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2023-12-01王森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通化县村级集体经济

王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时代新征程,通化县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抓实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农村。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进行调研,并梳理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做法

自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通化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安排和部署要求,不断丰富制度举措,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做好顶层设计,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46个县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通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研究出台《通化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实训铸魂、干部队伍质量提升、村级组织固本强基、帮扶助力示范引领、智汇乡村人才兴业、乡村治理赋能增效“六大工程”。出台县级领导、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包保乡村振兴责任制及考评办法。制发《通化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七个活动”方案》,通过开展组织创优、集体经济增效、治理提质、金融助力等活动,以擂台比武的形式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加快振兴。

强化组织担当,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支部。通化县充分发挥县委“龙头”作用,推动人财物权等资源要素下沉,为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添砖加瓦”。加快推进乡村新时代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1+7”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通过探索区域化党建联盟,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村党支部联建共建,促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持续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行动,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赛马”机制,将乡、村两级书记全部列为“赛马”对象,对连续排名靠后的村党组织书记予以处理,对后进村较多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提醒谈话,激励“头雁竞飞”。

建强骨干体系,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通化县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的年龄、学历、经历结构,借助“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以及将退伍复员军人、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方式打造有战斗力的乡村“带头人”队伍。开展全县“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做贡献”活动,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建设人才高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突出兴业共富,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通化县突出产业兴旺,夯实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通过引导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探索成立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专班,在保证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和组成人员不变的情况下,重新组建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推进专班,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部长任副组长,全县涉农部门、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协同参与,从研究项目谋划、制度完善、政策供给及运营管理等工作入手,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作。工作专班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重点突出形成集群效应。同时,县委组织部联合县纪委监委、县农经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县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县各行政村开展资源资产摸底调查和村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督导检查,借助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把属于村集体的“三资”清回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围绕“三治”融合,启动乡村振兴“强引擎”。坚持以更优的服务、更细的治理、更透明的举措,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尝试高标准建设数字乡村,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每年开展一次村干部联审联查全覆盖,会同纪委监委、民政、公检法司等部门,对现任村“两委”干部进行县级资格审查。结合“乡村振兴·治理提质”活动,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协商,完善村规民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依托“乡村振兴·为民服务”活动,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实事项目台账,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努力,通化县顺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黨建促乡村振兴逐步取得成效。

新阶段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县184个包保部门和企业,通过项目扶持或物资投入等形式,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2023年各乡镇已开展党建联盟活动30余次,有力带动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结合“擂台比武·书记争锋”活动,以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为主要指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承诺践诺活动,梳理村书记承诺清单1500余条。深入推进“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建立网格党支部152个、党小组572个,在“邻里守望、结对共治”活动中,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同时,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做事、有场地议事。

新理念打造基层党员干部高素质队伍。全面落实“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推荐90余名基层干部人才到省内高职院校就读。在扩大村级后备干部范围后,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304名。借助成立“吉林大学通化县技术服务中心”之机,积极对接高校人才参与乡村振兴,联合通化师范学院举办村干部第一期培训班,邀请高校教授讲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态村整体运营等内容,并对制约乡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实现高校、乡村“结对联姻”。开展通化县籍域外人才回引,共有6名人才回到乡镇参加工作。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招录24名大学生到基层一线服务。以镇村为主体,整合“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资源,建立“乡土人才库”。推荐2名乡土实用型专家、4名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成功入选市级人才项目。开展吉林省首批乡村人才评审工作,评聘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30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积极推行“人才变村官”“人才进专业合作社”计划,探索对外公开选聘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致富能人到村工作,参与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依托县农广校、县农业农村局、通化师范学院、聚鑫双创园等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现代农民培训体系。

新思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效能提升。年初以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推进专班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深入实地调研产业项目10次,解决县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20余个。全县大力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的党建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方式,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增效”活动,坚持协同发展,协调县农经局,全面调度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将增收不明显、增幅较小、增速缓慢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重新规划立项,共重新规划项目110余个。为充分利用政策支持,集中连片推进产业规模化,打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样板”,工作专班搭建“大鹅养殖、食用菌、中药材、朝鲜族特色食品、乡村旅游”5大产业平台。其中,大鹅养殖项目已在5个乡镇、7个村实施,项目由村支部负责经营,6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55.6万元。依托“乡村振兴·金融助力”活动,专班积极对接县农业银行,银行采取股权质押、合同授信等方式,为村支部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目前已有3个村获批低息贷款30万元,全部用于集体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管理。自2021年以来,全县依托省产权交易平台,累计收回、规范管理土地3053.45亩,林地2189.19亩,水域112.97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2199.3万元。

新格局构建基层治理高水平服务。以兴林镇为试点,通过搭建党建云平台、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数字乡村平台、通化商盟平台、智慧大喇叭等五大板块,全力赋能和支撑乡村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探索乡村智治、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率。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村干部队伍,2022年县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县711名村“两委”干部自换届以来违法、违纪情况逐个进行审核把关。依托“乡村振兴·组织创优”活动,开展届中分析调研工作,结合主题教育活动,警示、处理一批“躺平式”乡村干部。持续开展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采取遍访排查和组织研判等方式,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党组织进行了“地毯式”“拉网式”排查,“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开展“八个一”活动,逐个销号、逐年提升。

三、经验启示

通化县在抓党建、强基础等方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了新经验,获得了启示。

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乡村要振兴,首先要有一支强而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只有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振兴基础的关键环节,集体经济收入上来了,基层党组织在凝聚基层群众、服务基层群众过程中才能更有力。

基层稳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只有打造稳如磐石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拥有现代化的基层治理能力,才能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实施。(作者单位:中共通化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永年

猜你喜欢

通化县村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打造六种模式 转变农业粗放式发展方式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吉林省通化县羊砬子沟花岗岩饰面石材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