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免疫平衡的影响
2023-12-01唐爱华倪家宝
唐爱华 倪家宝 陈 云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南京 2113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于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释放出由IgE介导的炎症介质、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鼻黏膜炎性反应性疾病,其病情加重时可引起咽炎、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西医治疗AR主要采用远离变应原、免疫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虽可迅速控制炎性反应,控制患者病情,但易复发[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新途径,研究显示中药汤剂已在AR患者中广泛应用[3]。AR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病变在鼻,病位在肺,与脾密切相关,AR由于肺脾两虚、正气不足、风邪入侵所致,以健脾补肺、补气固表、祛风通窍为治疗原则[4]。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通窍、健脾固表的功效,主要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子宫脱垂等疾病[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补中益气汤与布地奈德喷鼻剂联合治疗AR患者60例,并与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60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2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8±11.13)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75±0.46)年。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3岁,平均(42.68±10.43)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64±0.3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AR相关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7]中“鼻鼽”肺气虚寒型辨证标准:主症:鼻窍奇痒,频繁喷嚏,大量流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次症:恶风怕冷,易感冒,遇冷风易发作,反复不愈,面色发白,或有自汗,音低气短,懒言倦怠。脉虚弱,舌淡红,苔薄白。
1.2.3 纳入标准 均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4 排除标准 合并急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及哮喘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或功能不全者;近4周内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者;伴有精神性疾病或全身传染性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或汤剂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4)治疗,每侧鼻孔喷2喷,每日2次。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酌情减至每侧鼻孔喷1喷。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中益气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辛夷、白术、炙甘草各15 g,陈皮、当归、生姜、山药各10 g,柴胡、升麻各6 g。痰稀咳喘者加杏仁、半夏各10 g;颈项疼痛、恶风出汗者加葛根30 g、桂枝10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鼻部症状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2组患者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分为正常、轻度(症状轻微但可接受)、中度(症状明显但可忍受)、重度(症状难以忍受),根据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记为0、1、2、3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8]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鼻部症状(4项)、眼部症状(4项)、非鼻/眼症状(7项)、实际问题(3项)、睡眠(3项)、日常活动(3项)、情感(4项)7个方面,共28项内容,每项分值范围为0~6分,总得分为0~168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3 Th1/Th2免疫平衡 2组治疗前后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8水平,操作由专人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4 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痛、鼻出血、鼻腔干燥、乏力、恶心呕吐等。
1.5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鼻黏膜水肿、充血得到控制或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鼻黏膜水肿、充血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9]。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各项鼻部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RQLQ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Th1/Th2免疫平衡比较 2组治疗后INF-γ、IL-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IL-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Th1/Th2免疫平衡比较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48/6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AR是临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紊乱有关[1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AR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11]。目前治疗AR的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类、H1受体拮抗剂等,其中布地奈德喷鼻剂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但停药后易复发,应用有局限性[12]。因此,临床应积极探寻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AR以脾肺气虚、卫表不固、风邪侵袭为主要病机,由于脾虚失于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肺久病而致虚损,风寒侵袭,聚于鼻窍,正邪相冲,津液外泄则引发疾病,故治疗应以补气固表,健脾补肺,祛风通窍为主[13]。补中益气汤中黄芪为君药,升阳益气,补中固表。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辛夷疏通鼻窍,固表散寒;炙甘草温和补中,补脾益气,以上共为臣药,助黄芪益气固表之功效。当归补血滋阴,与黄芪、党参共同发挥补气养血之效;陈皮理气宽中,健脾燥湿;山药生津益肺,补肾宁心;生姜益肺散寒,发汗解表,以上共为佐药,发挥敛肺滋阴、补肺温阳之效。升麻升阳散寒,发汗解表;柴胡益肺平喘,升阳补气,二者共为使药,发挥健脾益气之效,炙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升阳温肺之功效[14-1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辛夷可加快鼻腔黏膜分泌物吸收,具有抗过敏、抗多巴胺的功效[16];白术中的挥发油、内脂及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17];生姜中脂溶性姜酚类物质可镇痛、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机体损伤程度[18]。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及RQL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中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AR病理基础以Th1/Th2免疫反应失衡(Th1分泌细胞因子降低,Th2分泌细胞因子升高)为主。其中IFN-γ、IL-2均是Th1型细胞分泌因子,其可激发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抑制细胞内免疫反应,其水平下降可释放炎性因子,加速AR的病情发展。Th2型细胞主要分泌IL-4、IL-8等细胞因子,IL-4是IgE的特异性诱导剂,促进IgE产生,其水平升高可促进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及炎性浸润,从而加重AR患者鼻部症状;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炎症及变态反应,加重鼻黏膜损伤[19-20]。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酮、多糖等活性物质能恢复机体免疫力,且提高抗自由基能力,降低鼻黏膜受损程度,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21];党参可通过改善淋巴细胞功能,调节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22];升麻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消炎镇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23]。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INF-γ、IL-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IL-8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中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AR患者能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AR,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能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