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023-11-30崖浩翔
崖浩翔
关键词:文化旅游;民族特色旅游;旅游市场;旅游前景
自1990年代以来,民族文化不再被简单贬低为“落后”“迷信”或“原始”,而被看作宣扬传统文化和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中国出现了许多民族村庄、民族城市和民族园,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再宁静古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已经失传的民族传统重新被挖掘,制定和包装成具有互动性的旅游产品,展示古代民族生活。因此,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对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更加繁荣的前景。
石有健教授(2006)曾说过民族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族的文化旅游行程。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族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族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民族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自秦至清,四次移民潮影响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秦“南征百越”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与广西对话。汉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强盛,使中原文化植入岭南。宋代,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瑶、苗、回等民族相繼入桂。明朝末期至清初,京、彝、仡佬、侗等民族也进入广西,进一步塑造了民族文化。广西的地理位置也受到了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广西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是宝贵的财富。可分为四个资源区:桂北以桂林、柳州等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侗、苗、瑶等民族为代表。桂南有壮、京等民族的风情和独特的边关与滨海文化。桂东地区深受粤文化影响,有浓厚的侨乡特色。桂西区,以百色、河池为核心,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完整的古代文化传承。广西的多元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中国作为拥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其中又有着许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之间相互包容与理解,每个民族的人民都致力于发展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摈弃其中的糟粕,在优秀的地方上加以学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更为新颖的民族文化,由此引发了新的民族文化,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宣扬,广西就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民族文化旅游地,广西作为一个较偏远的地区,群山环绕,离不开其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习俗,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和调研,以部分学者为例,刘冰硕士就对广西民族文化中的饮食方面做过很大的研究,他从广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和地区着手,发现了广西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时至今日还保留着一些比较生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针对现阶段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短处,广西文旅局研究出了许多符合广西特色的文化旅游运作模式。
第一,观光运营模式,由张婷婷(2007)首次提出,类似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游客对广西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观光获取收益。这种运营模式项目组成比较单一,过夜游客数量相对较少,经济效益有限。如对各种民族博物馆、红色文化、古建筑群、梯田文化、渔猎文化的欣赏,都属于观光运营模式。
第二,古镇综合体模式。这类模式依托历史遗留或古镇村落,通过游客对民族风情体验、民族工艺的产品消费、特色美食消费等深度旅游消费形式,以及游客对古镇周边流行的“网红”标志性景点的“打卡”,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增加了过夜游客数量和平均停留时长,收入渠道广,综合效益较好,位于广西百色的旧州古镇就属于此类型。
黄月铃(2021)曾经叙述道广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具有许多优势之处,如原生态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服饰、独特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工艺品、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等。潘兆光(2011)曾说:目前,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景区精品少;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对此,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指导和支持;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力度,打造文化旅游商品;将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等。对此,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出台的措施,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少数民族特色城镇等建设,使民族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载体,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马波.旅游学刊,2007(12)17-29
[2]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初探(下)[J].石有健.市场论坛,2006(09)11-16
[3]民族文化与旅游关系探讨[J].潘顺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2)96-107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