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慎终如始 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和台风影响

2023-11-30李雨轩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10期
关键词:度汛降雨量抗旱

王 岩 李雨轩

(大连市水务局)

2023年,大连市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减灾及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全力应对10 次暴雨过程和台风“卡努”正面登陆带来的影响,实现了“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既定目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汛期的天气概况

1月1日至9月20日,大连市全市平均降水量554.8 mm,较常年同期(543.3 mm)偏多0.2 成。汛期(6 月1 日至9 月20 日),全市平均降水量411.8 mm,较常年同期(426.4 mm)偏少0.3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市天气主要呈现以下3个特点。

(1)“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降雨集中。汛期,全市共出现10次暴雨天气过程,其中6月1次、7月4次、8月5次,主要集中在7 月下旬至8 月中上旬,具有局地、散发、突发并伴有强对流等特点。全市较大的2 次暴雨过程分别出现在7 月22 日和8 月12—13 日,平均降雨量分别为80.1 mm 和94.1 mm。

(2)冷涡活动频繁,小时降雨量突破极值。汛期,冷涡系统活动对全市影响频繁,局地强对流天气呈多发、频发态势,造成全市局地出现冰雹天气过程5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7 次。降雨强度较常年明显偏大,全市16 个气象监测站点的小时降雨量监测数据均在70 mm 以上。特别是7 月25 日夜间,庄河市荷花山镇出现的最大小时降雨量为102.7 mm,刷新荷花山镇气象历史记录。

(3)台风“卡努”正面登陆带来强降雨。2306号台风“卡努”于8月11日23时以热带低压的强度在大连市沿海正面登陆,尽管中心风力较弱,但其携带的大量水汽与高空槽共同作用,造成全市在8 月12—13 日期间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为94.1 mm,最大降雨量为223.3 mm,1 h最大降雨量为52 mm。

汛期的工情和灾情

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严格管理、精准调度,大连市实现了大风大浪无大险、大雨大汛无大灾,全市水库全部安全度汛。全市189 座大中小型水库总蓄水量14.41 亿m3。其中,23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3.64亿m3,比历年同期多1.84亿m3,水库增水明显,城乡供水得到充分保障。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顶层发力,全方位推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9 次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防汛工作;实地检查调研防汛工作,并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多次前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组织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一线指挥调度台风和强降雨防御工作。市防指严格落实上级的指示批示要求,组织各成员单位扎实做好责任制落实、业务培训、抢险演练、督查检查、水库防汛联防、度汛隐患排查整治、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各地区坚持防汛“一盘棋”思想,全力做好本辖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重要天气过程期间,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坐镇指挥,分管领导任务清晰、分兵把守,各级包保领导和度汛责任人积极发挥作用,高标准完成了防汛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

(2)坚持压实责任,全链条构建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防汛指挥机构建设,并于汛前完成市、县防汛指挥机构的成员调整工作,强化部门衔接、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全市6 159 名防汛抗旱防台风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人,按期完成公示。组织市、县、乡、村共计7 885名领导干部,构建起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级领导包组包户的4级防汛包保责任体系,确保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工程、重要环节责任全覆盖、无死角。

(3)坚持关口前移,全时段确保预警预报直达一线。将工作的触角伸向防御最前端,建立完善会商研判机制、预警预报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应急响应机制、运行调度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突出预警预报“叫应”的末端落实,确保关键时刻“叫醒”基层工作人员和各类责任人,及时开展工作。7 月20 日,对全市9 552 名气象灾害信息接收人员接收预警信息情况进行突击测试。经反馈,所有人员在1 min 内全部收到测试短信,警惕意识较高,防汛预警“前沿哨兵”作用落地落实。

(4)坚持底线思维,全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和避险登记。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12类度汛重点部位进行多轮次的风险排查,对856处度汛重点部位进行梳理,落实监控管理措施,集中优势力量,对问题苗头和隐患部位予以整治。对度汛危险区域人员进行逐村、逐户、逐人排查,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实时掌握人员变化情况。对“孤残病弱”群体涉及的1 499名群众逐一落实转移措施,确保关键时刻行动快、方向对、能避险。

(5)坚持聚焦短板,全角度完善预案并开展培训演练。认真汲取相关地区防汛教训,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了各级各类防汛、防台、抗旱及逃避预案、方案,并于6 月21 日和7 月14 日分两批组织行政责任人及相关业务人员进行防汛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的业务水平。主汛期前,举办全市防汛抢险演练,进一步检验全市抗洪抢险综合处置能力。组织各地区、各有关单位结合本辖区、本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244 次,参演人员6 612 余人次,进一步检验了预案,达到了以演为练的目的,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6)坚持建管齐下,全过程提升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利用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及市本级资金完成14 项水毁修复工程。组织对9座水库实施维修加固工程,开展河道维修养护工程32 个、河道治理工程4 个。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进行巡检维护。对5 个县(区)22 个乡(镇)进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积极开展2023 年河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清除行洪障碍16.29 万m3。组织水利专家会商31 次,下达调度指令26个全市重点防洪工程科学实施调度,拦蓄洪水总量为3.53 亿m3。选派水利专家组成5 个工作组采取分区包片的形式对各地区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指导,随时掌握基层防汛工作动态,并提供技术支撑。

(7)坚持战备结合,全方向发力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建防汛抢险队伍1 534支,共计4 117人,储备了413.93万件防汛抗旱物资。依托市消防支队组建了19 支专业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处置突发事件。市防指坚持以汛情为号令,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各项防御工作,先后组织联合会商20次;召开视频调度会议18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2 次,其中Ⅲ级4 次、Ⅳ级7 次,启动防御台风Ⅳ级应急响应1 次;发布各类预警预报8 663 份、预警短信2 562.12万条;向降雨密集区域和危险区域派出工作组56个;组织危险区域群众避险转移6次,合计10 603人次;印发各类文件74 个;分8 次对值班值守工作进行检查抽查,其中检查县区防办55 个(次)、乡(镇、街道)482 个(次)。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实时调度强风暴雨区域工作情况,高质量保障了城市安全度汛。

猜你喜欢

度汛降雨量抗旱
淮安市“四到位”确保危化品企业安全度汛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淮安市落实“345”举措确保安全度汛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
防洪度汛中的调度工作——以石柱县万胜坝水库为例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陈雷主持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