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系统性保护: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要素探析①

2023-12-02闵晓蕾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6

关键词:手工艺要素生态

闵晓蕾 季 铁(湖南大学设计 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6)

从2003年UNESCO 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全球兴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非遗运动”,非遗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日益突显。[1]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十万余项,代表性传承人9 万余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资金超100 亿元,“系统性保护”已成为新时代非遗科学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话题和主流观念。[2]不仅对非遗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理解中国语境下的“系统性保护”?它是由哪些关键要素影响和构成的?面向未来的非遗新生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系统性保护”的时代解读

1.内涵意蕴与发展脉络

“系统性保护”是复杂性科学与系统性思维在非遗领域的创新应用,也是从较低的有序演化为较高的有序的过程,隐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实践意义。[3]它包括三个维度“要素构成、关系网络、功能目标”以及两个视角“静态结构表征、动态系统解构”,能够将多元要素整合为整体(holistic)、系统(systemic)和动态(procedural)的认知。[4]通过对我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历经“理念树立与论证(2004—2010)、实践探索与验证(2011—2017)、制度完善与强化(2018—2023)”三个阶段,现已形成政府主导、科技驱动、多元协同的非遗系统性保护制度体系(图1)。早在2004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就已出现“动态的持续性保护”的相关表述;后从2011年开始,通过非遗研培计划、非遗工坊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来探索系统性保护的实践方法;从2018年至今,从保障机制、知识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共同发力,已正式迈入系统性保护的新局面。2023年6月,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就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9800 多项宣传展示活动遍地生花,系统性保护理念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深化。

图1 我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制度与政策体系

在中国语境下,可以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层面来解读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内涵意蕴:在时间层面上,需以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非遗的过去和未来,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推动其不断进化和创新;在空间层面上,需对非遗本体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在组织层面上,则需协调非遗本体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非遗传承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融合。总体来看,我国非遗系统性保护政策体系不仅符合UNESCO 等国际组织的基本观点和价值导向,也为新时代非遗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2.生成逻辑与核心价值

非遗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复杂场域中,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的、历经千年演变而成的文化共同体,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5]其中,传统手工艺因其独特的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已成为产业转化和跨界合作的焦点。“见人、见物、见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传承理念与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统工艺工作站、“一村一品”“老字号嘉年华”等实践举措相结合,共同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手工艺系统性保护格局。我们需要认识到,“系统性保护”不是空穴来风,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土壤,也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整体性思想的丰厚滋养,与非遗手工艺的核心价值之间存在着逻辑和历史层面的内在统一性。[6]

非遗手工艺本体所蕴含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是系统性保护的逻辑起点,所以,探索其文化生态的要素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理论创新性地将生态学原理与文化研究相融合,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动态平衡关系,具有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张力。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 Taylor)在1871年提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7]1995年,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在“文化整体论”中提到“人文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8]1996年,潘鲁生在《民艺学论纲》里提出“民艺研究是作为整体的动态过程的研究”;[9]2004年,日本“大和宣言”(Yamato Declaration)强调非遗社区的关联要素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文化系统;同年,UNESCO 提出的“非洲区域计划”(Africa Regional Program)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强化整体观(holistic approach),提出遗产的管理必须适用于特定的“生态文化区域”(eco-cultural area)。可见,文化生态是由构成文化系统的所有内在、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对于增强非遗手工艺的活态生命力与动态延续性意义重大。[10]

3.复杂问题与争议焦点

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手工艺是更加脆弱和多变的,因为它的生存取决于其参与主体、传承空间、生产条件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或关系的断裂都会导致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1]正如朝戈金先生所说:“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UNESCO 也指出: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与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非遗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应将其与相关社区和环境更密切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许多非遗手工艺仍被“圈养”在与世隔绝的“温室”里,崭新地困在玻璃罩中。[12]屏蔽了社会转型中的各种变化因素,脱离了其原有“在场”和“在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导致其面临着“乌托邦或消亡”(Utopia or Oblivion)的困境。[13]这种文化生态的割裂以及元素间不稳定的跳动关系产生了各类“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s),包括表现形式僵化、价值观念落后、主体关系断裂等,从而引发了公众对于手工艺未来发展的普遍焦虑。[14]

