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以北京市学分银行为例

2023-12-01杨毅男孙月亚国兆亮邹璐悦中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非学历分中心学分

杨毅男 孙月亚 国兆亮 邹璐 悦中原

(1.北京开放大学,北京,100081;2.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100096)

学分银行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的机理、功能以及特点,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存储、认定和转换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国内各省市纷纷依托开放大学稳步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学分银行数量逐年上升,业已建立40余家[1]。基于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调查显示:40%的学分银行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40%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存入的数目已经超过了10万条[2]。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省市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取得了一定实效[3]。

学分银行面向在读学生以及全体市民开展学习成果的储存、认定和转换等业务。由于学分银行目标用户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仅仅依靠省级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来完成庞大的业务几乎是不可能的[4]。有研究表明,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5-6],与学分银行功能发挥密不可分[7]。本文旨在厘清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分析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北京市学分银行试点业务实践项目为案例,探寻推进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其他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实现学分银行功能的机构和组织,服务于特定范围内的特定人群,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储存、认定和转换的需求,同时承担着学分银行的宣传推广等其他职能。就目前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主要由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总行)、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分行)、成员单位及受理点等机构组成。单纯依靠省级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是不足以承载全省学习者的开户、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因此需要设立市级、区级、学校以及行业、企业的学分银行分支机构来承担具体学分银行服务学习者的各项职能。

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总行)主要负责制度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特别是要负责制定学分银行学习成果储存、认定和转换相关指导意见、学分银行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委员会章程等工作。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分行)、成员单位及受理点等机构主要是完成学分银行赋予的各项职责,直接服务于具体辖区内的学习者开展学习成果储存、认定和转换业务,探索机构内部之间和与外部之间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可能。此外,学分银行服务体系还承担宣传推广以及衍生出来的其他相关业务职能。可以看出,作为具体实现学分银行功能的机构,服务体系在学分银行的建设以及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国各省市学分银行都认识到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服务体系业务成效不够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分银行的发展。

(一)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主动性不高

在实践中,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在学分认定和转换、宣传推广等工作中普遍存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对于学分银行的认识不够深刻,未能充分认识到服务体系对于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另一方面是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大多属于兼职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而是仅仅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二)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专业性不足

专业性不足是目前制约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工作人员队伍缺乏专业性,一方面原因是严重缺乏专业培训,服务体系除了组织工作人员参与省级统一开展的培训活动外,很少自主开展人员的学习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原因是服务体系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服务体系内部组织架构的更换,伴随着工作人员的岗位调整,频繁地更换工作人员会严重阻碍服务体系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三)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是当前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而非行政隶属关系,各管理分中心和联盟单位基本都是地区事业单位,由于行政管理以及经费等方面制约,目前尚未形成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导致省级管理中心的工作比较被动,业务推进力度不够。

三、北京市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学分银行于2019年底挂牌成立,2020年开展了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等基础建设,构建了由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管理分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组成的服务体系。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依托北京开放大学设立,18家管理分中心主要依托开放大学各区分校设立,实现了市级行政区域的全覆盖;同时,依托在京高校、市级职业院校和技师学院,建立了首批19家联盟成员单位。

2021年是北京市学分银行正式开展业务探索的第一年。针对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中心”)面向服务体系开展试点业务实践项目,探索以项目制的方式来推动服务体系开展业务实践。服务体系围绕学分认定与转换,特别是学分认定与转换方案、学习成果存储与转换业务,结合本区域和单位的特点申报北京市学分银行业务试点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在项目的申报、立项、执行和验收评优过程中,市中心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调研走访、中期检查汇报以及座谈交流的方式推进项目的执行,并确保项目的完成。通过试点业务实践项目的探索,服务体系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老年教育以及职业院校书证融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体系的管理运行、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分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在业务类别、服务对象上面存在差异,分中心主要开展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为主的非学历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主要开展以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根据服务体系在试点工作中的实践情况,以下分别以分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两种类型的实践模式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分中心型实践探索模式

