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的“经络与腧穴”教学应用探讨
2023-11-28王玉英张蕴
王玉英,张蕴
(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1;2.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经络与腧穴”是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枢纽作用。夯实经络腧穴的理论根基,对以后“针法灸法”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该课程学习目标除了要求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的循行、病候及腧穴的定位、主治等经络腧穴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为其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一、学情分析
我校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经络与腧穴”授课对象为针灸推拿专业大一学生,他们主要来自普高,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结构较薄弱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进心不足、自控力较差、缺乏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习惯被教师与辅导员督促学习。同时,他们还存在人体解剖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但他们对针灸技术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对针灸治疗充满期待,容易接受新知识,容易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及数字化教学平台。这一学情给“经络与腧穴”教学带来极大挑战,需要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成效。
二、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在“经络与腧穴”教学中的优势
中医经络腧穴解剖教学平台是将中医经络腧穴与3D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包含了人体解剖数据与中医理论数据,具有多点触控功能、搭载三维虚拟人体模型,通过三维虚拟人体模型的演示给予师生以交互式、实践式的教学体验。该平台系统可满足教师课堂示教、课中小组讨论、课后自学、客观化考核等教学、实训、考试需求。
同时,中医经络腧穴解剖教学平台虚拟人体由4000种以上的解剖结构及经络腧穴组成,可实现翻转、拆分、显隐等功能,并包含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分部取穴、经穴解剖等多种教学功能,符合“经络与腧穴”教学需求。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平台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学互动性,以及对腧穴解剖的画面感、空间结构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三、教学实施
“经络与腧穴”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PPT投影机、人体经络腧穴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对穴位定位与解剖认知的教学效果,但因无法形象立体地展现穴位的解剖结构,学生的空间和思维理解都有疑惑难点,他们经常存在会背穴位理论但定位错误,或会穴位定位但不懂穴位理论描述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困难,改善因理论赘述或抽象理解难度大而引起的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1]。
自2001年以“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后,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包含了穴位三维人体数据集,为我国经络腧穴学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形象真实的数字化模型[2]。上海中医药大学利用VOXEL-MAN三维虚拟人体可视操作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对人体经络腧穴进行了三维重建,开发出能反映经络腧穴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浏览器[3],接着福州大学也开发了一款人体经络腧穴三维可视化系统[4],为经络腧穴解剖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国医学院校中开展虚拟人体解剖平台教学较迟,但因其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师生互动、减少实验成本、增加实验安全性而得到院校的推广,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5]。广州中医药大学将虚拟针灸教学系统应用于“针灸学”操作教学课程中,提高了观察组学生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课程满意度[6]。湘南学院将Visible Body虚拟解剖平台与“经络与腧穴”融合开展交互式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常用穴位的定位操作评分,非常用穴及危险穴位的操作评分也有所提高[7]。而中医经络腧穴解剖教学平台引入课堂,正能满足师生交互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式学习的要求[8]。
(一)理论教学改革——加强知识吸收
“经络与腧穴”重在对穴位定位的掌握,对穴位针刺深度、角度的研判以及临床的具体运用。传统教学主要为口口相传、PPT演示、挂图展现、人体自身示范等,穴位下的具体组织结构在课堂传授的并不多,只有个别特殊穴位才会细讲,这种理论讲授模式容易使学生出现课堂教学可有可无,课后自己也能看得懂的心理。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性和主动性明显被压制,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未入临床,还不深入知晓穴位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比较而言,引入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能充分利用平台的多点触控功能、搭载三维虚拟人体模型,通过三维虚拟人体模型的演示给予师生以交互式、实践式的教学体验,以期相较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学互动性,以及对腧穴解剖的画面感、空间结构感,理论课堂知识吸收率提高了。通过画面感的呈现,学生求知欲增强了,他们好奇丰富多彩的人体解剖,弥补单纯讲穴位或是单纯讲解剖组织的枯燥,这正吻合了他们喜欢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及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特点。通过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我们优化了“经络与腧穴”前期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1.分解细化章节知识点,更加明确学习重难点,并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如总论部分侧重思维导图式记忆,经络腧穴总论部分侧重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用以展示经脉的循行路线,经脉上的穴位、穴位的位置、深层结构等,并利用平台考核学生循经划线、理论知识抢答等,这一过程均可在平台实现并完成。2.