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讨
2023-11-29王亚飞
王亚飞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2)
在我国由人口大国迈向高质量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备受关注的资源,肩负着我国新制造业、新服务业、新农业发展的未来。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了高素质人才发展方向。但是,多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误区,这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较大挑战。因此,文章从学生就业指导着手,探究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是特定种类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实现,涵盖工作本身、工作场所、职业以及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1]。职业生涯是人的整个生存环境下与工作存在联系的情感状态、行为动作、未来发展愿景、社会价值观念,以人的潜力挖掘为前提,以人的工作取得业务成绩评定、相关工作规定变更、薪酬待遇浮动、职称级别浮动为指标。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定位个人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目标是培养具备正确创业观、职业观、就业观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在规划全程渗透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国家与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自主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也需要适当调整。
2 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现实困境
2.1 理念认识不到位
在学生就业指导活动备受关注的新时代,多数教师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初步认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并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地位[2]。但是,多数教师关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意义,甚至仍然延续“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度低、自我效能感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有效应用。
2.2 内容浅显形式化
在现阶段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多数学生就业前景被禁锢在狭隘的社会价值取向下,以专业发展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不注重职业精神的渲染、传递,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3]。加之学生就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真实情境就业体验,导致多数学生就业去向不明确、预期目标定位模糊,仅关注当前职业社会地位、薪酬,缺乏理性思考,最终造就职业生涯规划形式化困局。
2.3 指导形式偏单一
当前,学生就业指导主体主要为二级学院支部书记、辅导员,他们多数偏向于采用单一线下指导形式,开展活动不足,直接导致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不理想,给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造成诸多限制,甚至影响了学生未来就业、择业。个别就业指导主要针对临近就业的毕业生,存在功利性、目的性,未考虑学生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导致学生学习生活、未来职业脱节,甚至存在盲目跟从的现象。
3 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优化措施
3.1 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3.1.1 跨学科整合职业生涯规划
借鉴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理念,教师可以从专业课、工程、技术、科学、人文、数学等视角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4],进而立足真实情景,将职业生涯规划划分为工作场景体验类、探究反思提升类、基础知识学习类、就业创业实践类等几个类别,明晰不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适配课程,增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工作场景体验类主要是依托学校实训中心或企业真实办公环境,邀请专业领域人员开展座谈、演讲或沙龙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专业相关职业最新信息资讯、政策、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构建要点、未来所从事职业发展方向与优势,启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探究反思提升类主要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就业团队组织,为不同团队分配不同项目,要求各团队在内部立足本人实际讨论解决,为学生更好地融入职业团队发展合作意识提供帮助;基础知识学习类主要是依托传统课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个体差异,打造趣味性、时效性、融合性、应用性跨学科就业指导内容,如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等,以便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实际帮助;就业创业实践类主要是依托校内实训教室、创客空间或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引入沙盘资源,指导学生实际参与创意产生、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准备等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确保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成熟完整、切实可行。
3.1.2 建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开展多轮行动,指导学生无缝衔接梦想与职业,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的先知先觉,进而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职业能力[5]。
在第一轮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意义建构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理想。进而明确告知学生不同梦想的实现均需从具体的职业开始,促使学生自行联系职业生涯规划与梦想。
在第二轮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意义建构时,教师可以聚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概念,添加趣味性教学资源“2023 年的就业形势达到历史最难,你找到工作了吗?”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探索个人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倾向。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借鉴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分阶段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如先树立目标意识、了解就业去向,再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职业法律观,最后整合个人发展、国家社会需要[6]。
在第三轮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意义建构时,教师可以设计职业生涯拍卖环节,涉及不同低价的若干拍品,如大学毕业证、专业资格证、健康的身体、美丽的外貌等。借助拍卖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个人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并及时纠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书写方法。
3.2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教师可以提前采集学生特征信息、就业指导项目或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授课环境。一般学生特征信息采集主要借助师生交流访谈的方式,了解并记录学生年级、专业、认知基础、就业倾向、发展特点,并进一步总结,有针对性地设置就业指导内容。在师生交流采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差别能力倾向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MBTI 人格类型量表、职业锚(价值观)测试方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倾向、职业性格、价值观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据此调整就业指导目标。
在原有就业指导情形下,教师可以贯彻真实性、趣味性、教育性、知识性原则,恰当录制多媒体资源,高度还原学生未来岗位真实环境,促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期间,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协助者适时提供帮助,全面把控课程节奏,确保学生始终处于聚焦、分析、探究或展示、创新领域。同时在每一个环节终点,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果进行点评,并启发学生反思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以就业真实问题为切入点、规划情形与最终就业目标是否匹配,持续梳理职业生涯规划程序,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付诸现实就业行动。
学生就业指导进入尾声,教师可以从精神、知识、行为几个层面判定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成果。在精神层面,主要评定学生对职业精神、道德品质、思政内容的内化吸收效果,并判定学生是否明确职业理想、提升协作意识、树立良好职业观与创业观;在知识层面,主要评定学生是否提升就业认知与技能、是否有效达成前期设定目标;在行为层面,主要评定学生是否内化职业精神、做出明确职业规划、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
3.3 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
在传统线下形式开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托教育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线上线下混合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环境涉及虚拟环境、课堂环境,虚拟环境构建是基于教育云的资源推送、就业指导路径量化统计、活动组织分析等形式;课堂环境则是基于PPT 辅助的面对面就业指导[7]。在环境搭建时,教师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制作、分享,并经无线网络或5G 网络发送给学生,进而督促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接收、浏览、反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环境搭建完毕后,教师可以提前将整理好的视频、文件、课件等基础资源,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职业生涯阶段理论等,上传到教育云平台,进而通知学生在课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性知识,并完成职业定位测试问卷(MBTI 测试、气质类型测试、能力倾向自我测试等),同时后台观看学生预习进度,提醒进度落后的学生及时参与。课中,教师可以系统讲解重难点知识,并解答学生对预习基础知识的疑惑。进而以“思想对对碰—你觉得职业生涯规划跟你是否有关?”组织开展头脑风暴、课堂讨论活动,并以能力卡片为载体,讲解大学生涯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扭转学生常见的理想主义工作价值观。课后,教师可以上传职业拓展资料,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就业宝典》(中信出版社)、《我的生涯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你的职业性格是什么》(电子工业出版社)、《开讲啦》电视节目、《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通过教育云平台成员功能查看每一位学生总体情况,确保学生完成拓展任务。
根据学生表现特征的差异,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形式,如对于基础薄弱、职业规划兴趣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当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一对一详细讲解,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而对于缺乏自信、自行佩戴“怎么努力也找不到好工作”标签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就业目标和若干个短期就业目标,促使学生在完成短期就业目标过程中感受成功的愉悦,持续朝着最终就业目标前进;对于自我控制意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学生宿舍等生活场所,实施监督、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就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理念认知不到位、内容浅显形式化等现实困境。为脱离困境,教师应聚焦学生就业指导核心需求,将STEM 教育理念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全面贯彻真实性、教育性、趣味性与知识性方针,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教师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模拟真实就业环境,在真实环境内增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