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价值与路径: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研究
2023-12-02杨玲,肖平
杨 玲, 肖 平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旨在发挥多学科教育优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改善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信念坚定与价值引导的局限性,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纲要》对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说明,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各学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各高校积极响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内容、教学组织、手段方法、条件保障等核心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当前,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已进入高峰时期,相关思政内容、方法、评价、案例等研究成果颇丰[2],但从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角度统整课程思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应依据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展开[3]。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相关研究阐释了课程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总体课程思政元素与各课程群思政元素的结构体系,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以重构专业培养方案为顶层设计,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为突破口,以课程实施为主渠道,以课程评价为杠杆”的实践路径[4,5]。也有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某一门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思政元素内容、预计成效及条件保障等进行梳理[6~8],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新时代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根与本。由于其课程体系涉及的学科范围广,课程性质功能多元,因此如何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展开课程思政,提高教育的效率与品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成为体育教师亟待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梳理研究资料过程中思考:能否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涉及的学科领域,通过研究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进行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重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课程设计中简单重复的低阶课程思政,使错综交汇的思政资源有序高效运用,实现综合素质螺旋式提升;一方面可以兼顾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共性与个性,从课程功能层面探索突破,聚焦相应课程,提升课程思政的适切性。由此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进入笔者的视野。
2 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解读
2.1 关于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目的在于协同育人,即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教育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学科课程的思政建设。在课程体系上要做到全面覆盖、层次递进;在课程类型上要形式丰富、相互支撑。要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
2.2 关于课程群
当前,学界对课程群概念有两种类型界定:一种类型以课程的逻辑知识与相关性为基础,进行课程横向之间的联合,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与统整。“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对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相关课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构建的课程体系”等。这种类型的课程群,各课程之间无主次之分,强调的是学生的经验整体性获得。
另一种类型强调以某一课程为中心,组合相关课程形成群体。如“所谓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由属于同类的三门以上课程组成,各课程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间紧密关联,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这种类型的课程群各课程之间有主次之分,以基础课程或焦点课程为中心,完善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9]。
2.3 关于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学科课程的教授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嵌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10]。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涉及专业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由该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不同门类的诸多课程组成。课程思政集群化即是对课程进行类型划分,集合形成不同的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的关键是以课程群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课程集群的形式类别,探究实践路径,旨在提高课程思政的效率与品质,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创新表现。以上关于课程群分类的两种理论,一种是将若干门知识方法等有逻辑联系的课程进行集合,是无主次之分的课程之间的横向统整;一种将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多门课程集合,是以单门课程为基础或中心的纵向聚焦。无论哪一种课程群类型都是我们实施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参考[11],可作为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路径选择的切入口。
3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的据理
3.1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类别化特征明显
体育类高等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相继成立了体育专修科,标志着我国现代高等体育教育制度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许多高等学校设立了体育专业,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体育学科专业中规模最大[12]。
