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传媒中心亚运融媒报道创新实践与探索

2023-11-28杨茜胡金波徐丰

传媒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专班嘉兴市嘉兴

文_杨茜 胡金波 徐丰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向本地受众提供高质量亚运新闻报道的好机会;对于媒体所在城市来说,也是借助亚运展示自身形象的好机会。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作为浙江省地市级媒体,该如何打造采编队伍最优合力,做活做深报道内容,充分展示地方良好形象?唯有不断突破传统思维范式和操作模式边界,顺势而谋、应势而动、借势而为,通过组建融媒报道专班,提早开展主题性策划,创新采编模式,优化采编力量,在报道中突出场景,紧紧抓住亚运与媒体机构所在地受众的贴近性,全力让地方亚运报道出新、出彩。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亚运会期间,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仅新媒体端就推出相关报道近500条,点击量600 万+;在央视播出相关新闻22 条,其中5 条在《新闻联播》播出;新华社刊发4 条,浙江卫视播出22 条,取得不错的成绩。

策划引领放大各端口联动优势

为了在亚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上,及时捕捉和传递更多嘉兴好故事,向世界展现更多嘉兴精彩,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专门组建7人的融媒报道专班奔赴赛场,同时,成立由中心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大量采编和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强大后方策划和支持团队。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组建的融媒报道专班人员来自5 个采访部门。这其中,有文字功底扎实的纸媒记者,有擅长单打独斗的摄影记者,有熟悉网络语言的新媒体记者,也有精通视频拍摄和剪辑的电视记者。如何捏指成拳,让这些采编力量发挥最大化?今年9 月22 日至24 日,融媒报道专班在杭州率先展开了一场场有策划有整合的采访。融媒报道专班在确保做好报纸、电台、电视端口常规报道的同时,充分融合融媒报道专班中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记者、新媒体记者力量,在新媒体端口提前设计了亚运村探村系列、亚运开幕式前后精彩看点系列、杭城街头的嘉兴力量系列等有新意的新媒体报道。日常采访中,融媒报道专班也于每晚列出次日采访计划,进一步明确每日采访重点、每日人员合作内容、每日新闻刊发时间节点等,做到日日有重点、不时见亮点。

一次采集、优势互补、多元发布是这次集体采访的最主要特点。以往的媒体采访中,因为采访方式不一样,写法不一样,后期制作不一样,报纸、电台、电视记者都是各自为政。在新媒体端口,采编人员也是根据自身实际去推送新闻内容。针对亚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跨部门整合力量开展集中采访、谋划系统报道,则可最大程度减少重复采访,集中力量做优做实现场报道。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与亚运火炬传递嘉兴站火炬手、奥运冠军王懿律合影

比如,亚运会开幕式中,因进场观看位置有限,浙江每个地市级媒体分到的开幕式入场名额只有2人。根据中心主要领导指令,融媒报道专班派出了一名摄影记者、一名电视记者前往开幕式现场,确保采集到最生动清晰的嘉兴元素画面。文字记者和新媒体记者则在亚运村内通过观看开幕式直播视频、外围连线采访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搜集有用素材。

及时拿到第一手的开幕式照片和视频素材后,经过融媒报道专班的文字记者和新媒体记者的合力加工,新媒体推文《来听亚运会开幕式上“嘉人”的“贴己话”》《“嘉兴七分钟”闪耀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当晚推送。而在嘉兴的众多记者也在对嘉兴元素的前期深度采访基础上,融入融媒报道专班实时发送来的照片、视频素材等,于当晚推出了《亚运开幕式上“瞻瞻的脚踏车”揭秘!扇子如何“炫”起来》等一批有趣味的新媒体报道。次日开始,在报纸、电台、电视等平台,《七分钟动人演绎昨晚嘉兴两个节目亮相“大莲花”》等大量报道又陆续推出。

在有力的策划指引下,从现场快讯到节目展示,再到节目背后的点滴动人故事,亚运会开幕式上的嘉兴好声音、好场景,声、屏、报、网齐发,步步深入,看点颇多。而从前方一线记者,到融媒报道专班,再到后方采编团队,互相补位、互相接力,有效放大了各端口联动的优势,是一次融媒报道的积极尝试。

突出场景创造更多身临其境感

常规赛事报道之外,如何把赛场内外的诸多看点,报出特色和新意?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进行了诸多尝试,尤其强调为受众提供可感知的场景,在报道中创造更多身临其境感。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场景的信息产品服务,在移动传播中显得至关重要。新闻生产者如何在把握受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对场景、情境进行有效把握,为受众提供契合需求的信息、服务?此次亚运报道中,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主题先行,深度打卡亚运,带着大家沉浸式体验亚运生活。

在快节奏阅读的时代,视频是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主题场景,推出了《一起玩转亚运》系列新媒体作品,主要由记者体验亚运村的衣食住行、亚运赛场的风云变化、亚运场馆的智能运行,为大家多方面解读有趣的亚运生活。

