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方法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06李春芬
李春芬
[摘 要]信息科技是一门独立的国家级课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是信息科技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文章以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浅析四种激励方法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励方法;初中信息科技;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4-0049-03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地将激励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观念。
一、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
(一)对信息科技课程不够重视
信息科技学科不是初中升学必考科目,学生的信息科技水平对升学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使用计算机时更多的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有些学生甚至把其他学科的资料带进机房,分秒必争地做试题、背课文,在学生看来只有必考科目才是最重要的[1]。
(二)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缺乏兴趣
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科技这门课程时兴趣还是很浓厚的,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上网受限,理论知识内容难度加大,学生逐渐感到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枯燥无聊。加之动手实践部分多为模仿,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内涵,更别提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了,致使信息科技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信息科技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需要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根据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去不断探索。但是,当前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方式单一,主要由教师控制所有的学生计算机,给学生讲解、演示操作后,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操作练习。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他们不会专心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对信息科技的认知产生偏差,还会影响他们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此外,教师在讲授课程知识时,由于课时不足等原因,往往只是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没有深入探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导致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学习热情不高。
二、激励方法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只能发挥30%以下,如果加以激励,则可以发挥到 80%以上[2]。可见,人的能力在激励前后差距是很大的。这说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怎样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值得教师去思考和研究。
激励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需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常见的激励方法。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奋斗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采取行动向目标前进的激励方法[3]。
通常,学习目标应是具体的、有层次的、可分解的、可操作的、可衡量的,这样的学习目标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再次行动。
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制订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激励学生通过当节课的课堂学习来实现。教师利用激励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初中生求知欲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大部分學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学生只有进步的意愿而没有努力的方向,很容易中途放弃;如果他们能带着目标去学习将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应用目标激励法,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来激励学生学习。
教学实例一:教师在“动起来——动画补间动画”教学中通过导学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情感激励
所谓情感激励是指教师通过情感交流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友好的沟通模式。教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产生的困惑,积极为学生解决问题,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沛的精神力量。
学生内心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教师的关心和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热情,所以教师应以足够的热情和诚挚的关爱来感化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鼓舞与激励。一旦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了教师的处事风格,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就会用心去消化,可见情感激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感激励属于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更具持久性和有效性,而且覆盖面广,所以情感激励法的应用应该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得到重视。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使用数字设备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小问题,感悟数字设备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字化环境下交流与分享时,帮助学生养成友善评论、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好习惯,使学生乐于与他人分享信息。”[4] 因此,教师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情感上的收获,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起到情感激励的作用。
教学实例二: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家在农村的女生,她主动向笔者倾诉信息科技课程操作方面的内容对她来说有多难,因为她在小学阶段没怎么使用过计算机,担心自己上课跟不上,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练习。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说明她信任教师,相信教师能够理解她并帮她处理好这个问题。为了能让她重拾信心,笔者对她鼓励道:“有些操作一时不会不要紧,对于老师来说虽然希望你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够完成操作任务,但是兴趣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你对该课程的喜欢程度。如果老师演示了你还不会,那等老师巡视时你再问老师,或者问身边操作熟练的同学。经过不断练习,你一定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位女生在信息科技操作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有时还给其他学生做示范演示。可见,教师在课下和学生保持交流,尽量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还能使他们对信息科技这门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榜样激励
榜样激励就是用典型的人或事激励学生,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榜样身上获取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不难得出,榜样激励的主要原理是效仿学习,即通过观察效仿他人的行为从而获得相应的行为。人们通过对榜样行为的效仿,可以提升自身未知领域的知识储备,熟练应用之前未曾接触过的技能。既然榜样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可将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以期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崇拜英雄、效仿偶像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这个年纪的学生可塑性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强,榜样往往会对他们产生较大触动,他们想通过效仿榜样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从而提升存在感及自身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学生喜欢效仿的特点,可应用榜样激励法来帮助学生主动向榜样看齐,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看到自身与榜样的差距;鼓励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给学生一个前进的标杆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教学实例三: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信、自强、自立,我校特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的国庆阅兵代表宋子轩和颜世超,为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阅兵故事和感受的报告会。300个席位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教室外也挤满了学生。整个报告过程中,学生竖耳聆听,报告会结束后,还热情地要求两位帅气的官兵签名留作纪念,这些都是初中生“崇拜榜样”的心理表现。学生对这个报告会有着非常高的热情,大家听得很投入并认真做笔记。从学生会后的总结可以看出,这次的榜样激励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四)竞争—奖惩激励
竞争—奖惩激励主要通过评估、比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并通过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等手段来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争取优胜。竞争的具体表现是学习上的各种竞赛。可通过评估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不同表现和操作能力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来提升学生学习信息科技课程的动力。
初中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往往会不甘落后于人,比较在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喜欢相互比较,尤其是和同龄人去比较,存在不服输的心理。竞争—奖惩激励的特点在于其竞争性和奖励性,它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来满足学生的竞争需求,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奖励的形式包括实物奖励和精神奖励,其中精神奖励是荣誉方面的,更具有象征意义。当学生的言行得到肯定时,其内心是满足的,被认可的自豪感会促使学生朝着得到肯定的方向努力;当学生的言行受到否定时,学生能及时认知错误,改正错误言行。
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展现自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还可以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质量和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竞争—奖惩激励法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坚持以奖励和鼓励为主、惩罚和教育为辅的原则,促使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从而获得学习动力。
教学实例四:在“动起来——动画补间动画”一课中,对照班依照“复习回顾→视频引入新课→模仿制作→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总结提升”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但没有使用竞争—奖惩激励法,结果52位学生中完成作品并提交的只有35人。实验班也依照“复习回顾→视频引入新课→模仿制作→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总结提升”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竞争—奖惩激励法,对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演示操作、作品优秀的学生(小组)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最后按积分制评出“个人最佳表现奖”和“小组最佳表现奖”,并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结果53位学生中有49位完成作品并提交,其中不少学生做出了创意十足的动画补间动画。
三、结语
就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而言,激励方法的应用具有必然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抓住激励的关键点,结合目标、情感、榜样、竞争—奖惩等元素展开激励教学,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方法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实现教学高品质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许莉萍. 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7):88,90.
[2] 易玉林. 激励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21.
[3] 劉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