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指导下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

2023-1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1期
关键词:体位护理人员评估

李 丹

(罗源县医院,福建 福州 350600)

手术压力性损伤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导致组织部分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患者局部组织破损和坏死。压力性损伤多出现于患者手术中或手术后1~3 d[1]。引发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如手术时间、手术麻醉、手术室温湿度、患者个人因素等[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外科手术的精细性和复杂性大幅提高,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强制性体位等问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在术后通常仍需保持固定姿势,这使得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也大幅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在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在罗源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纳入标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病情稳定,无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无传染性疾病。排除标准:接受手术治疗前已有压力性损伤;治疗依从性较差;合并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临床资料不完善。研究已通过罗源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开始前1 d为患者解答疑惑,包括手术方式及流程、压力损伤性知识等,并使用Braden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可能和风险。针对评估结果,对风险较高的患者应及时将其情况反馈至护士长处,同时在日常护理中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和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多活动多翻身,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如有必要可为患者更换病床[3]。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正确、安全摆放患者体位,并在为患者改变体位时应按规定步骤进行,并注意自身的动作保持轻缓,切忌拖拉患者身体。同时,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湿温度适宜,注意遮挡患者隐私部位,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辅助医师完成手术。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检查患者受压部位,如发现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情况应及时上报至主治医师,并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评估。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指导下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建立压力性损伤预防专业小组:组员可选取本院有丰富护理经验及对压力性损伤了解较多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内定期开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交流会,提升小组成员应对压力性损伤的能力。②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方法: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开始前1 d使用改良压力性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可能和风险,以此明确患者身体状况,并为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4]。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护理人员在对风险较高的患者摆放体位时应尽可能保证患者体位具有功能性和安全性,使患者体位倾斜角度<20°。使用提式床单移动患者,并保证患者床单及衣物干燥整洁。④使用压力减缓工具:护理人员需在患者骶尾部或髂部放置啫喱垫、水垫、O型棉圈等工具,以减少患者受压部位压力。此外,护理人员在术前还应对患者受压部位贴敷透明贴,以此预先减压,若手术时间超过2 h,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减压[5]。⑤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可使用棉被、输液加温等方式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在为患者消毒时使用棉签、加垫布巾,避免消毒液浸湿消毒区域以外的皮肤,并保护患者敏感部位不受压,如眼角膜、眼眶、耳廓等。⑥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检查患者受压皮肤状况,并利用翻身枕头、水垫等工具帮助患者完成翻身。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在患者术后3 d进行评估,评估标准使用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版压力性损伤定义与分期标准,评估等级分为为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及深部组织损伤[6]。②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分数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③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测量,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越严重。④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共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1~68岁,平均(43.65±5.48)岁。对照组:共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19~71岁,平均(44.18±5.34)岁。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5.7%(2/35),低于对照组[25.7%(9/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行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指导的试验组患者机体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手术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比较(分)

2.4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7%(30/35),高于对照组[62.9%(22/35)](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压力性损伤不仅会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7]。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手术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工作,通过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可精准评估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并针对患者情况予以其护理干预措施[8]。

手术患者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存在较高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其中体温、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手术时间都是压力性损伤的产生原因。随着近年来我国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过程也更加精细、复杂,这就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从而带给患者强制性体位的问题,造成近年来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改良压力性损伤也成为我国手术室护理领域的热点讨论问题。特别是高龄患者,因毛细血管弹性减弱、血流闭塞加快,若基于手术特定体位要求且超过4 h未发生改变,即会产生因贫血所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情况。据临床研究调查发现,压力性损伤情况一般会出现在患者行术后的1~3 d,这就导致压力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对此,临床上也针对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展开研究与讨论,认为有效的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手术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情况,降低损伤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的产生原因在于,改良后的Braden量表在既往6项评估指标的基础之上新添了5项基于手术患者风险因素的评估指标,整体评估流程更加精细,结果更为精准。在评估项目方面还增加了体型因素、麻醉因素和年龄因素等内容,对不同指标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在保障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确保预计成效。根据该量表的评估结果,可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案,符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能够将以压力性损伤为主的手术室风险降至最低。而在此基础之上,患者因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使得实际护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得以明显提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都随之改善。这也是在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指导下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的积极作用体现。

综上所述,在改良压力性损伤评估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体位护理人员评估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评估依据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