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藜麦新品种“昆藜1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3-12-05李荣波杨靖昆汪忠明刘平江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草害生育期除草

李荣波,杨靖昆,汪忠明,刘平江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苋科藜属1 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距今有7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1]。藜麦用途广泛,幼苗是一种特色蔬菜,种子可做粮食,秸秆是优质动物饲料。藜麦的营养价值丰富,富含优质完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化学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物质等成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2]。因此,藜麦被称为 “营养黄金”“超级谷物”“粮食之母”“素食之王”和“未来食品”,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作物之一,能适应多种极端气候和土壤条件,是中国粮食作物必要的补充,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3]。藜麦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是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在中国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特别是高寒冷凉地区,促进种植户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1 昆藜1 号的选育

1.1 亲本来源及育种方法

品种来源于玻利维亚藜麦混合群体,育种方法为株系选育和隔离纯合。

1.2 选育过程

2014 年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配合企业引进玻利维亚藜麦混合群体,在禄劝县轿子雪山试验种植,试验过程中对优良单株进行选择,株系编号7(F1代)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成熟后收割,晾晒后备用。2015 年在麒麟区潇湘街道沙坝村进行试验,种植过程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强,从中选拔优良单株20株,编号Q1~Q20(F2代),Q6 在选拔的单株中综合性状较好,单株重165 g,丰产性好,其它单株重都在100 g 以上。2016 年在麒麟区沙坝村种植Q1~Q20(F3代)单株进行筛选,Q6 丰产性好、抗性强,收割Q6(F4代)备用。2017 年在麒麟区沙坝村隔离种植Q6(F5代),试验材料的稳定性、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等综合性状优异。2018 年在嵩明小街(海拔1910 m)做品比试验Q6(F6代),性状整齐、一致,产量3984 kg·hm-2,比对照增产8.5%(对照产量3645.3 kg·hm-2);藜麦新品系Q6 定名为 “昆藜1号”。2019—2020 年在香格里拉、红土地、六哨、甸沙、嵩明小街进行昆藜1 号多点区域试验。2021 年昆藜1 号在嵩明小街进行生产试验和田间鉴定,2022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编号:滇鉴(藜麦)20220107 号。

2 昆藜1 号多点试验及产量

2.1 多点区域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对照品种为丽江红藜,共设置小中甸(香格里拉市)、红土地(东川区)、六哨(寻甸县)、甸沙(寻甸县)、小街(嵩明县)5 个试验点。各试验点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2.2 多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农艺性状及产量

2019—2021 年连续2 年多点试验中昆藜1 号,有效结实株数在18 万~27 万株·hm-2,平均单株产量在165 g 左右;生育期在150~172 d,综合各试验点全生育期为157.6 d;株高在161~193 cm,平均株高168.3 cm。各试验点千粒重在2.9~3.5 g,平均千粒重3.31 g。昆藜1 号产量在2835.0~4000.5 kg·hm-2,平均产量3126 kg·hm-2;丽江红藜(CK)产量在2640~3543 kg·hm-2,平均产量2908.5 kg·hm-2;昆藜1 号比对照平均增产7.2%。详情见表2。

表2 2019—2020 年昆藜1 号多点试验主要性状

2.2.2 昆藜1 号的抗病性、抗逆性

在连续2 年的多点试验中各个试验点的整个生育期未出现过重大病害,在嵩明试验点出现较轻的霜霉病,不影响产量。各试验点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抗病性和耐冷性,综合抗性强。

2.2.3 多点试验综合评价

从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来看,昆藜1 号在各个试验点性状稳定、整齐一致,落粒性适中,株高适中,不倒伏,综合抗性强。从多点试验的产量和综合因素看,昆藜1 号生育期相对较长,对产量的形成有利有弊。昆藜1 号连续2 年各个试验点产量与对照相比,平均增7.2%,增产明显。通过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得出,昆藜1 号适宜于云南省海拔1910~3200 m 区域及类似区域种植。在海拔2500 m 以下区域种植时,需根据生育期、气候和当地降水情况确定播种期,把藜麦成熟期安排在无雨水的时期或藜麦成熟期气温不超过10 ℃时段,避免藜麦穗发芽,则不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3 昆藜1 号的主要特征特性