1950年至1979年:两大类别。1950年至1970年,体育科及体育专业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课程体系由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构成,必修课为主,术科课程高于学科课程,以技能教学为核心,教法及评价单一。50年代,课程及教材教法全盘学习苏联;60年代,始结合我国实情编制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编撰相关理论及技术课教材[13];70年代,受国外先进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体育的教育功能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1979年,扬州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教育理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大变革。
1980年至2000年:三大类型。80年代,随着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本科(四年制)的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高师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试点改革方案》的颁发,体育专业课程以专业技术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为主体,增设了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体育专业名称改为体育教育专业,突出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国家于1991年和1997年先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扩大,体育教育与科教研究能力受到重视;主干课程由体育理论学科、体育手段与方法组成;加强了实践环节,并增强了课程弹性;加大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学分。
2001年至今:五大模块。2001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呈多元化。既培养体育教师,又培养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人员。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主干课程分为三大类别:运动人体科学类、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和专业技术学科类。专业必修课程减少,选修课程增大,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增大;培养模式上“人才与市场”“课堂与实践”融合,呈多元化培养趋势。2018年国家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培养目标回归到培养学校体育工作者;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等五大模块。课程弹性增强。专业核心课程实行“3+X”模式,即国家统一开设的课程3门, 另一门“X”由学校自主开设。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办学实际与特色,课程方案导向明确、指向具体[14](见表1)。
表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概况表
3.2 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更加强调类别化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定位经历了“高校体育教师”“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学校体育工作者”等过程;课程体系从最初理论与技术两大类别,到课程多类别、多组合、多空间,呈现出领域化、学科化、模块化等特点。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起到了良好作用。
3.2.1 主干课程“领域”化:将知识能力有紧密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集合在一起,增强了教育目标的同向性主干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知识和能力结构必须开出的主要课程。根据学科专业特征,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包含了基础理论与专项技能两大类别。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初,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体育专业理论课和体育专业技术课两大类别。为了满足教师专业化教育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领域不断拓宽。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主干课程按学科领域划分,设立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6类课程领域。各领域列出了相应的课程科目。各校可根据6类课程领域,按照总体学时及学分要求,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2018年,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模块化的分类也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课程所涉及的领域方向。主干课程的“领域”化将知识能力有紧密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集合在一起,形成领域类别,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体现了教育目标的共同性。
3.2.2 必修课程“学科”化:通过加大学科课程比例,凸显复合应用型人才之培养目标体育专业课程构成中有“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之分。所谓学科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也称“理论类学科课程”;“术科课程”包括运动技术与运动实践类课程,也称“技术类课程”[15]。90年代之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比例高于学科课程;新世纪,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调整了学科与术科课程结构,优化了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任选课,必修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比提升,术科课程占比下降[16],旨在实现新世纪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之目标。近年来,教育部聚焦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相继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师[2018]2号)、《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文件,旨在加强本科专业教学,推进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新时代,高等师范专业教育要求不仅要传授基础学科理论知识,还要夯实专业理论;不仅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全面提升人文素养;不仅要培养社会适应,还要提升创新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来自较为宽泛的学科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专业隶属高等教育师范专业范畴,且文理综合。课程建设中不同门类学科知识的选择与组合是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3.2.3 整体课程“模块”化:各模块承担不同的教育功能,体现重实践性与创新性培养的新时代质量标准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将整体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设定不同模块的功能,进行多模块组合实现整体功能。