要素构成问题是挖掘文化“结构性特征”的认知基础,也是“系统性保护”的基础架构和底层需求。然而,目前学界针对该问题尚未形成清晰的结构性认知框架,存在着观点不聚焦、要素不明确、分布不平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尤其是随着文化商品化与再生产的普及,非遗手工艺的文化生态要素会随着其环境改变而发生重组,激活生态系统内部的链式反应,以适应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若不能精准定义其文化生态中的“点”,则无法由点及面、由面构体,从而进一步厘清不同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功能特性和发展趋势。

二、要素聚类分析与层次建构

1.非遗手工艺的生态视域

美国人类学家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提出:“文化是流动的……它按结构性特征分布于不同地区的群体中。”在生态价值观中,应从“历史与当代、地域与全球、物质与非物质”的多维视域来审视非遗手工艺,寻找一种在保持文化基因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变迁的动态结构,才能将其从“圈养”中解放出来,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之中。

以Web of Science、Scopus、CNKI 知网数据库为检索来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近20年来,有关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与“系统性保护”的研究热度逐年增高,并快速拓展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交叉领域。唐家路(2006)从“生态环境、生活形态、时空系统、精神文化形态”等方面建构了“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15]森文(2017)提出的“文化生态观”为拓宽非遗的研究视野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思路;[16]陈岸瑛(2022)则从艺术学视域出发,对非遗整体性保护进行了理论分析。[17]此外,基于文化资源管理(CRM)、生态系统服务(ESS)、地域文化基因(LCG)等视角,通过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价法(FEM)等方法,从影响因素分析、评价体系建构、基因解码识别、文化符号提取等方面,众多学者构建了多维弹性的生态要素模型,并针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艺术博物馆、传统手工艺村落等案例进行了基于指标权重值的量化评估。整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于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溯源、时代价值、方法路径等方面,可以从“本体—环境—反思”三个层次来建构非遗手工艺的生态视域(表1)。

表1 非遗手工艺的生态视域

2.多要素聚类的树图分析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是一种将多维要素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方法,根据相似性指标合并集群,以形成凝聚型(agglomerative)或分裂型(divisive)的树形结构,并通过“系统树图”(Dendrogram)的方式对多要素聚类过程和结果进行视觉呈现。该方法常被运用于生物学、图像处理和网络分析等领域,但近年来也已在文化遗产领域进行了初步应用。例如,OCLC 信息服务机构与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 合作开发了一种可拓展的聚类算法,针对Europeana 数据库中的海量文化遗产数据,进行自动查找语义聚类和解构分层,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18]基于对以上文献梳理结果的定性分析,结合关键词共现的定量分析,可以对非遗文化生态的要素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聚类归纳(图2),初步形成由“两层次”与“八要素”所构成的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其中,本体层的内生要素(Endogenous Factors)是指由系统自身运作或内在机制所决定的因素;环境层的外生要素(Exogenous Factors)是指由系统外部环境带来的可变因素。内生与外生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行为特征和演变路径。

图2 非遗文化生态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三、手工艺文化生态要素解析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社会调查与田野调研所获取的一手信息更为重要。我国非遗手工艺大多扎根于乡土,所以本研究依托于从2009年开始开展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通过问卷调研、非结构化访谈、口述史研究、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深入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针对三江侗族剪纸、通道侗族织锦、隆回花瑶挑花、迪庆雕版印刷、滩头木版年画等50 余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变迁、传承现状、运营业态等进行深入调研,挖掘不同文化生态的共性与特性,凝练并建构出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要素体系的关系网络。

