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山未睡

2023-11-28马亚伟

思维与智慧 2023年34期
关键词:山间神韵风骨

◎ 马亚伟

人们常说,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沉静无言,平稳缄默,如同睡着了一样。其实,冬山从不曾陷入睡眠之中,它只是换上了更冷峻深沉的姿态,如同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神态凝重,似在冷静而深刻地审视这个世界。这样的时候,我喜欢去造访一座山。一座醒着的山,可以唤醒一个混沌状态的人,甚至可以唤醒整个世界。

冬山瘦了,丰腴的肌肤被季节大刀阔斧地减掉了,如同美丽的女子露出了颀长的脖颈和优美的锁骨,显得更加气质卓然。如果你离冬山再近一些,会发现它不是“美”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的,它的神韵和风骨才是最关键的。山的那件绿色闪光的华服,曾经张扬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极尽所能地铺张着,释放着激情四射的能量,确实适合一座山的高光时刻。而冬天的山,来了个轻盈淡然的转身,仿佛一夜时间褪去绿衣,繁华皆过往,深藏功与名,笑对岁月沧桑。如果把冬山比作人,与其说它是卸了妆的女子,不如说是看透凡尘的归隐者。自古以来,回归山林和田园的隐士,就是活得最清醒的人。世人皆睡我独醒,他们的姿态永远那么洒脱、淡定、深刻、沉默,与冬山的神韵完全一致。

冬山是一幅水墨画,意境深远,韵味无穷。醒着的冬山,有着警觉而生动的双眸。当你远望的时候,会觉得每座山都有眼睛。它们目光炯炯,审视着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洞察着四季岁岁轮回的奥秘。冬山没有了往日浓烈的色彩,整体变得灰暗和浅淡。但它们能一下吸住你的目光,抓牢你的心。冬山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你无法抵挡。只有水墨画才能展现冬山的辽远和苍茫,尤其是那种连绵而去的群山,是大自然创作的杰作。

当你行走在冬山上时,会听到脚步叩响的“当当”之音,似冬山的回应,似季节的告白,似时光的回响。山间的万物都做足了减法,只以最素淡的面貌示人。落叶树的叶子几乎落光了,只剩瘦瘦的枝干指向天空。那些枝干,仿佛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手势,表明了树木对冬天的态度,也表达出冬山特有的深刻语言。这种语言,需要人沉下心来解读。冬山未睡,它的清醒练达与冷静深沉,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种唤醒。山间的松柏虽然绿着,但那种厚重的绿,显然是带着时光沉淀的意味,提醒我们,世界正进入冬天的频道,跟随季节而动才会有所领悟。冬山是萧瑟的,但并不昏沉;冬山是沉默的,但并不茫然;冬山是简约的,但并不简单。

冬山未睡,每一个轻微的声响都清晰可辨。山间听不到鸟儿唱响的欢乐之歌了,有些鸟儿跑去了温暖的远方,有些鸟儿不轻易出现。偶有不怕冷的鸟儿跳跃在树枝上,给寂静冬山又添一份寂静。它们的叫声有点寂寞,有点苍凉。枯藤老树昏鸦的一幕,倒是可以见到的。小兽们躲进巢穴,在梦中等待着春天。如果有一场雪落下来,冬山就显得更加富有神韵和风骨了。风侵霜寒,冰天雪地,入骨入髓的冷,把冬山锻造得更加深邃,仿佛是一个人进入到修炼的最高境界一样,无比清醒和冷静。

山间的色彩少了,声响少了,鸟兽少了。冬山不停地往回收,低调内敛到极致。此时,冬山的简洁朴素与丰富深刻完美融为一体。冬山未睡,我行走山间,亦是精神抖擞。我甚至觉得,只有冬天的山,才可以与人进行灵魂交流。

猜你喜欢

山间神韵风骨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山间
夏日走过山间,我就成了森林
山间小屋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那份山间的幸福
直言才见真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