1.项目探索范围

根据本次分中心的实践情况来看,所有分中心业务均涉及非学历教育领域,其中36%的分中心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范围开展探索,64%的分中心只在非学历教育范围开展业务探索。82%的分中心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领域的探索,18%的分中心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领域开展探索。分中心主要是依托开放大学分校而设立,鉴于本次试点工作中分中心业务探索集中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领域,以下将主要针对此范畴内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2.项目实施过程

分中心在项目实施中,主要开展了需求的调研、组织架构的搭建、学习成果存储和认定标准的制定、学习成果的储存、学习成果的转换、宣传推广以及研讨学习等工作(图1)。

图1 分中心学分银行工作实践情况

(1)搭建组织架构。分中心充分认识到学分银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3%的分中心以本次实践项目为重要契机,搭建了组织架构,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等方式建立分中心的工作体系,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为学分银行业务在分中心的落地落实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制定认定标准和转换方案。认定标准和转换方案的制定是学分银行工作实践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此次实践,91%的分中心围绕试点范围制定了学习成果存储和认定标准,并完成了成果的存储;45%的分中心制定了转换方案,但其中仅有18%的分中心实现了成果的转换。因非学历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部分分中心认定的类别、等级、学时和学分存在差异性,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是按照各分中心的特点来制定各自的认定标准。由于分中心主要业务范围集中在非学历教育领域,所以在转换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上占比比较小。

(3)完成成果储存。此次试点学习成果的储存是按照认定的标准,通过北京市学分银行平台,将学习成果进行存储和累积的过程。目前平台可以实现批量导入和单笔导入学习成果,对于大批量数据推荐以批量导入的形式进行数据储存。成果储存后需提交审核,分中心对数据审核后即完成成果的储存。通过此次实践,91%的分中心完成了学习成果的存储和累积。

(4)实现成果转换。从成果转换的数据上看,成功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转换的工作在分中心业务实践中占比很小,绝大一部分实践工作是完成学习成果的储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服务对象对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转换成学历教育成果需求不高的现状,可以在激励的措施和方法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5)开展宣传推广。针对学分银行认知度不高的问题,45%的分中心以专题讲座、播放宣传视频、现场解答等方式为服务对象开展学分银行知识的普及,加深大众对于学分银行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学分银行的知晓度。

(6)需求调研。为了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现状,54%的分中心以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服务对象开展以需求、意愿、意见和建议等内容为主的调研和分析,为学分银行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7)研讨学习。在整个实践过程中,82%的分中心以实地调研、研讨交流、专家指导、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等方式开展调研、交流和学习,加深分中心对学分银行业务的了解,推动实践项目的实施,加强分中心业务的交流,促进业务的共同进步。

3.分中心的工作流程

分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可以形成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分中心工作模式。该模式以分中心领导牵头成立工作组的形式搭建分中心组织架构,制定标准和方案,在完成学习成果储存的基础上,探索更多转换的方式和措施。同时在整个项目实施中,以宣传推广、需求调研、研讨学习三大工作内容进一步支撑工作实践,为分中心在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范围内进行探索和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联盟成员型实践探索模式

1.项目探索范围

根据联盟成员单位的实践情况来看,各单位均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范围开展探索。参与实践的联盟成员单位有89%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探索,11%的联盟成员在成人教育领域开展探索。其中,在职业教育范围开展探索的均涉及到1+X证书的认定和转换。参与本次试点工作的单位89%为职业院校,以下将主要针职业教育范畴内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2.项目实施过程

联盟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开展的工作内容与分中心的基本一致(图2)。

图2 联盟成员单位学分银行工作实践情况

(1)搭建组织架构。通过试点工作,有67%的联盟成员单位搭建了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了院校学分银行的工作方向,制定了管理办法,成立了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等。

(2)制定认定标准和转换方案。对于认定标准和转换方案的制定这一重要环节,100%的联盟成员单位围绕试点范围制定了学习成果认定的标准和转换方案。其中,78%的联盟成员单位完成了学习成果的存储,67%的联盟成员单位实现了成果的转换。结合数据及案例实际情况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制定的认定和转换方案主要围绕校内学历教育课程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包括X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竞赛、经历等)开展,主要为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由于联盟成员单位都是具有办学自主权的院校,业务范围集中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所以在转换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上较分中心成效更为显著。

