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运用
2023-12-05章志敦
章志敦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电子诊断工具的技术应用场景、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类型电子诊断工具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关键电子诊断技术,包括OBD系统、CAN总线诊断技术和车载诊断仪,分析其中的系统原理、診断范围以及诊断案例。探讨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运用发展趋势,包括多样化支持、云端技术加持、人工智能搭载、大数据精准诊断和远程协助。
关键词:电子诊断技术 新能源汽车 维修 远程协助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iagnostic Technology in the Maintenance of
New-Energy Vehicles
ZHANG Zhidun
(Cangnan Transportation Group Co., Ltd.,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 3258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new-energy vehicles, the role of electronic diagnosis technology in the maintenance of new-energy vehicl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iagnostic technology in the maintenance of new-energy vehic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electronic diagnostic too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nic diagnostic tools, focuses on key electronic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new-energy vehicles, including the OBD system, CAN bus diagnostic technology and the on-board diagnostic instrument, analyzes the system principle, diagnostic scope and diagnostic case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iagnosis technology in the maintenance of new-energy vehicles, including diversified support, cloud technology suppor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pport, precise big data diagnosis and remote assistance.
Key Words: Electronic diagnosis technology; New-energy vehicles; Maintenance; Remote assistance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维修手段,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车辆故障,提高修理效率和准确性,进而降低车主的维修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为推广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在此背景下,电子诊断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运用发展趋势也备受瞩目。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电子诊断工具与电子诊断技术
1.1技术应用场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机械式维修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求。因此,电子诊断技术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维修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诊断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可以快速定位车辆故障,提高故障维修效率。本文旨在研究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着重分析电子诊断工具与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场景,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1.2技术适用范围
电子诊断技术通过对车辆故障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和排除故障,从而提高车辆的维修效率和质量。目前,电子诊断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领域,包括OBD系统、CAN总线诊断技术和车载诊断仪等。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持。
1.3不同类型电子诊断工具的特点
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电子诊断工具是该技术的核心之一,不同类型的电子诊断工具有着各自的特点。常见的电子诊断工具包括手持式电子诊断仪、诊断接口盒、车载电脑等。手持式电子诊断仪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可对车辆进行快速、准确地的诊断;诊断接口盒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诊断,且支持更多的诊断功能;车载电脑则能够对车辆的各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分析,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2]。
2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关键电子诊断技术
2.1 OBD系统
2.1.1系统原理
OBD系统,即On-Board Diagnostics系统,是车辆自我诊断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它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关键电子诊断技术之一。OBD系统主要通过监测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检测车辆上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电子元件的故障代码,识别和定位车辆故障,提供维修信息。OBD系统基于车辆的电子控制模块(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ECM)和诊断接口进行工作[3]。ECM是一种控制车辆电子元件的计算机,可收集和处理来自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信号,并实现对车辆的控制。诊断接口是连接OBD系统和外部诊断工具的接口,可以通过诊断工具读取车辆的实时数据和故障代码。OBD系统采用了标准的故障码体系,可以根据特定的故障代码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解决方案。OBD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车辆自身的诊断功能和标准化的故障码体系,可实现车辆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排除。通过连接OBD系统和诊断工具,维修人员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修,从而提高了维修效率和精度。
2.1.2诊断范围
OBD系统的诊断范围相当广泛,覆盖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车身电子系统等方面。具体来说,OBD系统可以诊断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废气控制系统和故障指示灯等方面的问题。在变速器方面,OBD系统可以诊断传动比、离合器、换挡控制和传感器等方面的问题。在底盘方面,OBD系统可以诊断刹车系统、气囊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和胎压监测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在车身电子系统方面,OBD系统可以诊断车门、车窗、音响、导航等电子设备的问题[4]。
2.1.3诊断案例
