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榕树下

2023-11-30林玲崔华

读者欣赏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闽剧佛跳墙线面

文/林玲 图/崔华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而文化自信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等多维度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核心纽带。

摄影人崔华用她独特的摄影语言,在组照《榕的传人》的创作中,将榕树根与颇具代表性的福州传统精品文化相结合,用富有创造性的影像,让福州的传统文化在时代精神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福州,又称“榕城”,此称谓最早见于五代时期福州官员翁承赞所作《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一诗。在榕城福州,道路旁、小区里、悬崖边或是山坡上,榕树随处可见,生命力强,四季常青。

榕树的根系发达遒劲,如盘龙牢牢地抓住大地。一棵榕树能生出几十甚至上百条气根,这些气根先后扎入泥土,深入地下,不择土壤,不怕干旱,即便是山石陡壁,它们也总能找到立地生根之处。在其荫护之下,闽人也传承其品格,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明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闽人黄道周就曾仿屈原《橘颂》文体写下《榕颂》,他把榕树作为人伦表率而大加赞赏,勉己教人要像榕树那样高尚、利人、坚定。以榕树为图腾,闽人用聪明才智在福州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工艺之福·

千百年来,八闽大地的民间传统工艺匠人孜孜不倦,通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努力,创造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寄托了广大民众平安、喜乐、幸福、长寿等朴素心愿。在众多品类中,尤以明清与近代的木雕、石雕、漆艺、年画等传统艺术领域表现出众。

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软木画有“刀锋上、木头里的丹青”之誉,匠人以刀代笔,用手工方式精雕细镂,打造出纹理细致的工艺品。此工艺源于1914年。据传当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带回一幅简单的风景画片,福州工艺传习所的雕刻师傅陈春润和一群匠人经过认真研究、仿制并加以改进,参照宋代山水画形式,终于确定了福州软木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时,匠人通过面、划、切、雕、挑、凿、琢、行、车等工序,将软木雕成亭台楼阁、廊榭轩舫、山石树木以及各种人物等部件,细可如琴弦,薄可如蝉翼,纤可如睫毛。

在收藏界,古有“贵石而贱玉”之说,当中的“石”指的正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作为晋安区特产,寿山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质地坚硬、细腻光滑,具有良好的雕刻和雕琢性能,颜色多样,且每一块都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和花纹。石头变成宝贝,除了蕴含着造物主千万年的自然孕育外,更少不了一代又一代匠人的精心刻画与打磨,正是融入了他们的心血和巧思,才弥足珍贵。如今在福州,匠人们将薄意、镂雕、透雕、链雕等技法糅于寿山石雕之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工艺的长处,扩大了题材、内容的范围。2023年7月“闽海论坛”开展期间,寿山石雕精品名菜宴“满汉全席”惊艳全场,其中包含佛跳墙、鱼丸、肉燕、光饼等福州传统美食,创作者孙兆勇的精湛工艺让人不禁称绝。

下图:艺人在给油纸伞贴面

闽剧艺人在光禄坊公园义演

1959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竣工典礼时,宴会厅入口处摆放了一对两米多高的古铜色狮子。周恩来总理走近雕像,轻而易举将狮子托起,不知真相的外宾对此表示十分惊讶。总理笑着告诉外宾,这不是铜铸的狮子,而是福州脱胎漆器仿紫铜大对狮。一时间,在场的外国友人无不惊叹,盛赞中国工艺的高超。福州脱胎漆器也因此声名鹊起。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三大瑰宝之一,福州脱胎漆器的良好声誉与其独特的胎骨工艺、精湛的髹饰技艺密不可分。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一般以泥土、石膏等塑成坯胎,以大漆为黏合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等流程,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2006年5月20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油纸伞是福州人生活中重要的物件,其古典怀旧,内涵丰富。据说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就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国民使用。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福州双亭街老字号“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现其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5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骨不脱、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如今,福州油纸伞显然已经褪去了日用品的属性,成为工艺品,在收藏纪念、文化礼品、装饰装修、伞舞道具等方面发挥着新的作用。