1.内生本体层的文化生态要素

(1)主体:多元主体与协作机制

主体要素包括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各类参与主体及其协作关系,是保护、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力量,也是文化生态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手工艺保护理念的广泛传播,参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承人、政府、企业、高校、机构和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度逐渐升高。[19]若是参考生物学中自然生态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可以将非遗主体划分为三个类别:“生产者”是指传承和保护主体,包括传承人、政府机构、文博机构等;“消费者”是指衍生产品或服务的受众群体,包括民众、民间团体、市场主体等;“分解者”是指非遗的创新转化群体,包括高校、设计师、企业等。例如,我国从2015年开始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提高了非遗保护主体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了能够激发不同主体的文化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的协作机制,不仅是确保非遗存续力的关键所在,也对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20]

(2)技术:生产方式与科技应用

技术要素包括技艺、技能和科技等,是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影响着各要素的组织关系与交互模式。人类文明的界定是以文化技术为参考值的,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手工艺保护的发展路径。所以,分析技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研究文化生态的重点所在。[21]近年来,技术与文化、艺术和社会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在这个“文化杂糅”的过程中,技术变革所导致的社会结构中多元化的“创新维度”与“社会需求”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构手工艺“设计—生产—消费—传播”的各个环节。通过数智技术的参与,人类的手工技能得到大大延伸,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工业智能生产相结合,不仅表达出手工艺的美学价值和形态特征,更是能够适应现代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在材料工艺、内容载体、资源分配、业态融合、场景体验等方面迸发出全新的活力。例如,“探元计划2023”将AIGC、数字孪生、感知交互等创新技术群与非遗等传统文化应用场景相结合,孵化出丰富的文化科技融合新模式。

(3)表征:文化形态与社会功能

表征要素是指文化的符号体系和表现载体,包括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关键创新要素。“文化功能主义”(Culture Functionalism)以树枝的形态转化为例,说明文化形态的转变会影响其社会功能,[22]而社会功能的变化也会将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文化表现形式剔除,重塑不同时代下的文化形态及其与场景的互动关系。[23]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作为将非遗价值进行“表达”的过程,表征要素无疑是最具创新表现力的部分,其中离不开创意设计的参与。设计能够跨越语言、地域和媒介的差异,有效提取非遗手工艺的文化基因和地域特色,以功能与形式的融合来打造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表征形态,从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向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化,推动文化消费产业链与传播矩阵的全面转型升级。目前全球已涌现出丰富的创新案例,包括美国艺术家莉亚·库克(Lia Cook)设计的数码编织艺术装置作品、河南博物院以“动态文创”理念打造的“考古盲盒”系列产品、米哈游推出的非遗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等。

(4)空间:生态环境与文化空间

空间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场景、生态环境、活动场域、地方社区等,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基础要素。文化是根据地理空间来进行分布的,空间环境的改变会对文化本体产生巨大影响,手工艺只有在相对完整和系统的文化空间中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4]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s)的概念自从1974年被提出之后,在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25]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侗族织锦为例,在社会转型的驱动下,其文化空间的演变呈现出“生活场景—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艺术展演—国际展览—数字平台”的发展路径,创新空间形式不断涌现,推动了传统侗锦与产业发展和国际传播的需求对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从乡村社区到城市社区、从现实社区到虚拟社区的拓展使得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实现了结构性的转型升级,数字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创意社交平台等虚拟社区与场景营造、情境重塑、互动体验、社区服务等方法相融合,大大推动了非遗手工艺的活态创新。

