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2023-11-28许海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红色数据库

许海平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22)

数字智能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及主题文化知识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受到图情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十二五”规则实施以来,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智慧图书馆、数字孪生图书馆等特色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的引导下,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红色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红色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1]。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数字人文与智能技术推动下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将面临新的社会需求。 在科技与人文双元推动下全面开发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红色文献、红色书籍、红色实物资源,是数字人文时代学者们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红色文化、传递着红色精神,是重要的物质载体。 红色文化资源是记录和承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实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日记、档案、图片、影像、遗址、声音等[2]。 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是数字人文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中融入科技与人文能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培育新时代国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国目标实现。

1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概述

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图书馆全新的样态,界定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首先要明确其工作范畴。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可以开展的工作有:汇聚整合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人文研究数据库;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搭建资源创新平台与研究工具;应用数字人文技术聚类整合图书馆已有资源,创建可满足人文研究的资源数据集或大规模结构化数据,丰富人文学者的研究对象;培养数字人文馆员和科技创新馆员,提供科技创新指导和数字人文咨询服务,使图书馆成为人文学者、信息科学人员、知识资源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开展多类型科技人文服务,为科研学者提供数据工具、数据库、科研工具,根据科研学者的研究需求组织实施科技研究项目或人文研究[3]。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应用数字智能技术和科技创新工具对人文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整合利用,可以从科技驱动要素和人文驱动要素两个方面展开探究。

数字智能技术和科技创新工具是图书馆的核心驱动要素,也是帮助科研学者、人文学者开展研究的重要工具。 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AR/VR、情景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了图书馆的“虚拟综合体”,赋予了图书馆强大的“数字智能”和“数据机能”及多类“数字孪生形态”,使图书馆能精准感知用户的兴趣偏好,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多元整合人文信息资源,智能匹配服务场景,搭建虚拟知识社区,提供一体化人文咨询和科研探究解决方案,适应多种人文科研信息环境。 唐俊、肖海清对科技人文图书馆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区块链技术为图书馆数字人文环境的搭建提供了安全保障,元宇宙技术创建了与实体图书馆交互映射的“虚拟衍生体”,用户借助全息投影设备可完全沉浸其中,获得新的数字知识创新空间与知识交互体验,将进一步促进图书馆人文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流转[4]。

人文驱动要素的核心是数字人文技术,其重视依托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对人文领域的文学、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美学、法律、哲学、宗教等学科的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和表达,探究这些学科的研究发展规律,通过数字计量工具、数据分析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界定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帮助人文学者对这些学科的人文信息资源进行思辨、演绎推理、解释叙述,进而提高研究效率。 数字人文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实现了人文信息资源的高效检索、标记、提取与计算,帮助人文学者对人文信息资源构建知识数据集、知识化组织、数据分析、文本标注和语义关联处理。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和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以特色人文信息资源为主,通过应用数字智能工具将书籍文本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集,构建特色专题人文数据库;应用数字可视化工具将各类人文学科资源动态呈现出来,构建特色人文资源馆藏。 张春景、夏翠娟认为,在科技和人文双元驱动下,图书馆收藏的红色书籍、红色文献、红色歌曲、红色影像、红色笔记等资源可以应用数字智能技术转化为红色数字资源、红色场景资源,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智能服务平台并直接呈现给用户,更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5]。

2 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笔者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发现,我国有关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文献达100 余篇,特别是2021 年建党百年之际,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经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包括红色文献的整理与数字化存储、红色文化资源主题数据库建设、红色短视频和专题纪录片拍摄、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四类,而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红色文献整理、红色阅读推广服务三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2.1 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普遍开展

2015 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数量逐步增多,大量图书馆开展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实践。 对于图书馆而言,红色文化数据库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最有效的途径,大量红色文化文献、红色书籍及实物资料都可借助红色文化数据库实现长期保存。 例如,延安大学图书馆对延安时期红色报纸、红色书籍、红色宣传刊物进行搜集整理,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了延安时期红色文化数据库。 黑龙江省图书馆携手黑龙江市委党校开展了东北抗联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实践,于2013 正式开展了东北抗联专题文献资源库建设,搜集了30余位抗联英雄、100 余位抗联将士后代、历史研究者及相关亲历者长达200 多个小时的影音图像资料[6]。 吉林大学图书馆通过走访100 余位九一八事变亲历者,搜集了1,000 余本九一八事变历史材料,联合本校历史学者、革命历史研究专家对残缺的100 多本历史材料进行修缮补充,运用数字可视化技术打造了“九一八”历史影像数据库[7]。 山东大学与山东省图书馆在2018 年开始针对省内分布的红色遗址、红色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应用全息影像技术对红色遗址建模测绘,在数字虚拟空间一比一仿真还原,打造了山东省红色遗址影像数据库。 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新四军研究文库实现了馆内、校内特色资源的收集、整合与数字化,并与安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新四军研究文库的资源共建共享[8]。 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成为近年来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赋予了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更强大的生命力。

2.2 红色文献整理开发工作深入推进

红色文献是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献整理是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 近年来,受学界红色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众多革命老区图书馆都开展了红色文献整理实践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联合首都图书馆对1937—1945 年间京津冀地区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献进行了搜集,先后派出30 余位专家学者辗转数千里,搜集了2,000 余本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典籍,首都图书馆红色文化专题数据库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充[9]。 为了进一步丰富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江西省文旅厅对井冈山时期红色文献进行了搜集,通过社会募捐、民间征集等方式搜集到了1,000 余册红色典籍,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了井冈山红色文化虚拟馆、井冈山红色文化数据库,开发了井冈山红色文创产品,使红色文献承载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发扬[10]。