(3)完成成果储存和转换。按照院校制定的标准,78%的联盟成员单位完成了学习成果的存储和累积,67%的联盟成员单位能够实现成果的转换。相较于分中心的数据,联盟成员单位在实践探索中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转换。考虑到院校的差异性和自主性,未来联盟成员单位将可以在非学历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范围、标准以及途径等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4)其他。联盟成员单位同分中心目标一致,积极开展宣传推广、需求调研以及研讨学习等活动,为推动学分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联盟成员单位的工作流程

从联盟成员单位的实践和效果来看,初步可以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工作模式。该模式中,院校领导牵头成立校级、院级工作组,搭建组织架构,在制定认定和转换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多的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转换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该模式与分中心模式一致,以宣传推广、需求调研、研讨学习三大工作内容进一步支撑工作实践,为联盟成员单位探索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实践探索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服务体系在学分银行的管理运行、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通过项目的实施,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和运营。项目单位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校级学分银行建设方案、校级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以及相关专业的学习成果转换方案等规章制度。此外,在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单位通过业务实践、专家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

(2)服务体系在学习成果认定标准与转换方案的制定与探索方面形成了一定创新成果。分中心主要是在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领域,按照各区的实际情况开展课程的认证,有的制定了课程认定的标准,对认定的范围、课程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对开展的非学历教育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教育进行学时、学分的规定,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累积。联盟成员单位主要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行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和转换方案的制定,制定X证书与学历课程之间的转换规则目录,对X证书所能转换的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进行了详细的对应,按照此标准对学生获得的成果进行认定和转换。

(3)服务体系在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积极开展学分认定与转换的实践,在开户数、成果数、转换目录以及转换数的实际业务成果上实现突破。从结题的情况来看(如表1),项目单位全部实现了开户数据的突破,85%的项目单位完成学习成果的存储。在转换数据方面,分中心仅有18.18%的项目单位能够制定转换目录和实现转换,而联盟成员单位则能够达到66.67%,远高于分中心的数据,其原因是联盟成员单位和分中心在业务范围上存在的差异。

表1 2021 年北京市学分银行试点业务实践项目成果

(二)经验

(1)充分发挥市中心的统筹协调和引领指导作用,提高服务体系的专业程度。试点项目立足服务体系工作实际,通过专家讲座、调研走访、座谈交流以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服务体系人员在调查研究、平台管理、业务实践、支持服务以及探索创新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服务体系的专业程度。

(2)通过荣誉奖励和专项经费奖励的方式,充分调动服务体系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中心充分认识到服务体系在业务开展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设置评优奖励方案,评选出不同等级的表彰对象,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体系单位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充分激发了服务体系开展业务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服务体系的职能和作用。

(3)明确不同单位的业务需求,区分两种模式的探索方向。北京市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包括分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分中心主要业务范围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主要服务对象为市民。联盟成员单位主要业务范围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针对不同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两类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学分银行的业务方向和工作模式,分中心主要开展学习成果的存储和认定;联盟成员单位主要开展学习成果的储存、认定和转换,与1+X证书制度试点协同推进。通过项目实施,两种模式积极对应服务体系单位的实际需求,明确了业务探索的方向。

五、结语

北京市学分银行通过项目制的方式尝试开展业务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通过组织服务体系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社区教育等领域开展的实践探索,激发了服务体系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服务体系的业务实践,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学分银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但是,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对于分中心来说,目前业务局限在本单位内,覆盖范围较小,缺少与区域内其他单位的合作。今后应拓宽服务面,加强对外联络,主动服务区域内单位和市民的学习成果存储、认定与转换。对于联盟成员单位来说,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融合的深度不够。一方面需要深入探索学校内部学历与非学历之间的转换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另一方面应拓展与外部单位的合作,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习成果转换的实践。

猜你喜欢

非学历分中心学分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分中心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分中心
RCEP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网络配置探析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