2.外生环境层的文化生态要素

(1)政治:政策导向与制度法规

政治要素包括法律法规、制度条例、路线方针等,对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与支撑作用,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的主导因素。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发布了各类协定、公约、法条、指南和宣言,形成了一套相互关联、互为增补的保护机制。日本早在1950年设立了《文化财保护法》,系统地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规定,影响斐然。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涵盖了各类非遗传承人、代表作、示范基地等的申报、评定、管理、评估等工作,是我国文化法治史的里程碑。[26]经过多年积累,各级政府通过名录建设、资源普查、税费减免、人才培养、项目扶持、活动组织、经费支持、教育普及、交流合作、成效评估等多元化的举措,直接影响了非遗手工艺的发展方向、保护模式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使得与其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2)产业:市场需求与业态融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产业应用是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有机融合的重要渠道,也是激活非遗手工艺内生动力与衍生活力的关键要素。在“生产性保护”机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市场对于高质量的文化内容供给、高品质的文化创意产品、强交互的文化体验场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虽然我国非遗产业化发展迅速,非遗与文创、旅游、农业、研学、电商等业态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出现了“敦煌诗巾”“只此青绿”“水下洛神”等爆款产品,但是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品牌塑造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不完整等问题。手工艺的产业化需守住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底线,精准挖掘社会转型不同阶段和群体的市场需求,通过适度的创意设计来赋予其以全新的生命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服务:管理机制与人才培养

服务要素包括协调机制、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成效评估、行业标准等,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持续维系与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要素,对于发挥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平衡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功能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各国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致力于打造有利于非遗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以法国为例,通过设立文化遗产局、推行文化遗产日、规划文化遗产“大环线”等举措,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2022年2月,国务院调整完善了《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集结文旅部、教育部、科技部等20 余个部门,构建多方联动的协同机制,大大提升了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然而,我国现阶段在市场准入机制、价值评估体系、供给结构优化、要素集聚效应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亟须建立起协调的发展平台与生态环境。

(4)资本:金融服务与商业模式

资本要素包括金融服务、市场运作和商业模式等,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体系中不容忽视的赋能要素。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混合场域中,针对文化资本的投融资产品与服务只增不减,有力赋能手工艺文化资源向文旅项目、商业街区、文创产品、影视娱乐等产业的转化。英国于1994年设立了“文化遗产彩票基金”(the Heritage Lottery Fund),迄今共募集资金88 亿英镑,支持了全球51000 余个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也维护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独立性和中立性。[27]近年来,国内非遗投融资的热点事件频出。2016年,深圳文交所“非遗专板”上线,以投资价值梯度规律为基础,正式启动非遗产业股权交易,通过现货交易、产权交易、消费众筹等形式,为全国非遗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和孵化支持,探索“非遗+产业+金融”的创新模式。

3.要素耦合关系与演变路径

(1)内生本体层的要素关系

内生本体层的“主体、空间、技术、表征”四要素是属于非遗手工艺本体内部的、构成了其独特性质的、具有独立内源性的基本要素,由文化供给端的多元要素所支撑,决定了非遗手工艺的本体属性、内生动力和发展路径。其中,参与主体和协作机制是核心主导,其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其他要素的不同配置和组合方式;生产方式和科技应用是驱动力量,直接重构了非遗的文化形态、社会功能和传播效率;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是基础条件,为其它要素提供了材料、场景和载体等基本要素;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则是创新渠道,通过多元化的呈现与交互方式来承载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表达。

(2)外生环境层的要素关系

外生环境层的“政治、产业、服务、资本”四要素是与非遗手工艺存续紧密相关的环境要素,也是影响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演变的外部要素,服务于文化消费端的转化应用。其中,制度法规与政策导向作为宏观战略,决定了其它要素的方向和目标,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产业层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通过业态融合推动非遗本体各个要素的整合创新,拓展其应用场景和组织机制,激活非遗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金融服务与商业模式则为各个要素提供了生产要素,赋能公共文化事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管理机制与人才培养则是保障和服务以上要素交互和发挥作用的基础所在。

(3)跨层次交互的系统特征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强化要素耦合协同、构建系统循环机制是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遵循系统的整体观,将分散而独立的要素进行聚合和关联,可以建构一个动态循环的“耦合性整体”(图3)。在这个复杂系统中,八个要素之间相互适应、促进和融合,实现了文化本体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要素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和层级之间和循环交互关系同时存在,并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持续地进行秩序重组、更新和迭代。根据非遗手工艺本体属性、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的差异,要素的权重、配比和组合也有所区分,对于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存在异质性。[28]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促进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而系统本身的运行又能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组合,只有要素之间的深度耦合和协同增效才能形成合力,构成立体多维、双向互动、动态平衡的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系统。