昆藜1 号全生育期平均157.6 d;株高平均168.3 cm;分枝较多,株型相对紧凑;成熟时茎秆呈浅绿色;叶片绿色,鹅掌状,叶缘波状锯齿;序状花序,花小,淡黄色,花萼有一层白色颗粒状晶体;籽粒灌浆后白色颗粒晶体逐渐减少,籽粒白色,扁圆柱状,千粒重平均3.3 g。

品质检测:2020 年委托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做品质检验,检测结果:水分10.42 g·100 g-1,灰分2.43 g·100 g-1,脂肪3.57 g·100 g-1,蛋白质15.71 g·100 g-1,膳食纤维12.11 g·100 g-1,碳水化合物55.76 g·100 g-1,能量1444 KJ·100 g-1,钠22.3 g·100 g-1,通过检测含16 种氨基酸。

4 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4.1 确定播种时间

云南省适宜藜麦种植的区域,根据海拔和藜麦全生育期确定藜麦的播种时间,避免藜麦穗发芽,影响产量和品质。昆藜1 号生育期150~172 d,在海拔1900~2600 m 区域,播种时间为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成熟期在12 月中旬至次年1 月中下旬;在海拔2600 m 以上区域,播种时间为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成熟期在10 月底至11 月中下旬,能够有效避免藜麦穗发芽。

播种量4.5 kg·hm-2,播种深度1~2 cm,有条件时用腐熟的农家肥盖种,更有利于藜麦出苗,播种株行距根据地力和管理确定。

4.2 田间管理

4.2.1 肥料施用

种植藜麦根据地块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一般施复合肥(N ∶P2O5∶K2O = 15 ∶15 ∶15)600 kg·hm-2就基本能够满足藜麦的生长,但土壤肥力太差时可考虑适当增加肥料。肥料施用时种肥占30%,剩余70%作为追肥,追肥配合中耕除草和培土分2 次追施。

4.2.2 草害防治

藜麦播种后3 d 左右发芽,7~10 d 出苗,10 d 后未出苗应及时补种。藜麦前期生长缓慢,极容易发生草害,应及时人工除草(目前,还未有专用型除草剂),根据草害发生情况,除草2~3 次,播种后50 d 内是防治草害的重要时期,藜麦封行后不会再发生严重草害。

4.2.3 间苗、定苗和培土

播种15~20 d 藜麦苗高5~10 cm,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培育壮苗;播种30~40 d 藜麦苗长到15~20 cm开始定苗,每穴(塘)留1~2 苗,7.5 万~10.5 万穴(塘)·hm-2,藜麦株数根据苗情和土壤肥力而定。除草、间苗和定苗时进行根部培土;定苗时进行高培土,不伤到藜麦茎秆和叶片,有利于茎秆萌发新根,防止后期倒伏;藜麦培土时结合苗情长势进行追肥,肥料距离植株8~10 cm,防止烧苗,施肥时进行除草、培土,培育壮苗,为丰产打基础。

4.2.4 病虫害防治

藜麦种子包衣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在没有种子包衣条件下,播种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或5%毒死蜱颗粒剂30 kg·hm-2拌细土300 kg·hm-2,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喷施防治立枯病、叶斑病、霜霉病。用诱虫灯诱杀害虫成虫,能有效防治藜麦中后期地下害虫。

4.3 适时收获

采收标准一般以90%的籽粒成熟为宜。可人工收割或用藜麦收割机进行收获。及时晒干,除去杂质安全储存。

猜你喜欢

草害生育期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天津地区早春麦田虫害和草害防治技术
芝麻栽培中灾害防御措施
新疆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及防治技术探讨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团冬小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