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自律,可能换来的是彻底崩溃
2023-12-06
你也是这样的人吗?放假前给自己定了计划,结果假都放完了还啥也没干;发誓一定要减肥,结果没两天又开始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说着今晚要早睡,绝不熬夜,结果3点还在刷短视频……
或者明明计划今天要看一本书,却发现脏衣篓里的衣服好像该洗了;指甲好像有点长,该剪了;得看看网上有没有瓜吃……
好像下了决心要做某件事后,其他事情都变得比它有趣多了。然后,在醒悟后,开始内疚、悔恨、不断地自我批评。再然后,陷入「越焦虑,越没行动力」的恶性循环。
我们似乎总在面对着类似的情境:面对一些更“快乐”的诱惑时,我们要控制自己,还是及时行乐?为什么明明知道沉迷下去并不好,我们却还是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控制地沉迷享乐,没法做到想要的自律?
越逼自己,越容易失控?
面对“享乐”的诱惑时,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我们做好自我控制,我们就能管住自己的欲望,不沉迷其中。比如,面对奶茶时,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要喝,不能喝,我不可以喝!”可是,这样去克制欲望,一次能起作用,三次呢?五次呢?
美国心理学会指出:自控力对一个个体来说是一种有限的、会被损耗的资源。每一次对抗诱惑的时候,我们同时在损耗着自控力。连续对抗了几个诱惑后,我们的自控力也会直线下降。同时,强迫自己去做到控制的心态在更多时候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焦虑,从而让你陷入恶性循环。
比如,我们打算不再熬夜,早早爬上床,把手机撂一边,强制自己闭上眼,等自己赶快睡着。却会发现,怎么也睡不着。反而会让你:越强迫自己越睡不着,越想停下玩手机,越被手机里的花花世界勾起瘾。接着,将体验到挫败感和失控感,蔓延到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事,给自己“定性”: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我真是一个差劲的人。所以,与其着急地逼自己去「控制」,不如试着和内心的自己对话:我为什么那么容易失控?
为什么我的自控力不如别人?
为什么有的人善于自我控制,有的人却总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呢?这背后,常常跟以下3个因素有关:
1.童年时期遭受忽视
我们出生后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险和挑战:如何生存?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自主能力的婴儿,我们会向养育者索取食物、温度和爱。等再长大一点,我们就会对养育者的情感有更高的需求,特别需要他们的爱、关怀和接纳。如果我们在这些阶段,或是被养育者忽视,或是养育者过度纵容、情感疏离、结构失衡等,情感上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
就很可能会把这份渴望退回到物质层面上,用物质来填补自己对爱和安全感的渴望。比如购物成瘾、暴饮暴食、沉迷游戏等等。
2.内在动力不足
一个人的动机也会对自控力的强弱产生影响。国外研究者发现,那些被内在目标驱动的人比较不容易耗尽自我控制力。而那些以外界或他人的需求为目标去行动的人,或是认为自己是被迫要去自我控制的人,就会更容易耗尽自控力。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在做你本身非常想做的事,你的自控程度以及表现都会相对更好,你也能持续地抵抗各种诱惑。但如果,你是出于外界的要求,比如做一份你并不喜欢,但父母要求你去做的工作,你的自控力“防线”就会更容易崩溃。
3.低迷的信念
有研究表明:人们对自身自控能力的信念和期望会对其自控力和意志力产生影响。完成同样的一项任务,那些认为自己的自控力有限的人,会表现得更差,坚持时间更短;而那些认为自己的自控力比较强的人则表现得相对更好,坚持时间更长。
当我们对自己没有太多的期待时,我们很容易在“那又怎样?”的念头下,不考虑做事的后果,只考虑当下的痛快。因为,对未来没有太多期待的人常常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啥都差不多”。然后,开始自我放逐,沉迷享乐。
真正的自控,也能有点放纵
你是不是也定过类似这样的目标:
“我要减肥!减到90斤!怎么拍照都好看!”
“我今年要赚到100万!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觉得只要目标足够吸引,我们就有足够的毅力去坚持。可实际上,太宏大、长远的目标反而很难起到短时间内的激励作用。相反,那些唾手可得的快乐,比如吃喝玩乐、玩游戏、刷短视频等,却很容易就给到我们即时的“快乐”。
弗洛伊德说过:“人们做任何事情,不是为了追求快乐,就是为了避免痛苦。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推动力。”我们的人性本能,就是想要获得及时的满足与快乐。再加上信息爆炸时代,太多信息都在悄悄偷走我们的注意力。
要做到严格自控去完成目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本能来自我控制,管理好欲望:
1.允许自己适当放纵
上文有提到,自控力是会被损耗的。当我们在长时间的坚持中消耗了自控力,再面对诱惑时,我们会更难把控住。所以,我们不妨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偶尔放纵一次。比如,正在减肥的我们,可以满半个月“奖励”自己喝杯奶茶,让自己小小地满足一次对奶茶的欲望。当欲望被满足,我们内心“好想喝”又“不能喝”的冲突就会降低,自控力就会随之回升,更有力地对付下一次的欲望。偶尔给自己一次放纵,才更能真的坚持下去。
2.像游戏升级一样设置目标
如果你玩过游戏,应该也深有体验:任务都是从易到难的。如果一开始就去打大Boss,我们肯定会很挫败、沮丧,甚至想放弃了。但我们从新手村出发,一步步升级时,就会感觉没那么难了。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这样,把一个大的长期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比如,我们定下了一年存下10万的目标,可以把每月存下8000块当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的任务进度又往前进了一个关卡,离存钱成功更近了一步!
3.给自己反馈与奖赏
相对于做其他事,游戏会更加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是为什么?因为游戏有奖赏设置。通过赠予称号、升级奖励等,让我们在奖赏带来的激励下投入时间玩游戏。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也可以这样,主动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今天有效工作了6个小时,奖励自己跟朋友吃一顿美味的晚餐。将目标分解,及时奖励,我们就能从学习、工作中获得及时的满足与快乐,就能减少诱惑的分心。
4.接受犯错,原谅自己。
再优秀的人,也有屈服于诱惑的时候。但是,在短暂地投向诱惑后,他们不会自我批评,而是自我谅解。因为,如果一直沉浸在内疚和罪恶感中,内心的冲突会更多的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大脑就会安排更多的即时快乐来安抚我们的情绪。比如,我们减肥时因为没忍住多吃了一块炸鸡,产生了罪恶感。然后,开始自我攻击,变得情绪低落。这时,我们就会不自觉的吃下更多的“热量”来安抚自己。最后,减肥大业就失败了。所以,接受你“意志不坚”的错误,原谅自己,调整心态继续完成目标。当然行动上,我们可以去一步步尝试改变,潜藏在“沉迷享乐”下的心理困扰也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