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呈现的悲歌境遇

2023-11-30冯铧尹

中学语文 2023年29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华发念奴娇

冯铧尹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学生探究人生意义、培养高尚品格有着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应当从这首词的内涵入手,引导学生在理解苏轼写词背后的内心境界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苏轼的豁达品性,学习一些做人的道理。本文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悲歌以及展现的豁达心境进行探讨,挖掘其在低谷时期仍然保持豁达、直面一切的积极人生观,剖析其所思所想。

一、感慨往昔风流,直抒豪迈气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等语句均充满壮志豪情,读者可以轻易从中读出词人的意气风发和豪迈之情。而正是因为苏轼本人心中有豪情,笔下的词句才展示出大气磅礴的境界;也因为其胸怀沟壑,读者才能从他的文字中产生共鸣。苏轼写周瑜的时候,不吝赞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展示出了周郎少年英雄模样,令人充满感慨和敬仰。

词人的疏狂和浪漫跃然纸上。苏轼叹往昔风流,是以其个性化的视角去感知当年的一切。不管是少年英雄的经历和模样,还是“江山如画”的风景衬托,其实都展现了词人既多情又多思的特点。苏轼感慨往昔的风流,也是在直抒胸臆。苏轼本人极富才情,同时也有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惜时运不济,所以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他又遭贬,人生际遇可叹,所以当时的他其实是非常苦闷的。苏轼在忆往昔的时候,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如意,空有雄心却无可奈何。读者可以从其在词中所描述的恢宏场面和豪迈感慨中窥得词人的心境。即使人生有不如意也难掩苏轼的豪迈本色,这些都可从词句中品味。

二、叹息命运坎坷,内心感唱悲歌

苏轼写“千古风流人物”,写“三国周郎赤壁”,写周瑜“羽扇纶巾”,极尽赞美,充分展现出周瑜作为“风流人物”的诸多风采。但这首词没有在赞美中结束,而是在后续的写作中展现了明显的内心落差,令人心生感慨。苏轼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他其实是在自嘲。在前面的积极壮阔的心境中,他仍留有一丝叹息。这丝叹息叹的是他人命运,更是他自己。苏轼感慨周郎,也感慨自己早生华发,未老先衰。而这些感慨和他的悲惨命途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词人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处于人生低谷,境遇十分落魄。苏轼虽然腹中有诗书,心中有奇才,却被贬出京,失去了大好前程。此时的苏轼心中有苦,虽然心有壮志,却难免徒生悲歌。

作者的境遇对其心境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在怀古的同时,也在叹今。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有惆怅之意是自然的。但是苏轼没有一直沉溺于这种悲伤的叹息之中,而是保持着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观在其后续的词句中也得以展现。

三、纵看人生如梦,豁达直面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读者可以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最后一句话窥得苏轼豁达的内心境界。这是苏轼在词中所展示的个性化人生态度,也是他高尚品格的表现。

人生如梦,浮沉不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呈现出了一种超越了世俗的豁达和看透人生的智慧。即使他因为命途多舛存在一些悲伤,并且在怀古的过程中生出一些感慨,但是苏轼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一蹶不振。他仍然保持着一种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洞明和智慧。或许没有人可以在一生中一直保持“雄姿英发”的模样,但是人还是应当怀着一种积极和豁达的态度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看待自身。不管境遇如何,我自笑看千古风流,这样的苏轼真正拥有着旷达的心境和高尚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四、即使人生可叹,不灭豁达本色

读者如果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发现,即使在被贬的人生背景之下,作者仍然一直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才是他无与伦比的性格魅力。苏轼感叹过往的千古风流之时,丝毫不吝啬地给予赞美。这是因为苏轼的内心本来就充满壮志豪情,所以他对英雄的怀念充满了真情实感。而在对英雄面貌进行慨叹的同时,即使积极如苏轼,也不得不联想到自身的坎坷命运,所以他写“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但词人的多情与多思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性格特点,还有其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他希望自己也可以报国有门,甚至名留千古,只是人生的际遇怎能事事都尽如人意,所以苏轼对于自己命途的感慨也是可以轻易被读者读懂的。如今的苏轼“早生华发”,实在是令人可惜。但即便如此,他又用一句“人生如梦”为全词定下了豁达的基调。

不管是“大江东去”也好,“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也罢,皆如一场梦,蓦然回首,唯有江上的明月陪伴自己。这种感慨也唯有历经坎坷、初心不改的词人苏轼写得出来。世事的浮沉,人们根本无法预料,但是人可以守护好自己的本心,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直面一切。豁达是苏轼的人生底色,不随时间更改,也不随命运变化。

总之,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当中,苏轼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对“千古风流”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是笑看一切的豁达心境。作者以超乎常人的智慧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当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施展,作者也没有消极悲观,而是用豁达而积极的态度直面自己仕途的失意。或许苏轼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太多,但是从未失去本心。苏轼一直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不如意。相比较他傲人的诗词造诣,其豁达的人生观更值得人们赞叹,更值得后人学习。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情也罢,感慨也罢,最终都落于一句“人生如梦”。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境,苏轼真的做到了笑看千古风流。其情可叹,其心未改。这或许也是苏轼这首词带给人们最大的启迪。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华发念奴娇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岁暮感怀
华发公益大事记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华发早生也是病
念奴娇 ·白衣兴颂
神华发力印尼发电市场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