,造成失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以上各句中有很多虚词,如果不注意,漏掉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失分。另外,古文中的“兮”“而”“矣”等词,都是我们需要高度注意的地方。

答题技巧

要留意具体语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这样在处理题时,才不至于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要留心字词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字词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考生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以上句子,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写成“内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无应门五尺之僮”;把“多情自古”写成“自古多情”;把“离别”写成“别离”;把“逦迤”错写为“迤逦”。

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的流传,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论语·述而》)

像上面的句子,已经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常是写作“路漫漫”;还有,如不留意后面标出的语句出处《论语·述而》,就可能按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来填写。

注意审题,看清要求

在考试答题或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理解题意、看清要求,然后再根据自己已掌握的背诵知识来答题,切不可随意一看就开始做,这样往往会出现失误。

诚然,名篇名句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积沙成塔,只有厚积才有可能薄发。但是,在高三复习有限的时间里,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些归纳、多些总结、抓住重点、各个击破,往往也能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战演练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归有光修复项脊轩,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室内才明亮起来。

2.《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李商隐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3.在古代,京城繁华兴盛,常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文辞和主旨两个方面概括了《离骚》的艺术特色。

5.网和笼在古诗词中往往有特别的意义,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到网和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镜在古代文人心中往往能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3.示例:

①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②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③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5.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6.示例:

①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猜你喜欢

名篇名句考查
千古名篇有矛盾?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