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何以“定风波”

2023-11-30张海龙供图央视纪录片定风波摄制组

读者欣赏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定风波苏轼杭州

文/张海龙 供图/央视纪录片《定风波》摄制组

2023年7月31日,纪录片《定风波》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该片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片单,也是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年度重点项目。

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与浙江有着深厚渊源,被杭州人民亲切地称为“老市长”。该片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那么,片名《定风波》究竟有何深意呢?

人生在世不如意,何不读读苏轼?

940多年前,在黄州的一场风雨过后,苏轼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谪黄州期间,正是苏轼人生的至暗时刻。面对无端风雨,他不慌不忙,徐徐前行;面对跌宕命运,他轻装上阵,快意平生;面对无常世事,他聚散随缘,达观自在。管他雨骤风狂,我自闲庭信步。手执竹杖,脚踏草鞋,风凉酒醒心却热。咏而归,无所谓风雨阴晴,不计较荣辱,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不过如此。

我以为片名《定风波》大有深意,虽然很多人都写过这个词牌,但苏轼这首词最具识别性,也最广为人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身处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时代,人人都更需要一种定力,既要能定住自己内心的风波,也要能定住身外的风波。

苏轼的“定力”,究竟从何处来?

知来路,方能启新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苏轼行遍天下,总是念念不忘自己来自岷山与峨眉山脚下。

他出生在四川眉州,那里被称为“坤维上腴,岷峨奥区”,意为天地间最肥沃的土地,岷山与峨眉山间最神奇的地方。相传,他出生那一年眉州山野草木凋零,天地间灵秀全归于他一身。

1038年,大宋边地突起风波,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宋夏开战,北宋军队三战三败。1044年,宋、夏签订“庆历和议”。也正是在这一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在西北戍边的范仲淹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传千古。

此前,范仲淹还发起了“庆历新政”,大力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等难题,却因阻力太大,新政施行不足两年便被废止,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名士石介写了一篇《庆历圣德诗》,歌颂这些铁骨铮铮者,期盼大宋不为外敌所辱。

有人从京师来到眉山,抄了这篇文章给乡校的先生看。正巧少年苏轼路过,听到人们议论感叹,就顺口问道:“文中赞颂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人随口说道:“你个小孩子,知道这些能干什么?”少年苏轼却答:“如果是天人,那就不敢知;假使也是人,为何不可问?”先生很惊讶一个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于是便给他详细解说,告诉他这些名臣都是天下的人杰。后来,范仲淹等几位名臣都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夏之争,极大影响了当时宋朝士大夫的精神和心态,激发了臣民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人们都想效仿先贤,成为帝王之师,挽狂澜于既倒。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教导儿子读圣贤书,以天下为己任,父子三人一同出川入京赶考,报效国家。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主要体现的信息技术进步飞快,影视行业也逐渐融入信息化的浪潮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选择发行网络影视剧,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增加与线上平台的合作,大部分影视支持网上观影、线上订票、线上评价等服务。而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商家可以轻松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动向,同时改变自己产品的市场导向,结合“互联网+”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产品。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见识非凡的奇女子,她听儿子说想要做东汉时期杀身成仁的义士范滂,便对儿子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可以说,从孩提时代起,苏轼就不经意间置身于国家的“风波”中,而来自圣贤与父母的教诲,对少年苏轼的人格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苏轼“定风波”的根本动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说法始自宋朝。杭州成为大都市就从宋代开始,也与苏轼的社会治理及山水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一生仕途坎坷,自26岁入仕,辗转各地,直至老死,从未在一个地方待过5年以上,却曾两入杭州为官,“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其文采、功业被杭州人感念了近千年。苏轼很喜欢杭州,喜爱江南的秀美风景和温暖人情,直言“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老市长”。

公元1069年,苏轼初到杭州任职通判,正值而立之年。他看不惯世道荒谬、新法严苛,除夕之夜,胸有不平气的苏轼笔走龙蛇,在监狱墙壁上写下这样的诗句:“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公元1086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正是知天命之年。在经历了人生起落和牢狱之灾后,主政“天堂”的苏轼很少写诗,却着力于看顾“人间”:防治瘟疫、疏浚西湖、治理河道、稳定谷价、救济饥困。在杭州为官两任,两次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轼,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

治理杭州之外,他在徐州舍命奋战在抗洪一线,为百姓过冬寻找可以燃烧的石炭;他在湖州重披蓑衣、再戴箬笠,带领民众全力抵挡暴雨侵袭,还专门修筑了一道堤坝;他在惠州捐钱再筑“苏堤”,造船桥、制秧马、修公墓、引自流水,为百姓鞠躬尽瘁。

凡是自己的困难,再大都不是事儿;凡是百姓的问题,再小也不放过。此时此刻,苏轼不再是那个“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超脱者,而是“救民于水火中”的急先锋。

风华正茂的苏轼,用美好的诗文勾勒了杭州这座人间天堂,是为诗人之职。历尽沧桑的苏轼,则洗尽铅华躬身入局,承担起造福一方的使命,是为官员之责。定世间之风波,他可以为了百姓豁出一切,再苦也不怕。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定风波,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能力。

苏轼的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最高曾官至礼部尚书,但也三次遭遇贬谪,且去的地方都非常偏远,这样的经历却被他写成了堪称“不朽”的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如果是寻常人,这样大起大落的仕途,这样病痛负累的身体,总免不了时常消沉,自怨自艾。但苏轼却很少有消极的表现,在每一任上都有所建树,还总能苦中作乐。被贬到黄州,他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名篇,还钻研出了好吃不贵的“东坡肉”;被贬到惠州,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儋州,他说“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听说苏辙因水土不服而日益消瘦,苏轼连忙写信要他向自己学习,不妨多尝尝岭南那些奇怪的肉食,补充一下“蛋白质”。

寒食帖 苏轼

他还和弟弟开玩笑说,像现在没有肉吃的最大好处就是会衣带渐宽,最后变成两个清瘦的仙人,以后可以一起骑着黄鹄飞还故乡了。

他把相思都写成了千古绝唱,比如给亡妻王弗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给弟弟苏辙写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及他从乐山大佛脚下离家时所写的“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把那些“负能量”转换成了艺术与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引用苏轼的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是凭借着这样坚忍不拔的顽强品格,不忘初心,一路行走了五千年,才来到今天。

所以,也就有了纪录片《定风波》5集的结构与纲要——

出川记,是为天命,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开创一方天地;湖山记,是为眼界,唯有胸怀“千里江山”才能治理好一方山水;摩羯记,是为突围,唯有不计“一时得失”才能突破一生困局;悬壶记,是为治理,唯有牢记“仁者爱人”才能造福一方民生;结庐记,是为旷达,唯有看破“蜗角虚名”才能获得一世豁达。

猜你喜欢

定风波苏轼杭州
杭州
定风波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定风波》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