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探究

2023-12-04陈柔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学方法

陈柔

摘  要:新课改要求体现素质化教育,并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为基石,促进学科德育。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其教学内容与德育密切相关,同时,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为了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和具有道德修养的人才,相比其他学科,语文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在其中渗透德育能够直接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通过对课本素材的深度挖掘,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能够让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加富有人文氛围,学生也能够在德育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一直备受社会、家长们的关注,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培养和成就优质人才,服务于社会。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德育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更加要求将其作为课堂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融入社会之前做好知识与道德体系的完善。新课改也要求高中语文学科要合理制订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掌握文化常识,也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养。因此,高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阶段,也要积极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高中学习阶段是学生完善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人格和素养的重要时刻,学科的学习,对学生个体、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学科发挥出学科的特质,将德育渗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首先,对学生本身而言,其身心发展已经基本完善,但思想道德意识正处于形成规范的时期,在这时期进行德育正是最佳的选择。其次,在社会发展上,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能够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兼备的人才,符合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标准。最后,在国家未来上看,高中生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既是未来的核心人才,也是社会发展的前进源泉,德育能够让高中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符合国家发展的价值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优势

(一)语文学科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

语文学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积极的学习内容相组合形成的具有系统性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它能够体现我国文化的丰富与多样,也能够将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历史面貌完整地展现。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和转化,有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总之,语文学科的学习对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能够为其品格和身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语文学科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

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选取上,大多是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无论是诗歌、文言文,还是散文、小说,都是以一定的积极内涵和精神文化作为教育的前提,其中蕴涵着一定的德育知识,这与德育的要求不谋而合。此外,语文学科需要教师以一定的文学素养进行教学,而处理表达内容和课程要求之间的关系时,能够让德育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促进德育的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一)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缺乏规范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德育修养也决定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的内容,特别是教师的言行举止。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的坏习惯,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在事情的发生和处理上没有做好完善的工作,就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教师上课迟到,会让学生也逐渐形成不良的意识,对德育工作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对学生缺乏严格的德育标准

为了促进德育在高中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就需要明确规范的对象,对学生要有严格的标准,一旦出现了一些思想或行为上的不规范,就必须严格处理。但是,多数教师却在实施中并没有严格执行标准,仅仅注重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和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德育发展和思想问题不够关注,这不仅让德育的发展理念流于形式化,也让教学重点有所偏移,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完善的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三)教学组织方法缺乏合理性

课堂教学的科学合理性是顺利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所必备的教学素养之一。为了促使高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更加高效,让德育渗透其中,就必须提高教学能力和组织方法。但是目前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或者在组织活动时安排不够恰当,这会促使学生吸收知识不够充足的现象产生。教师虽然也想将德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但没有制订方法、不懂贯通、缺乏智慧,以至于没有做好德育工作,教学任务也不能尽善尽美。因此,教师的教学组织环节对德育与学科知识的讲授十分重要,这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四)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以自己的习惯、思想和安排制订教学内容和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顾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要求学生被动式记笔记、听课等。这样的形式不符合高中生的发展特点,也忽视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而教师一味地讲授也只会身心疲惫,既完成不了教学目标,也达不到德育的目的,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四、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代入情感学习

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了让德育更好地渗透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化教学体验,促使学生发挥情感能力,以体会德育中的情感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多媒體设备,将德育内容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展现,创设一定的情境化教学场景,来表达语文课文中人物或事物的情感,只有促使学生代入真情实感中,德育才能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为了让创设的情境更加真实,教师自身需要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从课文中提取到情感因素,并与德育相融合。

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节选)》时,这篇课文表达了老渔夫硬汉般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情感冲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音视频辅助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中老人与大鱼抗争的片段,让学生投入情感的场景中,并通过这样情境化的教学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老人坚硬、自信和勇于直面未来的精神品质,特别是将课文中深刻的哲学含义带给学生,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认识到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的一系列斗争经历,能够产生由衷的情感代入,并积极阅读原著故事,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

(二)利用课文素材的故事性,启发学生品德思维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不少文章都极具故事性和戏剧性,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具有故事性质的文章进行精神品质的升华,让学生受益于其中的积极思想,以达到德育的目的。高中教材课文的选取十分讲究,富含的学习内容也都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则需要在其中提炼出优秀的品质精神作为课堂讲学的重点部分即可,一些文章多为优质书籍的节选部分,也需要教师对原著内容有一定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一文中,这是以湘西风土人情为基调的故事,富含一定的人文色彩,这样的背景让故事中的主角呈现出了真实与美好的形象。学生在通读文章后,对其中的关键人物的形象、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文章中翠翠的爱情路线走得十分坎坷,教师在讲授中可以用一种故事性的方式来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文情怀,以体现这场苦难深重又不失人性的故事。在这种诗意的文章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一种单纯美的品质,通过反复品味和细细研读,能够对细节、形象等有一定的渗透,以形成正确的三观。

(三)阅读古典文学,继承传统美德

在高中的课文教材中穿插著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文字优美、充满诗意,且富含大量的美德品质,为民族发展、人格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古典文学依然发挥着他们的教育作用,依旧是人们思考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重视这一教学内容,并深挖其优秀的品质特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古典文章来感受古典文学的词句美,进而通过自己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促进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这篇文章极有阅读价值,以朴实的文字表达着忠孝不能两全,让晋文帝为之动容。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文章中感受这种真情实意,理解古人孝字为先的优良品质,并在生活中感恩父母、理解家庭。

(四)借助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并合理设计教学方式,采用有效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授课的目标,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制订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不仅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还能够改善教学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将道德意识渗透于自己的情感中。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德育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使教学设计更加有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题材电影等,让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并且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边观看边思考,加强了德育的效果,全面发挥出了德育的作用,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以学习《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一戏剧题材的课文进行对话式角色扮演,或者播放其中重要情节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戏剧中的冲突,从而理解人物的形象与表达内涵。

(五)以教师的自身修养渗透德育

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在教学中,不意味着能提高学生成绩的就是好老师,而是要看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以及获得思想上的启发,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来看,其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其中课文里丰富的情感、意志以及品质都能够促进学生成长,使其走向未来的广阔空间。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不仅在专业上有能力,也要在思想上有内涵,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经验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德育的融合,让学生贴近生活,增加自信心,并深挖教材中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要让学生面对困难,学会像老人圣地亚哥那样具有勇气,要让学生孝顺父母,理解李密那样拒做高官,回乡奉长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德育文化在高中课本中数不胜数,教师要深刻地将其发挥和利用,实现德育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学科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而是经过无数的实践更加坚定和必须履行的责任,在当前教育形式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前提下,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发掘语文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思想和教材的融合,从而发展完善的道德意识。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找到语文学科与德育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促进德育价值的体现和发挥。

参考文献:

[1]鲁晓萍.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 中华少年,2018(19):118.

[2]廖谢芳.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高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8):16-17.

[3]武义婷. 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文学教育:下,2020(05):171.

[4]张巧莲.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81.

[5]吕永晶.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探析[J]. 中国新通信,2020,22(11):169.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德育教学方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