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体育科(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构成; 80年代中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增设了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但教师专业化教育体现不够充分;9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历经两次修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课程体系分为体育理论学科和体育手段与方法两类,各类课程功能指向明确。2010年,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进入提速与跨越阶段。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扩大,课程领域也相应扩展。主干课程由三大学科领域构成,各领域课程知识体系有较为紧密的逻辑联系,利于同类课程间的连接配合及照应。2018年,国家颁布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结合新时代质量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了五大模块(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等)。各模块承担不同的教育功能。模块化的课程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由学科理论到专业实践,整体贯通、全面推进,为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通行于不同人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养提供了保障。
3.3 类别化的课程特点为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表现出了领域化、学科化、模块化等特征。依据课程群分类理论,我们不难分辨出:(1)课程的领域化即是本专业或跨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集合,是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有逻辑联系课程的集群,各课程无主次之分;就分群而言,根据课程的领域可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类、运动人体学科类、运动技术学科类等课程群。(2)课程的模块化是将功能相关或相近的课程集合为不同子模块,组成相互连接、递进的课程群体。这些课程纵向联合形成整体合力,各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是连贯递进的;就分群而言,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可分为专业知识技能类课程群、实践类课程群等。(3)课程的学科化强调了教学科目的性质,体现了学科课程(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运动技能课程)的区别;就分群而言,根据体育学科的特征,可分为体育理论课程群与体育术科课程群。
这些特征及表现为体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纵观整体课程,集群样态错综繁复,按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囊括全部专业课程。如按领域分虽然兼顾了课程的学科门类,但综合实践性课程无法归属到某一领域;按模块分,虽然兼顾了课程的功能性质,但部分课程内容异质性大,不利于课程思政“集群化”实施之初衷;按教学科目的特点分(理论与术科两大集群),则未顾及专业学科的发展及课程体系的更迭。由此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分类,需要在该专业课程集群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本身的内容特点及性质功能,进行甄别、筛选、重组。综合研究有利于该专业课程思政的集群形式,真正发挥出集群化课程思政的创新优势。
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本研究所提出的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就是结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归纳分析其集群表现,探究课程集群思政的类型结构,在深刻解读体育专业整体课程思政的目标及要求的基础上,形成横向统整、纵向聚焦、全面覆盖的立体化课程思政路径,将课程思政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渗透到各个育人环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担负起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4.1 架通宏观政策与微观实施的桥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适切性
完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016年,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习主席又在全国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7]。教育部2020年颁发的《纲要》明确要求各高校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专业办学特点,建立目标体系,挖掘课程育人元素与内容,完善教学制度与方法,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及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与指导性文件为课程思政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当前,课程思政已是我国高校教育及各专业、学科研究的热点。部分学者从整体的理念目标、价值作用、要素特点等较为宏观抽象层面进行了阐释论证;部分学者涉足某一课程对思政元素、内容构成、实施路径等微观具体层面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于体育课程思政,赵富学等在系列论文中对理念精神、学理要义、建设维度、实践路向、教师能力培育、域外经验等进行了研究[18~20];薛浩等提出了思政项群化建设方略[21];蔡增亮等探索了“一核心、二融合、三模块、四结合”的校本思政育人模式[22]。高校体育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李在军等指出了思政配套资源、教师思政意识、课程改革动力等难点问题[23];董翠香探究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总体课程思政元素,并以代表性教材为例划分了不同课程群思政元素指标;有些学者还就体育专业类某门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方法进行了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宽泛,课程类别空间多样,不仅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庞大,而且课程环境及过程差异性大,课程思政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将学生德育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效统一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内容,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集中体现。尽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一定的先验范式,但统整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探寻可操作性实践与举措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中。本研究的集群化建设就是通过集群的形式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让思政教育融入体育专业课堂及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国家意志下的宏观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挥中观层面的桥梁作用。
4.2 兼顾课程的共性与个性,使错综交汇的思政资源有序有效运用
