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黄河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传承路径研究
2023-12-03田利芳蔡雨蕊
田利芳 蔡雨蕊
黄河流经山东多个城市,聊城便是其中一个。聊城的发展与黄河的变迁息息相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一脉相承,齐鲁文化和燕赵遗风交相辉映,黄河农耕文明与运河商业文明交汇融合。进入新时代,聊城人民以“河”为魂、向“河”借势,开启黄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本文在分析聊城黄河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之上,阐释聊城黄河文化基因,探究聊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
聊城黄河文化遗产现状
聊城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承载聊城黄河文化的载体,具体可以分为以下4类。
反映黄河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遗产
聊城有各类史前文化遗址40余处,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有阳谷王庄遗址、茌平尚庄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有阳谷景阳冈遗址、茌平教场铺遗址等。聊城还有一些遗迹同上古圣贤及传说紧密相连,如聊古庙遗址曾有颛顼庙、颛顼墓,九州洼有巢父陵遗址,阳谷县有蚩尤冢和伏羲氏教民“观日阳、种五谷”的传说。此外,由于黃河河决导致聊城发生了3次大的城址变迁,留下了聊古庙、王城、巢陵城、崇武渡古城4座古城址,其他如东阿故城、馆陶故城、堂邑故城、贝丘故城等城址迁移也与黄河改道、泛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古城都有遗址可考,有的还存有城墙残垣。
反映聊城黄河历史变迁与治理的遗产
由于黄河主流历史上曾5次流经聊城境内,在今冠县、临清、莘县、茌平、阳谷、东阿都留有多处反映黄河变迁及治理成就的故道、水工设施、碑刻、旧居、治河古籍等文物遗迹。冠县黄河故道、临清黄河故道是黄河流经聊城的历史印记。山东黄河上中游分界碑记录了晚清时期山东黄河的管理机构设置。而莘县秦皇堤遗址、临清陈公堤遗址、聊城修护城堤碑、民国二十四年培修金堤纪念碑等,说明培修堤坝是治理黄河水患、保护城池的重要手段之一。聊城市档案馆藏有清代治河名臣靳辅所著《治河方略》一书,该书集中反映了靳辅的治河思想及实践总结,对后世治河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反映聊城黄河红色文化的遗产
聊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留有各个革命斗争时期的革命遗迹118处。在反蒋治黄、支援刘邓大军渡黄河的斗争中也留下了众多的文物遗迹,如东阿毕庄冀鲁豫黄委会第四修防处(现聊城黄河河务局前身)办公旧址、东阿孙秀珍烈士墓、阳谷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阳谷郝楼村哈利生医院旧址等。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大力发展治黄兴利事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积极主动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古老的黄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时期和黄河相关的红色文化印记有很多,如聊城黄河修防处在东阿关山办公旧址、冠县防沙治沙展览馆、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朱之悌旧居、“绿色丰碑”纪念碑、位山引黄闸等。
反映聊城黄河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城人民依托黄河创造出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黄河直接相关的有:传统技艺类如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传统曲艺类如阳谷寿张黄河夯号、东阿于窝黄河大秧歌、鱼山梵呗等,民间习俗类如东阿位山撒河灯习俗、金龙四大王水神崇拜习俗,民间传说类如秦皇堤传说、羊使君以身代民灾传说等。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聊城黄河流域内形成的,与聊城黄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聊城黄河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分布地区广泛,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遗产交错叠加,它们是聊城黄河文化基因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挖掘聊城黄河文化基因的实物资料。总体来看,这些遗产的保存状态是比较好的,大部分都已纳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名录体系,但也有少数文物遗迹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体系,还有秦皇堤传说、羊使君以身代民灾传说等也未列入聊城非遗保护名录。此外,诸如冠县黄河故道遗址(田马园段)、临清黄河故道、临清陈公堤、莘县秦皇堤等遗址应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加以展示利用。
聊城黄河文化基因阐释
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聊城,黄河文化基因给这片土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通过考察聊城现存黄河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看出,聊城黄河文化基因有如下6个方面的体现。
黄河造就璀璨史前文明
依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远古时期,聊城地处黄河下游地区,属海岱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地,境内众多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见证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在距今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早期,东阿、茌平、阳谷一带已有先民生活。进入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以阳谷景阳冈、茌平教场铺遗址为中心形成了两组龙山文化城,它们与境内其他遗址形成“都、邑、聚”三级城市等级结构,这说明聊城不仅是山东史前文化的主要分布地,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文明诞生地之一。聊城的远古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如制作精美的玉石器、造型古朴的陶器,当时人们已拥有成熟的手工业,有统一的组织进行有序的生产和生活。聊城灿烂的史前文明为研究黄河文明、早期国家的形成等重大课题提供了实证资料。
黄河见证千年城市变迁史
黄河孕育璀璨文明的同时,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也对聊城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黄河水患促使聊城城址经历了3次大的变迁,留下了4座古城遗址:聊古庙、王城、巢陵城、崇武渡古城。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确定了4座古城的位置,摸清了4座城址的基本形制、规模和城内布局,也证实了史书上关于古城屡次毁于水患又屡次重建的历史。在聊城地方志书中,也不乏其他古城因黄河改道、决溢泛滥而不断迁移的记载,如东阿故城、馆陶故城、堂邑故城、贝丘故城等。
黄河对聊城城市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4个方面:一是洪水淹没城市,摧毁房屋和农田,导致经济衰退,人口急剧减少,社会发展受到负面影响。二是促使了城市建设的不断演进,在屡次被淹之后,城市的建设者们不断总结经验,扩大了城市规模,加固城墙堤防,加强了城市防御。三是古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历史名城聊城的起源、发展、演变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可谓一本“活”的古城营建史教科书。四是聊城古城屡淹屡建的历史彰显了聊城先民勇于抗争、愈挫愈坚的奋斗精神。
