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3-11-30汪兴蕾
汪兴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可以说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要重视这一技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更好地发展。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方式,是指以生态和有机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强调在农业种植中采用绿色有机肥料,保持或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平衡。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将会在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机农业概述
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传统化学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因此有机农业主要用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染问题;同时,有机农业使用的是有机原料生产加工,能够避免农残超标等问题。虽然有机农业在技术上具有较多优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机产品的价格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更接近于自然状态。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生产所需的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例如:可以在农作物中种植牧草或野生植物来进行天然保护。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和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是确保农作物安全;第三是有利于土壤恢复功能;第四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第五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第六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此,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在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
有机农业是一种绿色农业,其以生态和有机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食品质量和安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产品质量是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严格控制农产品中的农药和化肥含量,以确保食品安全。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重视绿色、无公害,在农业生产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对种植技术进一步优化,发展有机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户们提供收入。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具有绿色化的特征,而且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特征,然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技术能力、人力以及物力要求比较高,例如要做好相应的防虫工作。这就要求农民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种植水平,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提升自己的收入,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作物安全性
农业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近年来,食品中毒、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将有机农业技术引入农产品生产中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机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系统,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同时避免使用合成农药、化学肥料和基因改造等人工干预手段。相比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更加注重生态平衡,更加尊重自然规律,从而为农作物提供了更安全、更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入有机农业技术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传统农业常常过度依赖化学农药来控制虫害和病害,但这些农药的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相比之下,有机农业采用了一系列生物防治措施,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植物提取物和有益微生物等来控制虫害和病害,从而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中化学农药残留的风险,还能提供更为健康和安全的食品。
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长期以来,“先污染再处理”的现象经常发生,使我国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业环境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通过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普及,可以提高各个方面的资源利用率,从而对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使农业经济得以持续地发展。
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种植地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选择种植基地直接关系到有机农业的整体种植水平。因此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非常重要。要根据有机农业的要求选择适合有机农业种植的地方,不能盲目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选择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如此才能有效保证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得以实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有机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如:灌溉水源是否充足;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基地建设时还要考虑到土地性质问题。由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是在有机土壤中进行,因此土壤对于有机农业种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土地需要满足基本条件,首先要保证土壤疏松、肥沃、pH 值适宜等条件。其次要考虑到交通运输条件和灌溉水源问题。交通运输条件对有机农产品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灌溉水源问题对有机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如果灌溉水源不稳定、不充足或者受污染,都会影响到有机农业的种植。因此在进行基地建设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总之,在选择种植基地时可以选择靠近水源地、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等地段。此外,还要考虑到周围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存在污染源等问题。如果在种植基地周围存在污染源,会对有机农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种植基地周围不能存在污染源;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基地周围是否有空气污染等问题。如果在种植基地周围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理,为了保证种植基地的安全性,要尽量避免工业企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2、适时播种
而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播种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有机产品播种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后续的收成情况。改进有机产品种子的播种过程,更有利于确保有机农作物的发芽、成长。此外,为了确保播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播种的时机把握也十分关键。如果播种的时机太早或者太迟,都会对农作物的收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播种过程中,不但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而且其地点的气温也要合适,当这三个因素都符合时,才能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可以说,完善有机农作物的播种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同时也为有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奠定基础。
3、施肥技术
有机农业施肥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肥料的合理使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在施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效地改良,保证土壤环境适宜有机农业种植。在我国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有机肥、生物肥两种肥料。有机肥是一种以有机物为主的肥料,在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微量元素,如碳元素、氮元素、磷元素等。有机肥其性质与化肥不同,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养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有机肥中还含有一些有益菌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进入土壤后会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促进植物吸收养分。而且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使用有机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有机肥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将其与土壤混合均匀,防止出现不均匀现象影响作物生长;其次在使用有机肥料时要控制好用量,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最后还需要注意有机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重金属元素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需要避免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
生物肥一般分为菌肥和菌剂,菌肥是指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益的微生物,从而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生物菌剂是指将多种微生物制成菌剂,并加入土壤中。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而生物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化肥混用,否则会导致植物营养成分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同时还要注意生物肥料的存放问题,要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存放。因为生物肥料在长时间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微生物的变质现象,而变质后的生物肥料不能再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密封保存,防止出现二次污染现象。这两种肥料都可以被称为有机肥料,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肥料。
4、田间管理
首先,合理轮作。轮作是有机农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害对有机农产品的危害,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轮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科不同田轮作,另一种是不同科、不同茬作物轮作。如果选择同科不同田进行轮作,需要对这一茬作物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再种植下一茬作物,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了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在种植前使用一些生物农药或者是农家肥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其次,施肥。施肥是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肥料也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对肥料进行选择时需要注意,有机农业中可以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进行施肥。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清理,将土壤中存在的杂草、虫卵等清除干净,避免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地对肥料进行补充,确保植物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施肥量以及施肥时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植物需要在生长过程中施肥3~4 次,但是每次施肥量不要太多,避免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最后,浇水与除草。有机农业的浇水技术主要是指浇灌、滴灌等方式。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要注意灌溉次数和时间等问题,避免灌溉量太大造成浪费。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合理地选择浇水时间和浇水次数。
5、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生产上,除要掌握基本的种植条件、合理的种苗选择、实行轮作外,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在农业生产中,应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减少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生物防治技术就是利用一些有益的昆虫或其他生物来消灭病虫害,可以有效起到病虫害处治理效果。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问题,还能对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指的是利用物理因素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在这一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物理方法有:人工捕杀、诱杀、隔离和消毒等。利用这些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不仅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要积极应用这些物理方法。人工捕杀指的是利用一些工具来对害虫进行捕杀,在这一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工具有:诱虫板、粘虫胶等。在进行诱虫时要注意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把诱虫板摆放过密。利用诱虫板可以有效地诱杀一些害虫,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诱虫板的摆放密度。诱杀指的是利用害虫的趋光等特性来进行防治,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设置一些光源。利用这些光源可以有效地诱杀一些害虫。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要积极应用这些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第三,化学防治。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化学防治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但在使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并且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药。
第四,农业防控技术。农业防控技术的重点在于,通过作物本身的抗性,选择与之相关的措施,从而对病虫害的发展展开控制,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与种植条件相结合,来选择防治种类,挑选抗性较高的、可以对多种病害进行预防的作物,除了转基因蔬菜品种之外。二是利用干扰昆虫活动规律的方法,如嫁接和间作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力。三是对土壤进行深层翻耕,冬季翻耕可以使土壤中的虫害得到很好的防治。
总之,在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有机农业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持续提升下,农业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相关部门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既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又可以提高生产力,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更应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以促进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