图3 非遗文化生态的要素体系

四、数智时代的非遗创新生态

迈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数字文明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文化的内涵与逻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遗手工艺的数字转向成为学界和业界的主流趋势和热门话题。在“手工生产生态—工业转化生态—数字智能生态”的共生生态中,数字工匠、文化创客、感知融合、AIGC 等新趋势重塑了“非遗创新生态”的发展方向和进化空间,非遗手工艺的适应与演变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29]通过新元素、新方法和新视角的扩充和重组来推动非遗的价值进化和融合共生,在新时代下呈现出新特点。

2023年6月至9月,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成功举行。依托于“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针对织造技艺、陶瓷技艺、木雕石刻,来自17 个省份的30 位学员完成了18 件高质量的设计作品,涉及工艺美术、智能生成设计、计算机视觉、智能交互技术等跨学科领域,并面向省内重点工艺美术项目与场馆开展应用示范。课程的第一部分为传统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与数字重建。团队走访调研了湖南博物院、湘绣博物馆、铜官窑博物馆、醴陵陶瓷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与侗锦非遗传承人粟田梅、凤凰纸扎传承人聂大勇等民间手艺人代表深度对话,完成了大量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工作。课程第二部分为传统工艺美术的数字互动体验设计。基于新媒体艺术叙事、多模态交互体验等设计方法,输出线上线下混合的数字文化互动体验。项目组开展了文物数字化采集、大数据平台建设、智能生成应用、互动影像创作、艺术装置与体验设计等创作实践,完成了马口窑器型及装饰的现代化设计、庄浪县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建设、东阳木雕大数据平台、侗族剪纸影像交互体验、耀州窑黑釉瓷肌理提取与智能生成等作品。

其中,“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及数字化演绎”作品基于长期采集积累的花瑶挑花图案纹样资源,建立挑花图形训练集,使用Control Net 插件获得参考图的深度图、线框图和骨骼图,并进行花瑶挑花风格的微调模型训练。在此基础上,基于机器学习模型Stable Diffusion Web UI,随机生成挑花基本单元符号特征的风格图案,包括龙、凤、虎等花瑶地区典型意象图案,并通过交互装置与参与者建立连接,使其可通过手势切换的交互形式来深度体验非遗数字化的魅力,以拓展非遗的人工智能生成的更多可能性。

通过与传统花瑶挑花纹样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数智技术和创意设计的驱动下,其文化生态及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本体层面,多元主体的参与使得其受众群体变得更为广泛,创新科技的应用重塑了其文化形态、媒介载体与文化空间,赋予了花瑶挑花以教育展示、交互体验、数字传播的功能可能性。而在环境层面,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大大拓宽了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文化产业融合的渠道和路径,通过高质量内容供给来满足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需求。总体来看,通过构建涵盖资源采集、管理、创作、生产、传播、版权保护等全链路的非遗数字文化生态创新体系,能够从“数据采集与关联整合—智能转化与创意再生—交互体验与场景融合”三个层面激活传统工艺的数字之美,放大时代价值,推动文化创新的潜能与活力。

图4 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及数字化演绎

结语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不断地进行重构、演进和发展,始终处于复杂交织和动态平衡的变化过程中。面向系统性保护,探索构建价值导向明确、要素构成完整、组织关系清晰的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虽然本研究难以改变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模糊而纠缠的现状,更不能挽留传承人的离世和消亡,但是敢于做新的尝试,表达新生代群体对于非遗传承和创新的判断和思考,我们相信是历史的担当,也是时代的使命。

图片来源:

图1-图3 作者自绘。

图4 熊巍、袁晓婧设计作品《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及数字化演绎》。

猜你喜欢

手工艺要素生态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生态养生”娱晚年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