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处,可通神
2023-11-30米丽宏
米丽宏
读初中时,学到一篇课文《核舟记》。那枚核舟用一颗长不盈寸的桃核雕成,呈现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情景。核舟的舱里有窗有门,且门窗可开阖;精致的栏杆上,一副对联历历可见;船头三人,各具性情,一旁舟子的动作也活灵活现。
这核舟令作者魏学洢由衷赞叹:“其技艺灵怪矣哉!”而作为学童的我们,则感觉“太神了”!
“神”,是对人、物、技艺的极致赞美,蕴含不可思议之意味。常人觉得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器物具备无以复制的极致精美,都会被冠以“入神”的赞美。
这枚“核舟”,算是中国工艺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如今,更有以头发丝、米粒为材质的微雕作品。中国微雕大师常世琪在一根头发丝上雕出的鲁迅头像和相关文字,在上万倍显微镜下观看,形神逼真,栩栩如生。德国曾展出刻在一根头发上的漫画书,这部名为《胡安娜编织的星球》的世界上最小的书,共分12幅图,显示的是一个小女孩创作音乐、种树等场景。
不止微雕,所有的艺术,都是没有止境的王国;进入越深,越能发现它的奇幻无边。微雕之美,美在“方寸之间具千里之势”,所谓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一个艺术家要创作优秀的作品,须有静心、有定力,有吃苦精神;更须有毅力、有自信,百折不挠。还有一个相同的规律是,他们皆是凭着恒心和毅力将创造性发挥到极致的人。
画家黄永玉临近百岁尚在作画,且不说他的画多么个性,他写在画上的题诗,就让人叹为观止。有些字只有印刷体小四号那么大,几乎就是书籍里正文的字号。朋友赞叹的时候,他说,如果纸好的话,还可以写得更小,小到只有这些字的四分之一。朋友问,那么小的字,您看得见吗?他道,不需要看,全凭感觉。这“全凭感觉”或曰“肌肉记忆”,其实便是打通了人和“技艺”的壁垒,已进入自由王国,是真正的“通神”之境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投入的时间越多,越聚焦,越持续,所花费的心力、心思、心神越多,他在这个领域就会越通透,越能够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能力,以至于“如有神助”了。
而做事追求极致,其实就等于追求“通神”之境,神生智,智生能,能力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极致,是最佳意境,是最高标准,也是有限人生里的无限追求。
俄国作家列斯科夫在他的小说《左撇子》里写到几位俄国工匠打造了一只会跳动的钢跳蚤。钢跳蚤只有一粒灰尘那么大,工匠们却为跳蚤的每只脚都钉上了真正的铁掌。这还不算完,手艺最厉害的左撇子,竟然还在每个铁掌上制作了小钉子。可以说,匠人们将匠心匠艺做到了极致,以致抵达了巅峰,成了一种传奇。
这也让我想起了民间对一种“能人”的描述,说他们可以“给苍蝇戴手套儿,给蚊子戴口罩,给跳蚤钉脚掌,给虱子戴脚镣儿”,跟俄国作家笔下的“左撇子”也不相上下了。这个顺口溜虽有戏謔成分,但细想之下,这“功夫”之后的“工夫”,不能不令人敬佩。
匠人们用笃诚的坚守与不断的突破,向着极致的境界挺进,也让人们看到世界之无限深幽、远阔和无限的可能性。你对世界有多用心,世界就会对你有多用心,这也许就是能量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能量守恒定律吧,算是生命的能量学了。
极致的付出,换来极致的境界。寻常世界之外,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指给我们那个世界的,总是一些追求极致的人。他们在追求与探寻的过程中,悄悄地实现了自渡,以及渡人。
事到极致可通神,此言果然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