比如,在《一起玩转亚运|白天跑赛场,夜晚观江景,亚运村YYDS!》中,就通过短视频+俏皮文字的形式,让大家直观“打卡”亚运村的住宿环境,感受了亚运村里人的幸福;《一起玩转亚运|亚运村里的“嘉兴味”》则聚焦嘉兴元素在亚运村、亚运场馆的频频出现,通过简要的文字、有趣的视频导入,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一番浓浓的“嘉兴味”。

内容为要,抓牢燃情时刻,深度讲述台前幕后的动人故事。

亚运会历史上,夫妻运动员共同参赛很少见,一个家庭摘得四枚金牌更是罕见。中国皮划艇伉俪王丛康和李冬崟做到了,一时间,他们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李冬崟是嘉兴人,王丛康是金华人。抓住他们回“嘉”的生动场景,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多路记者把“四金夫妇”的故事再次深度挖掘,在各端口推出《一家四块金牌“冠军夫妇”回秀洲!》《亚运“四金夫妇”回“嘉”》等报道,温情的视频、共情的文字,让亚运“四金夫妇”的故事成为地方美谈,也得到了央视《朝闻天下》的关注。

第一视角,记录采访“周边”,让受众感受独一无二的场景。

亚运赛场内外,还有许多看不到的有趣、生动、感人风景,怎么去及时体现?我们创新推出新媒体作品《滚动更新|“我们”在亚运的“小确幸”》,三天两夜,60张时光相机版的影像照片,配以简短的记者手记,让大家跟着融媒报道专班记者们的步伐,更加直观地走进亚运会的世界。

“9 月22 日16:35 返‘村’车上,一位约旦摄影师主动与我们开启交流。凭借着翻译软件,我们‘畅快’地聊了起来。他说,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杭州实在是太美了。他用言语无法形容。当我们邀请他下次再来中国,到嘉兴看一看、逛一逛,他说,下次一定会带上妻子和孩子一道来!”“9月23日12:50 眼前的李老师,正在被媒体同行们聚焦。32年间,他参与报道了1届奥运会、2届亚运会、7届大运会,亲眼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今天,是亚运开幕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大家欢聚在一起,共同为他庆生。”……这些亚运赛场背后鲜为人知的精彩小故事、小片段,场景生动、真情流露,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数据。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嘉兴节目的融媒报道

贴近为要唱响地方“好声音”

亚运会是运动员的赛场,也是城市的竞技场。作为地方媒体,如何充分挖掘地方元素,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关系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我们聚焦亚运会上的嘉兴元素,通过记者直击、联合报道、团队出击等开展全方位的挖掘,形成全媒体矩阵式宣传阵营,并在读嘉APP上推出《“嘉”里看亚运》热点关注模块、在嘉兴日报推出《亚运“嘉”力量》专栏、在新闻综合频道推出特别策划《我们在亚运现场》等,用心唱响亚运会上的嘉兴“好声音”。

聚焦亚运“嘉”人,充分展现嘉兴人的精神风貌。本届亚运会,有裴鑫依、李冬崟、史莹莹、朱锦尔、张建辉、王凡等6名嘉兴籍运动员参赛。重点报道好他们的同时,我们还把镜头对准赛场内外的嘉兴籍教练员、技术官员、服务保障人员等,展现他们在亚运会上的作为和精神风貌。《亚运首金,这位嘉兴人功不可没!》《孙聪:执裁电子竞技项目,跨界助力亚运!》《出发!秀洲这位老师要去亚运会当裁判》《从小卖部老板到亚运会女篮决赛技术官员》《亚运赛场内外的“嘉”人速写》等一批高质量稿件陆续推出,让人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不凡,也激励着更多人奋勇争先立潮头。

聚焦亚运“嘉”物,让受众感到亚运与自己的贴近。从女士颁奖礼仪服、中国队领奖服、电竞场馆外立面幕墙材料,到新能源游船、肉菜和饮料,再到亚运村内外景观布置、“黑科技”安全设备等,亚运会上嘉兴智造无处不在。早在年初,我们便开始挖掘亚运“嘉”物:《嘉兴这家企业“闯”进杭州亚运会》讲述了嘉兴企业如何用心研发功能布料,长期为国家队提供服饰面料的故事;《看!亚运颁奖礼仪服如何在海宁许村成型》讲述了嘉兴团队如何携手中国美院设计团队共现中华之美的故事;《嘉兴蔬菜端上亚运餐桌》讲述了嘉兴优质果蔬如何历经严苛选拔成为亚运餐桌美食的故事。各类走访式报道,既为受众推荐了大量嘉兴好物,也让本地受众感受到亚运会与自己的贴近。

聚焦嘉兴文化,让广大受众更好认识和感受嘉兴。认识一个地方,往往要从认识一个地方的文化开始。在亚运报道中,我们推出《观皮影戏、赏灯彩,在亚运村感受海宁非遗的光影魅力》《涨知识!46 幅亚运嘉兴画详解古代体育玩法》《南湖船拳,出征亚运》等报道,让大家直观感受了嘉兴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创新思路创作了《当嘉兴话碰撞“亚运好物”》《来呀!当亚运吉祥物邂逅嘉兴非遗》等创意视频、互动图文,收获不少关注。

猜你喜欢

专班嘉兴市嘉兴
《初心》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学院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常州武进区 安全培训实行“专班专培”
浙江嘉兴卷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