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价值与传承路径探究
2023-12-03姜丽蕊怀康
姜丽蕊 怀康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持续创造、沉淀积累而成的大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淄博是齐国故都所在地,位于齐鲁大地的中部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有着黄河古都的美称,其蕴含着深厚的黄河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挖掘并传承。本文依托淄博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黄河文化的价值,并对黄河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出建议,以利于黄河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传承。
黄河文化的价值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漫长岁月中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同时,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视觉符号象征,是民族情感、个性特征和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人居住。中国的史前文化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发达的农耕文明奠定了夏、商、周进入文明时代的坚实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先进生产力和文明社会的核心区。从古至今,黄河不仅给予了人们必要的生存物质基础,还满足了人们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黄河培育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特质,并将黄河水雄浑壮阔、奔腾不息的特征深深浸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肌理中,使得中华民族呈现出进取、包容、勤劳、拼搏、自强的精神品格。
从文化角度看,黄河在成为我们生活家园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黄河故事洗涤人的心灵,不仅能对人们的精神起到积极的熏陶鼓舞,还能切实激发出人们对黄河文化高尚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表征和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综合体和集体记忆。黄河文化的系统教育不仅是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下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充分了解并学习黄河文化,能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
美术作为培养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思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反映国民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体现出国民综合素质的水平和价值观。
现阶段多数中小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不够全面,甚至存在错误认识。为了促使学生切实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校要注重以黄河文化来启发学生思想。比如在学习黄河雕塑时,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去欣赏穿越古今的工匠艺术,在合作探讨中接受教育。依托黄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和其多样文化形式的产物等,将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把握人水和谐的理念,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美育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淄博黄河文化资源概况
黄河明珠·生态高青
黄河自邹平市台子镇进入淄博市高青县,流经黑里寨镇、青城镇,在木李镇转弯向东,经田镇街道、常家镇、赵店镇,从高青县的西南角入境到东北角出境。
灿烂悠久的黄河文化滋养浸润着高青农牧业,高青的很多黄河特色农产品也是黄河文化的物质承载者。
黑里寨镇利用黄河水资源与土地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五彩小麦、富硒玉米、富硒蔬菜、富硒瓜果、富硒牛肉等特色农牧业。木李镇盛产冰葡萄、西周蜜、水果藕、芹菜、西红柿、小米等优质农产品,蔡家茼蒿、圆梦葡萄、南李西红柿等9个基地农产品申请了无公害认证。赵店镇现为淄博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淄博市“魚米之乡”,盛产黄河大米、黄河鲤鱼等产品,高青县“黄河鲤鱼”获得国家商标注册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常家镇拥有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该镇的黄河文化开发作为淄博黄河文化建设的典范,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镇域内有刘春家险工、刘春家引黄闸、黄河水利风景区、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及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黄河安澜湾风景区等黄河旅游项目,借助资源优势发展地方黄河特色旅游。以城市为文化容器,将黄河文化内涵融入高青生态文旅建设之中,让淄博成为黄河文化展示最强大的品牌,使高青的一砖一瓦都跳动着黄河文化的音符。
泱泱齐风·古都淄博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资源富集、精神标识作用重要。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剧烈,影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在黄河文化的形成发展中,齐鲁文化作为其中的主要构成之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黄河文化孕育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反哺黄河文化。
淄博的齐文化与黄河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泱泱齐风的黄河古都。黄河作为连通海、岱的重要通道,淄博在市区中心地区建造了城市地标建筑——“海岱楼”,同时以黄河主题建造了博物馆群,黄河楼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共同构成了淄博黄河文化地标建筑群。此外,陶瓷文化也是淄博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传承路径
以文化IP塑造城市形象
淄博市相关单位应积极利用虚拟形象的可塑性、可复制、可交互等特点为当地黄河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再基于现在淄博的高热度机遇,打造淄博文旅城市IP形象,实现城市转型。并在此过程中讲好黄河故事,将淄博人民抵御黄河流域各种灾害的古代黄河故事、中国共产党领导淄博人民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功绩及淄博沿黄地区人民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确保黄河安澜的新时代“黄河故事”等融入IP设计中。
淄博也可将高热度的烧烤元素与黄河文化碰撞结合,设计出顺应时代大众审美的视觉形象,并将其通过相关文创产品积极推广,塑造淄博黄河文化的城市形象。文创产品的典型特征就是文化和创意设计的整合,产品是文化的载体,文创产品的特色设计终归依赖于地域文化。淄博文化地标大多为不可移动的历史遗址、建筑、文物, 除了做好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保护,还需要将文化地标转化为文化符号,设计成创意产品,让人们“将文化带回家”,让淄博黄河IP形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数字多媒体赋能文化传承
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依托于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在多媒体时代,文化传承也要顺应网络传播趋势,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借助数字化方式对黄河非遗进行保护,可以使各地人们实现跨地域了解多样的黄河文化,使人们自发地投入对黄河非遗的保护活动中,实现黄河非遗的活态传承,对弘扬黄河文化意义深远。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黄河文化所在城市应将文化传承放在首位,顺势而为,应时而动,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精神。但目前淄博对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大都使用传统的媒介形式,缺乏以数字多媒体赋能文化传承的意识。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将数字媒体与黄河文化元素相结合,在丰富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让人们能够直观多样地体验黄河文化。借助数字媒体,与磅礴的黄河文化重启对话,展现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美育实现人水共生
大禹治水是黄河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地随着治水传播到黄河流域以外区域,而现在黄河流域以外的人们多数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进行多样的校本课程研发,挖掘更贴近生活的学科知识。这样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也有益于学生更切实、直观地感受身边的黄河文化,深层学习黄河文化的同时接受人格品德的教育;通过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奔赴淄博黄河历史遗迹,让学生亲历先民们的生存足迹,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黄河号子,在号子声中接受劳动教育。
水一旦与人发生联系,人们也就对水有了认识、有了想象、有了感情,有了治水、用水、管水的实践,也就产生了水文化。所以说,水文化是人水关系的文化,并透过人与水的关系体悟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对黄河文化的主题学习,认识黄河水与人互利共生的关系,认识到黄河不仅仅是我们的母亲河,更是中华儿女团结、和睦的象征,唤起群众热爱黄河文化的情感,启发其保护黄河生态、传承黄河文化的自觉性。
总之, 对黄河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并顺应数字多媒体时代,设计出适合本地域发展的黄河文化传承发展路径。这不仅能够有效丰富黄河沿岸城市地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促使人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认知不断提升,还能使群众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人与水正确关系的认知,同时实现黄河文化的传承。
本文选自:“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传承困境与重构策略研究”(编号:AHSKQ2021D15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