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思政视角下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的实效性论析

2023-12-01郎婉珍杨宏杨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四史三进精准

郎婉珍 杨宏杨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准思维”方略,为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作用,并显著提升了治理能力。这一思维方略逐渐在党中央治国理政中占据重要地位。[1]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受到精准思维的影响,因而产生了精准思政。2020 年5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加强政治引领”内容中纳入“四史”教育“三进”工作。[2]这代表着,有效落实“四史”教育“三进”工作,不仅能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助力,还能增强青年学生政治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强化知识技能。所以,对影响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实效性的因素予以深刻思考,进一步优化“四史”教育精准化的构建逻辑,对实现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精准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精准厘清:高职“四史”教育“三进”的深刻内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职“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究其根本,在于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感与奉献意识,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提高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知史爱民的自觉性。因此,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须精准定位教育属性,精准厘清“四史”教育的深刻内涵,明确“三进”并非简单的知识普及与宣讲,而是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学习与教育。

(一)政治教育,实现铸魂育人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属于关键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培育阵地。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同于武器的批判,前者不能代替后者,想摧毁物质力量,也只能借助物质力量,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成为物质力量。[3]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的落脚点在于转化理论力量与精神价值,使之成为无限的实践动力,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价值。即让学生通过接受“四史”教育,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感受全党全民的磅礴凝聚力,明确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强化对党忠诚的情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民族复兴的担当者。这也意味着“三进”的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命运,事关铸就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事关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因此,高职“四史”教育“三进”的根本遵循,就是始终要把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二)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

“四史”教育的根本原则在于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并在此基础上,融通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均生活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不曾体验过国家努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过程,因而致使错误的社会思潮对部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学生带来影响与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要害在于从根本上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予以否定。[4]因此,落实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让学生在正确思想指引下树立历史观,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实践力量,进一步增强政治、思想、理论及情感认同,并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个人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相结合,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和正确选择。

(三)知识教育,夯实理论基础

高职学生的基本特点之一在于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短板,而“四史”作为思想理论史和实践发展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和高职学生各门学科的基础。具体来说,一方面,“四史”是对我国共产党奋斗、探索、求知历程的描述,通过学习这些榜样与资源,能有效丰富青年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夯实求知求学根基;另一方面,“四史”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历史的见证,通过学习与探究,高职学生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其认知世界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因此,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需要对各门课程中包含的“四史”道理学理哲理进行透彻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提高知识传授温度,增强价值引领力度,发挥显性与隐性教育两者的协同作用。

二、精准分析: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实效的审思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精准思维是重要理念,强调其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及开展工作之时,要抓住要害,并深入细节,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由表及里,精准分析、研判,科学制订计划、策略,对问题予以有效处理、解决。因此,为保障高职精准实施“四史”教育,须用心审思“三进”工作实效性,做出精准分析与研判。

(一)精准把握“四史”教育与高职现有思政教育体系的内在契合性

“四史”教育与高职现有思政教育体系在三个维度上内在契合、紧密关联,即内容上的相融性、价值上的一致性、实践上的同向性。

内容上的相融性。学习党史,即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突破发展历史的学习,需要对“四个选择”予以深刻领会。学习新中国史,即为对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富起来、强起来探索史的学习,要求提升“四个正确认识”。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学习40 多年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自我革命,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要求坚定“四个自信”。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要求深刻认识“三大规律”。

价值上的一致性。“四史”教育“三进”的目标与高职现有思政教育体系在价值上高度契合,都负有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立德树人教育成效的使命。“四史”作为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政治课,不仅需要传授好历史脉络,更须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崇高理想信念,为我国培养更多信念坚定、爱党爱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实践上的同向性。从实践维度探视,“四史”教育“三进”的目标与高职思政教育体系都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任务,统一于相辅相成、融通互促的生动教学实践中,指引高职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规律,并落实于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具体实践中。