融入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教学方式更多元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植入,除采用常规PPT文字播放外,融入gif动图、3D body穴位定位、学生穴位定位视频纠正等,并结合课堂学生吸收等具体情况,采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增加课堂的新颖性,实现课堂趣味性,学生学习有期盼。比如,在讲授足太阳膀胱经的至阴穴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产妇难产,演示至阴穴定位操作,让学生会定位的同时掌握穴位的功用及主治;谈到复溜穴时,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回忆治疗汗证的有效配对穴,并采用小组积分原则方式奖励,最后纳入综合总评。3.“经络与腧穴”穴位的掌握是重点,理解是关键。教师可利用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开展理论知识竞赛,督促学生学习,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我掌握穴位定位了,我懂得如何操作了,这样操作很安全,因为穴位下没有重要的脏腑组织,小腹部针刺要嘱患者排空膀胱……”
(二)实训课堂改革——促进技能掌握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常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这种模式存在部分学生偷懒不练习,部分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无暇顾及,导致师生时间利用度不完全不充分,效果不显现等情况,常表现为:1.学生解剖结构不认识,穴位大致定位,如骨性标志、韧带、肌腱等认识不清。2.教师时间有限,学生操作巡回指导不全,个别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实训任务。引入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实现可视化立体化指导实训操作,纠错及时有效,学生印象深刻,加上教师巡回指导,实训成效显著。具体表现为: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具有操作画面感、三维立体化、结构组织分层化等特点,可供画经点穴反复操作练习。在课堂讲授及实体点穴基础上,教师增加虚拟仿真实验的数字化资源,使学生在掌握腧穴体表定位的基础上,了解穴位下解剖结构,而腧穴主治和穴位多层次的解剖结构相关,使学生在学习穴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进针应有的深度、角度,为针灸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中医教学效能的提高提供技术保障,更好地实现有效课堂,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9]。
(三)开放实训室——建设自主学习平台
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系统内置经络循行描画、分部取穴、穴位解剖等内容,提供多种体位选择,三维立体可旋转并能显示全部骨性标志,同时提供多种辅助取穴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能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定时开放实训室,有效利用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帮助学生扎实经脉循行、穴位定位等技能操作,强化人体解剖的理论识记,有效提高了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率。同时,针灸推拿专业为国控专业,学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训室开放参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考核大纲制定针推执业助理医师实践考核模块,包括腧穴定位内容,让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10]。在实训练习过程中,教师结合临床实际,为学生模拟临床场景,以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为基础,在三维虚拟人体模型上操作循经取穴,辨证论治用穴,让学生参与临床诊疗,感知经络腧穴的临床运用,学以致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思考探索的能力,弥补了当前二维教学模式的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学习特殊部位、有危险性腧穴的针刺操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1]。学生技能提升,专业自信更加坚定,这就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四)强化考核,推进社会服务
教育信息化步伐的推进,让图文切入更加形象的虚拟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对课堂教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络与腧穴”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要借助先进教学设备平台,严把考核关,推进学生的社会服务体系,更加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将课程思政落地于社会服务,实现三全育人,专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与职业素养互融互通。
“经络与腧穴”作为针灸临床的基础课程,回归验证于临床是重点。而临床中的针刺不良反应与风险,更多与解剖结构有着密切联系,针刺、手法的临床疗效也与解剖结构相关。然而,穴位的操作方法讲解基本未深入解剖知识,除一些危险穴位有具体详细描述操作的体位、针刺深度、角度等[12]。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为学生解决了人体解剖问题,可实现脏腑组织的放大、缩小、翻转、平移、切割、剥离、选取等指令。同时,平台系统支持教师编写针对性试题,如解剖、取穴、经络描绘,提供智能化考核考试回放和错题解析。在强化考核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如社区义诊、科普宣讲、暑期三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亲临临床应用,切实感知理论的实用性,临床的可操作性,疗效的显著性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等,实现“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落实理论为临床服务,临床需理论支撑的原则。
四、结束语
经络腧穴因其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借助现代解剖学明确穴位定位、穴位所在的皮下组织结构及允许进针的深度等内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该课教学主要靠教师陈述、描绘寻找穴位,操作时全凭指下感觉体会所处解剖结构,文字描述过于抽象化而难以理解。而中医经络腧穴解剖平台能够将抽象的经络、腧穴通过三维图像技术具象地将其穴位解剖结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同时,该平台通过丰富的实践操作模块、多学科关联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腧穴解剖要点的记忆,并留下更为直观的印象,提升记忆的效力。然而,它缺乏真人身上循经取穴操作的真实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利用好两种教学资源,将知识联系性、技能实操性、临床实用性、学习趣味性等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践行医者仁心的博爱品质,将人才培养方案坐稳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