高校课程思政包含了综合素养课程(通识课、公共课)与专业课程,各类别各专业课程思政有共性也有个性。其共性主要表现在:(1)育人形式的隐蔽性。课程思政不是直接的思政教育,并非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移植到课堂,而是以专业课程内容为载体,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进行价值引领,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情义及行为等产生影响。(2)育人过程的自然性。自然性是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显著区别。课程思政是对学生产生非特定的心理作用,其过程是不知不觉自然产生的,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校体育工作者”( 教体艺[2003]7 号),运动技能、教育实践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除具有以上共性外,还存在一些个性特征:(1)具身体验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运动技能类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能,具身参与、亲身体验是课程主要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持续重复练习及体力消耗,感受身体疲劳、生理极限等,如何在这些身体感觉中磨炼意志、增强毅力,是体育类课程所独具的特点。(2)情景感知性。体育技能课程因为项目多样性,诸多运动项目需要集体协助完成,个人项目在练习过程中涉及相互帮助,如何在练习中感受团队协作、互帮互助、集体精神都是体育课程思政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3)社会模拟性。学、练、赛是体育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运动比赛中必然会涉及规则秩序,通过比赛培养规则意识、公平意识是体育教育课程思政优势。这种品质渗透到学生的认知与行为,无形中产生的是对人类公平、公正的理性追求,促进了学生社会化角色的规范化[24]。
这些共性与个性特征,一方面彰显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该专业理论、技能、实践多类课程综合形成的课程思政的复杂性。如何将这些看似明朗清晰,实则错综交汇的思政资源有序有效运用,是当前本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问题。大一统的课程思政显然不能体现该专业课程思政的切合性与独特性,粗线条地按理论课与技术课分类实施,仍不能体现各科目育人亮点,容易造成课程思政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激不起学生兴趣,最终成为走过场、走形式。然而集群化的课程思政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集群化课程思政根据课程领域方向、项群类属在不同课程之间进行思政资源整合,探索打通与重组同领域、同类属课程思政的目标及行动方案,既保持了各课程原有知识与能力结构序列,又形成了将育人资源与优势融为一体的主题,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能促进思政教育的有序有效性。
4.3 串联课程体系的各模块,为全过程、全方位培养人才创新路径
赫尔巴特认为德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不存在离开德育的单纯知识传授。体育是德育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体育立德树人有自身独到的功能作用。体育学习训练中具身体验不仅是体格体质生物性的促进,更是德性德行社会人的完善。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人的意志、完善人的品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25]。关于体育教育“德能并进”问题,相关学者从学理、价值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26]。在实践教学中,学校高层管理者与专业教师虽然懂得课程思政的意义,但由于受现代思潮以及功利主义影响,实践过程中或是生搬硬套、追求形式,或是蜻蜓点水、实施缺位,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更没有研究针对性的内容、方法及过程,课程思政效果与理想目标存在较大的间隙。
本研究调查发现,近年借鉴大一统的课程思政教育经验,学生往往有以下三种表现:其一,兴趣不持久。起初有一定兴趣,一旦与其他学科思政同步,由于形式过程接近,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其二,效果不理想。独自为阵,单门课程思政,往往会存在思政内容挖掘表浅,激不起学生灵魂涤荡;其三,思政不全面。体育理论、技能、实践每类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品德修为、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应有自身独到功能,不进行整体统筹,易导致部分思政内容缺失。
当前,无论是体育公共课程,还是体育专业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探究系统性的、科学性的育人理念、方法、路径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性重要工作[27]。本研究集群化的课程思政,横向集合不同课程的知识技能领域,纵向聚焦同类课程的核心素养,一方面能明晰各领域课程思政的主线(即思政元素),教师围绕主线进行不同形式、内容及风格的教育,强调了课程思政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整合各类别课程的育人价值,将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串联,形成递进、连环式的育人组合,使该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完整,达到全程全方位培养人之目的。
5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的路径
当前,课程群的分类大多基于两个层面:一种是有逻辑联系的课程之间的横向统整;一种是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多门课程的纵向聚焦。课程群是为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划分的,而课程思政又是以专业学科课程为载体而开展的思政教育,它所具备的思政元素内隐在学科知识体系之中。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以课程群的分类理论为依据,分析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一方面可以对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思政资源整合与优化,提挈各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减少课程思政设计中重点不突出或简单重复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不同性质,从功能层面上进行探索,融合同类课程的核心素养,递进、连环式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不仅“技理兼修、身心一统”,而且“文理兼并、体教一体”。其课程思政集群的类型固然不同于一般课程,尤其是运动技术类课程,其蕴含的运动文化品质内容,以及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都有别于其他类别课程,需要以课程群理论为指导,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结合前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所具备的课程群基础,以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为依据,访谈该领域多名专家。在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及课程目标基础上,经甄别、筛选、重组,将该专业课程思政分为三种集群路径,即统整式集群、类属式集群、焦点式集群等,分别对应学科理论类、运动技术类、专业实践类等课程(见表2)。
表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集群化”思政构架
5.1 路径一:学科理论类课程“统整式”集群
集群形式:统整式集群是针对学科理论类课程进行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思政主题、思政内容的相似性等,将既有的学科课程进行横向联合的一种集群方法。