以下是OBD系統的诊断案例: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机报警指示灯亮起,导致车辆无法启动。通过连接OBD系统,技师发现故障码显示为“电机控制器故障”,这表明电机控制器出现了问题。技师通过OBD系统的数据流监测功能对电机进行检测,发现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读数异常,并且发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电池电压不匹配。通过进一步排除法,技师发现电机温度传感器线束破损导致的异常读数。技师根据检测结果,更换了电机温度传感器线束,然后清除了故障码并重新启动车辆。这样,该车辆的故障得到了解决。该案例显示了OBD系统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2 CAN总线诊断技术
2.2.1系统原理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控制器局域网的缩写,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通信标准之一。CAN总线诊断技术利用CAN总线提供的通信方式,可以对车辆上的多个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和控制。CAN总线诊断技术主要是通过诊断仪或者扫描仪来实现,这些设备通过OBD-II接口与车辆通信,并能够访问车辆上的所有CAN总线数据。诊断仪或者扫描仪能够识别故障代码,并提供有关故障代码的详细信息,如诊断代码、描述、解决方案等[5]。通过CAN总线诊断技术,维修人员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排除车辆上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
2.2.2诊断范围
总线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总线诊断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电控单元之间的通信故障、数据传输故障以及传感器、执行器等模块的故障等问题。总线诊断技术可以对多个模块进行一次性检测,从而提高了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在新能源汽车中,CAN总线是一项基础技术,而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FlexRay总线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通过连接总线诊断工具,技师可以读取总线上传的数据流,并发送相应指令,以检测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同时,总线诊断技术还可以通过读取车辆的故障码,快速定位和排除问题。总线诊断技术的诊断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多个模块和系统[6]。例如,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总线诊断技术检测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容量等参数,以确保电池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充电系统中,可以通过总线诊断技术检测充电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以确保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在车身控制系统中,可以通过总线诊断技术检测车门、窗户等模块的工作状态,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2.2.3诊断案例
在某汽车维修店,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带来了车辆,反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了异响,并且加速性能下降。技师进行初步检查后,发现车辆的传动系统存在问题。技师使用总线诊断仪连接车辆的OBD接口,读取故障码,发现故障码显示为“TCM与PCM之间的通信故障”。经过初步分析,技师确定了问题的范围是发动机控制模块(PCM)和变速箱控制模块(TCM)之间的通信故障。技师使用总线诊断仪对这两个模块进行了检测,并检查了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技师发现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信号异常,并且变速箱控制模块无法读取这个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进一步排除法,技师确定了故障的原因是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故障导致的TCM无法读取发动机转速的信号。技师根据检测结果,将故障的部件进行更换,并清除了故障码。经过试车,异响和加速性能下降问题得到了解决。
此案例充分说明了总线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使用总线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技师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的范围,进一步排除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同时,总线诊断技术还能够检测出模块之间的通信故障、数据传输故障以及传感器、执行器等模块的故障等问题。总线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技师更快速、准确地定位和排除故障。因此,对于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师来说,熟练掌握总线诊断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维修中,技师需要掌握总线诊断仪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连接OBD接口,读取故障码,进行故障排查,并且对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发展,技师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型汽车的总线诊断技术,才能更好地为车主提供优质的维修服务。
2.3车载诊断仪
2.3.1诊断原理
车载诊断仪是一种专用的电子诊断工具,用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它可以通过连接到汽车的OBD接口或其他专用接口,获取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车载诊断仪的诊断原理主要是通过读取和解码ECU发出的故障码,并通过数据流、活动测试等功能来对车辆的电控系统进行诊断。同时,车载诊断仪还可以进行系统重置、编程、参数调整等操作,使得维修人员可以对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诊断和维修。
2.3.2诊断案例
车载诊断仪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常用的电子诊断工具之一。通过连接到汽车的OBD接口,读取车辆的故障码以及实时数据,从而实现对汽车各个系统的诊断和检测。以下是车载诊断仪的诊断案例:一位车主来到维修店,反映他的新能源汽车在启动时出现了异常噪音和抖动,同时车辆加速也变得缓慢。技师使用车载诊断仪连接到汽车OBD接口,发现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存储了故障码P0301,表示第一缸发生了点火故障。技师检查了汽车点火线圈、点火塞和高压线,发现第一缸点火塞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更换点火塞后,技师再次使用车载诊断仪进行检测,确认故障已经解决。最后,技师使用车载诊断仪清除了故障码并完成了维修工作。
3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运用发展趋势
3.1多样化支持
3.1.1智能化诊断技术
智能化诊断技术是电子诊断技术的一种升级版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诊断已知故障,还可以预测未知故障,并提供更加准确的解决方案。
3.1.2多模式诊断技术
多模式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多种模式来诊断故障的技术,可以通過模式切换来实现不同类型故障的诊断。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并且可以适应多种故障类型的诊断。
3.1.3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
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同时采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并且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故障。
3.1.4远程诊断技术