2.3 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全面普及

2019 年以来,不少图书馆以建国70 周年为契机,不断尝试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通过在社区、企业、学校、文化公园等场所开展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活动,使红色文化资源焕发了新的活力。 延安市图书馆联合延安大学以“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开展了20 余次乡村红色书籍阅读服务活动,向乡村民众普及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11]。 山东省图书馆在全民阅读素养培育背景下以宣扬红色文化为目标,在济南市35 个街道社区开展了100 余次红色文化阅读交流活动,并应用数字可视化技术建设了山东红色文化之旅视频数据库,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智能App 安装使用,将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全面挖掘了出来[12]。 建党百年之际,安徽大学图书馆打造红色阅读空间,开架摆放经典书籍,开展红色主题的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为师生提供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及学习交流空间,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3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红色文化建设的集中概括。 因此,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要具备新的时代价值,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精神内涵,让红色文化筑牢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促使科技信息环境创新迭代。

3.1 以红色文化筑牢民族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3]。 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数字人文环境的营造,更脱离不了数字智能技术的支撑。 图书馆只有充分应用数字智能技术,营造良好的数字人文环境,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好红色文化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弘扬红色精神,才能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呈现出来,逐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3.2 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书籍文献借阅、社会教育、信息检索、科研服务、知识咨询、政务决策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 推动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时代图书馆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应依靠数字人文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加快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资源智慧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变,创造出更多虚拟与现实交互映射和场景沉浸式的文化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3.3 促进科技信息环境创新迭代

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需面向多领域、多学科、多平台、多终端,需要数字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VR/AR 等技术工具的融入,支持用户移动化、共享化、沉浸式获取与体验。 这些技术工具的融合赋予了图书馆更强的运算能力、创新能力和感知能力,图书馆将衍生出新的形态,智慧移动图书馆、虚拟孪生图书馆、数字虚拟体验馆、全息图书馆成为新的服务载体,各类数字工具和信息交互方式将不断涌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输交互方式更加多元,促使图书馆不断融合新技术、新工具构建多元化的数字交互模式,促进科技信息环境创新迭代。

4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要将创新理念贯穿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全过程,全面应用数字智能技术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现形式、传播形式、利用形式,全面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将数字人文理念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推动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服务活动的全面创新。

4.1 以创新发展为中心,推进红色文化数字资源优化整合

智能时代,数字孪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从学术科研、智慧阅读角度,还是从文化传播、精神传承角度,对各类图书馆现有的红色文化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融入全息投影、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依靠智慧化沉浸式场景使用户通过虚拟交互方式学习红色文化、共享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图书馆打造共享红色人文环境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在实践层面,图书馆需充分考虑数字人文技术在数字资源处理与跨学科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综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中的文本挖掘、数据关联、数据分析、语义读取、数字可视化对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各类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进行改装,构建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主题型红色资源数据库,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展现方式更加丰富。 例如,西北大学图书馆综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通过对延安时期各类红色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数字化处理,搜集“陕甘宁边区”文献资料300 余种,构建了陕甘宁边区数字史料数据库,并应用数字可视化技术以数字图谱、数字影像及可视化场景方式呈现给用户,使用户能随时随地借助智能设备查询陕甘宁时期的文献史料[14]。

4.2 以科技驱动为导向,构建智能化红色文化资源服务平台

科技驱动要素是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图书馆需要应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对红色文化数字资源的分布式存储,保障红色文化数字资源能借助智能网络实现高效传输,应用人工智能、Hadoop集群、深度学习算法技术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服务平台的智能控制中枢,使用智能显示、数字图谱技术实现红色文化数字资源的全景化展示和便捷化检索,构建集成化的智能服务平台,见下页图1。 智能化红色文化资源服务平台是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服务活动的基础,可针对用户多种服务需求提供红色文献智能化检索、红色文化知识咨询、红色文化资源获取、红色文化资源个性化推荐等服务;针对红色文化人文学者的科研需求提供咨询答疑、智能解答、知识抽取、内容解读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数字人文科研服务需求,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学术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图1 科技与人文双元驱动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智能化服务

4.3 以人文驱动为核心,营造优良的红色文化阅读环境

数字人文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图书馆应用数字人文媒体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和传播,依托数字人文媒体的交互性、超媒体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引导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红色文化阅读内容,替代图书馆传统的以PC 作为展示媒介的Web 浏览模式,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宣传方式、应用方式更加多样化。 在数字人文技术的驱动下,用户可随时随地使用智能终端、数字媒体、社交媒体检索和查询红色文化信息,便捷获取红色文化知识资源,还能应用数字化工具在深入阅读红色文献后,在社交论坛分享阅读心得,与其他网络用户分享阅读经验,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 同时,通过数字人文技术的有效应用,沉浸式社交阅读空间成为主流的红色文化阅读方式,依靠全息投影技术、3D 模拟仿真技术,图书馆可以构建红色文化阅读体验区,用户借助可穿戴设备能身临其境般回到“红色年代”,追寻“红色记忆”,重走“革命路线”,感受胜利的来之不易[15],进而营造出优良的红色文化阅读环境,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弘扬。

5 结语

科技和人文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也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托。为做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图书馆要充分应用数字人文技术,融入科技创新理念,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入,发掘新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潜能,通过推进红色文化数字资源优化整合、构建智能化红色文化资源服务平台、营造优良的红色文化阅读环境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将更高效、更科学的红色文化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全面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心。

猜你喜欢

人文红色数据库
人文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人文绍兴
数据库
人文社科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