(二)精准把握“四史”教育“三进”的问题导向

“四史”的历史逻辑与高职学生的成长需求契合度较高。所以,为有效保障“三进”实效,务必以问题为导向,以其中包含中国共产党解决各种难题与社会矛盾的精神、方法及态度等为蓝本,引导大学生掌握解决自身思想困惑与实际问题的方法,发挥出传播正能量、转化负能量、纠正价值取向的作用。如果未能充分、精准供给“四史”中的历史文化、精神特质、道德理念等,对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单纯通过枯燥乏味、抽象晦涩的教育内容予以说服,则难以激发其情感共鸣,也难以引起其对“四史”的长期兴趣。此外,“四史”教育“三进”过程中的问题导向,除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外,还应包括教育工作者本身。若教育主体责任弱化,甚至出现工作上的“让位”现象,“四史”教育“三进”的实效性必然也不会理想。

(三)精准把握“四史”教育“三进”的时代规律

“四史”教育具有较为鲜明的价值取向,拥有较为明确的政治立场,在开展中务必观照现实,掌握其中规律。因此,为切实推动高职“四史”教育“三进”成效,一方面须根据时代要求,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及社会矛盾予以关注,对高职学生的内心诉求与价值取向予以敏锐洞察及捕捉;另一方面应利用鲜活理论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进行揭露与批判,利用客观历史对复杂多变的价值抉择进行印证,把理想信念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力争感召教育和批判建设相辅相成。所以,“四史”教育“三进”的实效离不开对思政教育规律的精准把握,即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把握、对教书育人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

三、精准解读: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实效的逻辑

精准思政是对传统思政的守正创新,基于思政教育规律,对时代性精准把握,以精准应对时代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实效的提升,须遵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即通过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精准提供教育内容、精准选取教育方法、精准评价教育实效等,保障精准化实施行稳致远。

(一)在思想导向上,坚持“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精准思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真切回应。因此,精准思政要求高职“四史”教育无论是从原则、支撑方面,还是目标、评价等方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厘清基本架构和运行机理,实现精准切入。在开展“四史”教育“三进”过程中,教育者既要不断超越传统思维,进行自我反思,更要结合高职生的典型特点,激发和启迪学生依据现实进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若教育者忽视学生在“四史”学习中的主体性,仅对教育形式过于注重,一味效仿,以个人角度与情感讲解故事,不带有任何质疑与反思,那么这种感情也无法感染学生,因而致使教育无法升华到信仰层面。所以,高职“四史”教育要注重差异、实际及细节,满足高职大学生实际需求,做到既不完全迎合学生,也不偏离实际。

(二)在目标导向上,主动回应教育的根本问题

高职“四史”教育“三进”的核心目标在于明确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实现提升学生素养的价值目标,激发其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即通过讲清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如何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实现解放和民族复兴,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深刻体会中国奇迹、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带领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运用辩证的、理性的思维精准理解“三个为什么”,进而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赓续红色血脉,在转化历史认知的过程中涵养家国情怀,在辩证统一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

(三)在方法导向上,注重“大思政”格局的协同联动

为保障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实效性,需要强大的政治保障作为后盾,而共产党的领导恰好能够提供这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大思政”格局。这代表着,在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思政”格局可提供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四史”教育是对现有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完善,精准思政视域下的“四史”教育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为统筹协调各领域、各部门、各角色的力量,提供资源以支持“三进”的精准开展,坚持“大思政”格局是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高职“四史”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不同专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推进“三进”的实效性不仅得益于思政专业人才,也受制于其他学科人员的知识体系,只有协调联动,才能实现科学化与现实问题的精细化解决。

四、结束语

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四史”教育“三进”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在精准厘清“四史”教育的深刻内涵和精准把握“三进”实效因素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精准供给,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浓郁的爱国氛围,陶冶职业素养和情感情怀,为提升“三进”的实效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四史三进精准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棋乐
藏垢纳污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