黃河塑造农耕文明,与运河商业文明交汇融合
黄河造就了聊城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从伏羲“观日阳、种五谷”,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聊城历来就有 “桑蚕之富为山东名郡,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的美誉。聊城全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引水灌溉便利,排涝畅通,有利于多种农作物栽培。聊城人民依托黄河创造出很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东阿阿胶制作技艺、黄河夯号、黄河秧歌等。聊城作为黄河与运河交汇城市,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黄河农耕文明衍生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更使聊城文运大开,涌现出3名状元、71名进士。繁盛的刻书业、众多的文庙建筑、著名的海源阁藏书楼以及武训行乞办学的事迹都是聊城文教兴盛的体现。
黄河催生出与水共生的治水文化
聊城是黄河治理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元代运河开通后,治黄保运更成为元明清三代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聊城段运河的开凿使用过程中,治理黄河水患显得尤为重要。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张秋以南的运河被拦腰截断,漕运一度中止。为恢复漕运,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阳谷陶城铺设新运口,并在此制闸。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彻底废止,聊城运河商贸繁盛的景象虽已不再,但却留下了众多的文物遗迹。聊城市档案馆藏清代治水专家靳辅的《治河方略》 、阿城陶城铺闸等文物遗存都是聊城治水文化的实物见证。
黄河铸造了聊城人民愈挫愈坚的斗争精神
黄河改道山东以后,打乱了原有水系,加剧了聊城洪涝灾害和土壤盐碱化,天灾人祸不断,激起了聊城人民的反抗意识,这里成为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地。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聊城是山东省较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地方党组织在山东省委领导下,发动了坡里暴动和谷官屯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聊城为取得战争胜利并迎来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反蒋治黄斗争中,聊城解放区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开赴黄河堤线,抬土打夯,筑堤除险。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在鲁西成功强渡黄河,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渡河指挥部就设在阳谷沙河崖村,阳谷郝楼村曾是刘邓大军后方医院。聊城人民捐献物料、踊跃参军、积极造船、运输军需、救治伤员,为刘邓大军成功渡河作出了卓越贡献。
黄河助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黄工作,培修堤防、加固险工、整治河道,战胜了历年的伏秋大汛。在解除水患的同时,聊城市积极发展引黄兴利事业,引黄灌溉,农业连年丰收。通过引黄入河、引黄入湖,着力打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布局。聊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斗黄沙、战寒暑、造绿林,以朱之悌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开展毛白杨良种选育研究,为造林治沙提供科技助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长廊和北金堤风景区,黄河东阿段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山灌区成功晋升国家水利风景区。
聊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
首先,尽快将未纳入文保单位和非遗名录的黄河文化遗产纳入保护体系。诸如培修金堤纪念碑、阳谷郝楼村哈利生医院旧址、东阿毕庄冀鲁豫黄委会第四修防处(聊城黄河河务局前身)办公旧址等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物遗迹,还有秦皇堤传说、金龙四大王水神崇拜、羊使君以身代民灾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黄河文化基因的载体和见证,应该引起各级文物、黄河河务、水利等部门的重视,开展联合实地调查,采集遗产信息,走访知情群众,组织专家论证,挖掘其内在价值,将其纳入聊城黄河文化遗产名录,为日后纳入文保单位和非遗名录做足准备工作。
其次,依托聊城市博物馆新馆策划组织聊城黄河文化展。聊城是黄河和运河两河文明交汇的城市,目前正在着力打造“两河明珠”城市品牌,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经过改造提升后成为全面展示聊城运河文化的一个窗口,但聊城还缺少一个能够全面阐释黄河文化的博物馆,目前已建的黄河展馆如东阿黄河文化展览馆、冠县防沙治沙展览馆、黄河河务局展览馆等规模小,所做展览也仅限于聊城黄河历史变迁的某一个侧面。聊城作为深受黄河文化浸润的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依托聊城市博物馆新馆策划组织聊城黄河文化展,全方位展示聊城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再次,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聊城黄河故事。要结合众多的史前文化遗址,讲述远古先民创造的璀璨史前文明。要把众多的故城、古城遗址作为“活”的教科书,讲述先民百折不挠营建城池、建造家园的历史。要利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讲活“反蒋治黄”“大河飞渡”“支援前线”等革命故事,赓续红色文脉。要结合农业发展、商贸繁荣的历史,讲述黄河农耕文明和运河商业文明在聊城交汇融合的历史。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治黄兴利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弘扬聊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要抓住当前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发挥各种宣传平台作用,整合黄河流域文物、非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最后,挖掘黄河文化遗产价值,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整合优化各类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与之相关联的创意设计、体育休闲、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先行区。加强黄河文化地标性项目建设,以位山黄河公园、东阿黄河森林公园等体量大、生态好的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研学、休闲、露营等旅游新业态,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围绕黄河文化主题开展系列文旅活动,办好中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东阿艾山牡丹节、冠县梨花节等节庆活动,多方面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充实黄河文化游的产品内涵,推动黄河夯号、山东快书、鱼山梵呗等非遗传承,推介阿胶、灵芝、桑黄、葫芦等特色产品,探索“休闲田园+农事节庆+康养度假”相融合的产业模式,培育集“游、购、娱”于一体的文化沉浸式旅游新业态,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本文选自:“聊城黄河文化基因的阐释及传承研究”(编号: NDHZ2023009)2023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