目标理念:统整式课程集群根据学科本质及内容的相似性,在同类学科不同课程之间进行整合。它在保持原有知识结构序列的同时,发挥同类学科思政主题相近的优势,将思政优势融为一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从初阶到高阶,强化认知、固化行为,实现综合素质螺旋式提升。
课程科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理论类课程统整式集群涉及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等,它以各课程的学科领域为基础,分为三个类别: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类、运动人体学科类、教师教育学科类等。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类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运动人体学科类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教师教育学科类包涵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口语、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课程。
实施思路:突出强调同一思政主题、不同思政形式来实施。统整式集群整合了具有相近思政元素的一类课程。课程思政素材的类别形式相较单一的课程会增多,经过统筹规划,将有着内在一致性的思政主题,运用多形式多素材进行教育,能一定程度地避免课程育人零碎、重复、浅显等问题。如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集群中,对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思政元素研究,发现这些课程的主题思政元素包涵了人文素养、自觉意识、时代精神等[28]。主题思政元素一旦确立便找到了思政融入点,在此基础上组织课程思政内容就会主题明确、方向清晰,节省了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
实施价值:由于课程科目不一样,隐含的思政素材有差别,课程思政便会经历不同内容与过程,学生从各门课程中汲取营养,在有着内在一致性和融通性的思政主题的多形式反复熏陶下,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广度、深度能得到拓展与增强,统整后的课程思政价值远超过单一的课程。
5.2 路径二:运动技术类课程“类属式”集群
集群形式:类属式集群是针对运动技术类课程进行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以田麦久先生的运动项群理论为依据,将运动技术类课程思政划分为体能、技能、技心能、技战能四大类属。
目标理念:类属式集群以项群为集合单位,同类项群在技术特征、技术品格、体育精神上所表现的特征具有相似性。分项群类属构架思政目标要求、内容方式,将体育学科育人优势、项群类属系统效应统合到教育实践中[29],使运动技术类课程思政主题集中、体系清晰。
课程科目: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类属化集群中体能主导,类包括田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技能主导包括基本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 、武术、跆拳道等;技心能主导类包括射击、射箭、高尔夫球等;技战能主导类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等。
实施思路:着力凸现不同思政主题、相同思政形式来实施。运动技术类课程本身在学理、知识序列上与其他学科课程就有较大的区别,且承载的课程思政资源丰富多样。若套用大一统的思政目标、内容及形式势必会影响思政效果。该集群各类属思政主题异质(不同项群所负载的育人价值有别),但“身心一体”的思政形式同质。如体能主导类课程中,马拉松所承载的育人价值是毅力、坚韧与征服;技能主导的项目中,体操则表现了精巧、和谐与美感;技心能主导类的课程中,射箭更多体现的则是精准、达远与力道;技战能主导的项目中,球类凸显了应变、智慧与配合……虽然思政主题不同,但思政形式都是以身体练习为载体,通过体认与体悟获得文化与素质的提升,在运动技术的习练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
实施价值:各类项群中所负载的精神、道德、规范是极佳的课程思政资源,以体育项群为单位进行集合,挖掘提取思政主题,适时巧妙地渗透到体育课堂中,能达到其他学科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5.3 路径三:专业实践类课程“焦点式”集群
集群形式:焦点式集群是针对专业实践类课程采取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以既有的某个或某些课程为焦点,集合有益于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联课程,形成纵向的课程思政培育体系。
目标理念:焦点式集群是由性质相关或相近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各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间关联紧密,实践环节或能力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焦点式”集群思政就是通过各类课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实现能力素养连环递进式提升。
课程科目: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中,焦点集群主要涉及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等实践类课程。其中社会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等;科研训练包括毕业论文与设计、学术活动等。
实施思路:着力体现相同思政主题、相同思政形式来实施。这种类型的课程群建设一方面注重特色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即学校结合教育部相关课程质量要求,丰富课程的某方面内容,形成育人特色;另一方面注重思政内容的串联递进,即先理清哪些思政内容需要深化,其焦点课程是哪门,再围绕焦点进行同类思政资源整合,进一步巩固升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焦点式”集群涉及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等三类别,各类别课程之间关系紧密,均呈连环式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集群化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找准焦点课程。有些需要以基础课程为焦点,而有些则需以核心课程为焦点。要依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行为形成的次第性来决定。譬如专业实践类课程宜以专业见习这一基础性课程为焦点,选取责任担当、育人情怀、合作交流等主要思政元素,通过后期的专业实习,体验、巩固与升华行为品格,实现连环递进式教育。
实施价值:课程思政中,以其中的一门课程为基础提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连贯、递进的能力素养培育,层层深入,发挥最大思政培养效益。
6 结语
集群化的课程思政,既体现了共性,又展现了个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理论类课程涉及不同知识领域、技能类课程分为不同项群、实践类的课程综合了不同的能力素质。针对每类学科知识领域、不同运动项群、综合素养能力进行分类实施,对提高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品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探究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归总了各集群形式、目标理念、课程科目,并针对关键问题“思政主题”“思政方式”提出了实施思路。其中学科理论类课程“统整式”集群突出强调“同一思政主题、不同思政形式”;运动技术类课程“类属式”集群着力凸现“不同思政主题、相同思政形式”;专业实践类课程“焦点式”集群着力体现“相同思政主题、相同思政形式”,搭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集群化建设理论及实践框架,创新课程思政的思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还需找准各类别课程思政的主线,挖掘各门课程思政元素、思政内涵、方法手段,使每门课程都担当起立德树人之职责,这是该研究后期尚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