·传文化之福·

闽剧艺人在光禄坊公园义演的画面,是崔华老师冒雨专程到三坊七巷拍摄“非遗”闽剧展演的场景。作为地方戏曲的代表,闽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是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传递乡音、乡情、乡恋的一个重要艺术载体,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都说老福州人心中有一支带着“虾油味”的乡曲,“虾油味”这种说法,一是源自福州人很喜欢的一种调味油——虾油,二是源自福州话中很多词句有着古代汉语的古典韵味,演绎出福州人独有的腔调。若干年前,我曾跑到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听闽剧,那些表演动作、唱腔等细节中所散发的魅力,至今令我记忆深刻。

扇子是历代文人随身常伴之物,而在福州,扇子因形似圆月而被赋予“团圆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1986年,福州北郊茶园村端平二年(1235年)宋墓出土了一把南宋团扇,此扇距今已有780余年的历史。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这小小的团扇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团扇制作过程中,匠人们将“天圆地方”这种古人对宇宙和现实世界的朴素认知融入其中,辅以绘画、刺绣、绢织等工艺,赋予一把小小的扇子深刻的文化底蕴,除了实用功能,也带给人们人文关怀以及精神需求的满足。

·传饮食之福·

中国文坛的美食家梁实秋曾说:“‘佛跳墙’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过墙去品尝?”其实许多人和这位文学大家一样,也会有此疑惑。福建闽菜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伟华说,佛跳墙之所以能成为闽菜之首,除了食材、原料众多且珍贵,制作工序也十分烦琐,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等十几种原料,用文火煨制而成。“佛跳墙生产制作的周期比较长,因为干货鱼翅、辽参还有干鲍的泡发周期比较长,需要五六天,再加上烹饪,整个程序要七八天,所以每天都在周而复始地准备下一个阶段的原材料。”聚春园酒店历经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福州的一个闪亮招牌。杨伟华还开设了闽菜工作室,并走进高校,传授制作技艺,为发扬佛跳墙制作工艺培养人才。

佛跳墙传承人杨伟华在制作佛跳墙

除了“高大上”的佛跳墙,在寻常福州人生活里,同利肉燕算得上是小吃界的“扛把子”。同利肉燕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口滑嫩清脆,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厌”之说。因燕子有家业兴旺、团圆之寓意,当地又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至今已传承5代。在他家店铺正中,挂着“同德利后”的匾额。“同德”就是诚信经营,一德以贯之;“利后”就是利于后来、后人。同德方能利后,老字号经营需要同德以利后。如今的传承人陈君凡说,这是他近40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也是同利肉燕老铺长盛不衰的根基。

艺人在为制作好的粉干包装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面线、粉干,但其中的学问应该鲜为人知。说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州人是有福之人,一点儿都不为过。福州闽清茶口粉干细润柔韧,久煮不煳、不断,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近亲”,中国面类中最长最细的面——线面也在福州。线面起源于唐代,又称“汤饼线”“怀饪”,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传统的福州线面制作考究,技艺精湛,需选用上等面粉为原料,佐以食盐、生油、薯粉等,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晾晒等多道工序,历经10多个小时制作而成。线面漫长的制作过程,考验的是制面人的体力、经验和默契。制好的线面丝细如发,洁白若银,具有易煮快熟、久煮不糊、柔韧滑润、嚼不粘牙的特点。对许多在外打拼的福州人来说,这一碗线面,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情愫。虽然随着岁月变迁,传统的手工制面人越来越少,但不变的是生活在榕树下的福州人对线面的热爱,这份热爱,如今仍在一代代地传承,从未动摇。

摄影的本质不单单在于用技术定格瞬间,更在于从照片中发现、观看外部世界的窗口。《榕的传人》组照,让我们换种方式去感受福州匠人精神及蕴含的“福”元素。福州的传统文化就像榕树一样,根深叶茂地屹立在福州的广袤大地上,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更要善于寻找结合点、创造新亮点,用时代精神的张力触动传统文化的活性,不断生发中国智慧的人文活力。

猜你喜欢

闽剧佛跳墙线面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策略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佛跳墙
佛跳墙
闽菜复苏:佛跳墙的“小食代”突围
线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