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11-30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绘就了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提出了“66831”工作体系。其中第一个“6”,就是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要坚持把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强化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牵引作用,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要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深化能源革命,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山西文旅康养资源与环境优势明显,文旅康养产业独具特色。要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打造龙头景区和精品线路,创新文旅康养产品,完善文旅康养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紧盯耕地和种子两大关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种业振兴,提升有机旱作农业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化的服务业,既是产业延链增值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大力发展信创、半导体、智能终端等数字核心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智慧矿山,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
新时代新征程,全省国资国企系统要切实增强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转型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有力有效的行动举措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