远程诊断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程诊断中心来进行故障诊断。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远程协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从而减少车辆进入维修站的次数,提高诊断效率和维修效率。
3.1.5模块化维修技术
模块化维修技术是将汽车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更换和维修。
3.2云端技术加持
3.2.1云端技术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提供更加便捷的数据管理和共享
在过去,维修人员需要手动记录车辆维修信息,并且需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其他维修人员或者服务顾问。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而云端技术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将维修信息实时记录在云端,这样其他维修人员或者服务顾问就可以实时查看这些信息,从而快速了解车辆的维修情况和历史记录历史纪录。此外,云端技术还可以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防止因为数据丢失或者损坏造成的维修记录丢失和信息泄露。
3.2.2云端技术可以为电子诊断技术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电子诊断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才能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云端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点,并且提供相关的维修建议。同时,云端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升级,以便及时修复车辆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3.2.3云端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车辆维修管理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要涉及多个系统和部件,维修人员需要进行协作和分工,才能高效地完成维修工作。云端技术可以提供智能化的维修管理系统,实现维修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协助维修人员合理分配任务,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3.3人工智能搭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厂商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子诊断技术中,以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是趋势,它可以帮助技师更快速地定位故障点,提高维修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建立故障模型和预测模型,为维修技师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建议。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将多个车辆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到共性和规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3.4大数据精准诊断
首先,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现状。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汽车的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故障预测、故障诊断、维修建议等方面。通过分析车辆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车辆故障的可能性和故障发生的时间,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其次,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化和扩展。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故障预测、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等方面,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模型,提高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将搭载在车载诊断仪等设备中,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服务。
3.5远程协助
远程协助技术是通过网络连接远程设备,对汽车进行诊断和修复的一种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维修人员可以远程访问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各种设备,并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与传统的现场维修相比,远程协助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车主的不便和损失。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远程协助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的维修和诊断比较复杂,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知识。通过远程协助技术,维修人员可以远程连接到电池管理系统,并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如果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可以远程操作电池系统,对故障进行处理,避免了現场维修的风险和不便。另外,远程协助技术也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与厂家和专家进行沟通和协作。通过远程连接,厂家和专家可以实时查看车辆的数据和故障信息,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诊断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点,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成本。随着云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电子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升级,通过云端技术的加持,维修人员可以实现远程诊断和协助,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搭载使得电子诊断技术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车辆数据和历史维修记录进行预测和分析,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维修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王良成,汪源,张永辉.复杂环境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传感器故障诊断[J/OL].计算机仿真:1-6[2023-05-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724.TP.20230418.1658.014.html.
[2]洪吉超,梁峰伟,杨京松,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科技导报,2023,41(5):49-59.
[3]山彤欣,王震坡,洪吉超,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机械滥用-热失控”及其安全防控技术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22,58(14):252-275.
[4]李维学,郭公社.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2):304.
[5]王良成,汪源,张永辉.PLC技术下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故障检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6):199-202,207.
[6]王震坡,李晓宇,袁昌贵,等.大数据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14):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