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高职大学语文的“文专融合”

2023-11-28刘威韵

科学咨询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科人文

刘威韵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6)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时代的文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1]

其中提出的“学科交叉”理念已逐步渗透于高等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革新中。作为更强调应用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亦可借此东风,重新定位、完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探索“文专融合”的可行性,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寻找路径。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不同于专业文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是向内探究文学的历史、理论与创作的过程。而大学语文,特别是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是向外融入、结合渗透,培养不同学科人才的语言应用和文学欣赏能力,是融盐入水的过程。可以说,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具有探索“文专融合”的天然优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常会疑惑,学技术的人上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可以说,正是有了大学语文课的存在,才能为应用技术教育注入生命力,使技能成为有灵魂的技能,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能真正培养“大国工匠”的教育。那么,积极探索“文专融合”“课程人文”,使“大学语文”走出高雅的象牙塔,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催化剂已是势在必行。

一、挖掘文学经典中的专业学科经典,结合职业院校特色,打造“文专融合”的特色教材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面临着课程标准不明确、师生重视程度不高、生源基础差异大、教材难编等问题。对语文教育而言,教材文本的编选至关重要。据笔者所知,江苏省内不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或借用他本,或尚在筹备酝酿,缺乏明确的编著标准和清晰的选编思路。笔者以为文学经典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其中不乏关于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军事科技、生物医学、音乐美术、建筑工程、服装配饰的篇章。文学特别是国学经典,虽以人文为主,亦多方面兼及自然科学。因此,在教材选编时,我们不仅要以传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来衡量,更要兼顾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长线专业,自觉融入“文专融合”的理念。

如军事类院校可选取国学经典中的军事经典,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尉缭子》《论持久战》等,节选其中重要片段。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大量反映军旅生活的篇章,在不同时期都形成过边塞诗派。教师也可以从先秦至明清历代边塞战争诗中进行选择,如《诗经》、三曹七子、鲍照、庾信、高适、岑参、杜甫、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中遴选精彩篇章,使学生在感知诗文魅力中坚定强军强国理想信念。又如医学类院校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可选择《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大医精诚》《扁鹊传》、歌颂医护人员的现代诗中兼具医学精神与文学性的片段,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获得“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专业、职业精神的熏陶。再如航空工程类、气象类院校可选择古代经典中具有航空特色、科学意识的片段,如《大明历》《十二气历》《大唐西域记》《梦溪笔谈》《禹贡地域图》《开元占经》《山海经》等。其他如艺术类、商科类、纺织类、建筑类院校,均可深入文学经典的浩瀚海洋,去撷取属于自己的文化浪花。如此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跨学科、跨领域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横向串联,使文学史与科技史纵向同步,在文学华章中重现朴素的科学精神,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各校用各本”,各校教材各有特色。

二、找准大学语文与高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厘清交叉关系,深入渗透实践教育

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实践。因而落实“文专融合”理念必须与实践教育深入结合,将人文精神、人文情感巧妙融入技能实践创造的过程,使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互相渗透、彼此促进,并在创造、创新的实践中结出硕果。

何二元在《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革新》中指出:“新文科视野下的学科交叉并不是简单的文理交叉,而是要精准对接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以此为导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以突破传统的专业壁垒,消除学科发展障碍。”[2]

具体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学科之间的共通性,以人文精神的力量,为科技创造点睛添彩。如给化工学院酿酒工程专业的学生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广泛搜集中国古代与酒相关的诗篇,课上先品酒后品诗,并请学生根据他们对酿酒技术的了解以及对饮酒诗词的解读,撰写介绍酒文化的精彩短文。教师也可将课堂移至学生实习的酒厂,在工作环境中品读与酒有关的诗文作品,将文学带入车间,在车间感受人文。面向建筑专业学生授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建筑的文学作品,统计历代诗词中高频出现的经典建筑,引导学生探索经典建筑的人文意蕴。

文学与艺术有着先天的联系。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可以说是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设计等专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后方和宝库。教师可以引导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感知力,鼓励他们深入文学天地中去寻宝,去撷取英华,以此拓展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艺术设计思维,将消化了的文学精华运用于艺术设计作品中,以一首诗、一个故事为主题展开设计,或以不同诗人作品的风格为主题,设计充满文化氛围感的服饰、家具、器物。如此以文学故事、文学情趣为内核,以艺术、技术为载体,能加深学生文学内蕴的积淀,实现对艺术作品的创新。

三、促进大学语文教师、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交流,以互开讲座、培训、沙龙等形式,实现教师知识体系的多元化

大学语文要努力成为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除了文学自身领域的内容之外,大学语文也要从其他学科领域引入内容,并作语言文字的训练,全方位为各学科服务,成为全学科、全专业的语文。同时,各专业也要引入“文专融合”的理念,主动承担语文教育的责任,努力让专业鲜活生动,使专业教育既传授本专业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又自觉提升学生专业化的母语运用能力,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如何实现这种“文专融合”,有赖于发挥大学语文教师和其他各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文专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在努力互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以期取得预期的效果。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学,往往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下课即走,研讨范围往往也局限于本专业本学院。而在“文专融合”理念的指引下,大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有意识地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思政元素以及科学常识与精神,并将人文精神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送出去。其他专业教师,也要自觉实践“课程人文”理念,挖掘本课程中的人文元素、人文精神、人文色彩,提高自身对本专业人文点的敏锐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人文与科技的结合能力,力求实现有温度、有趣味、有情感、有灵魂的科技教育。对涉及其他学科的国学经典,我们不再作片面单一的文字翻译或技术考量,而是通过语文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的协同探讨、共同解析,寻找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的解读方式。大学语文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要增加互动,以讲座、培训、沙龙、互相听课等形式,共同探讨“文专融合”的路径,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知识体系的共融,实现教师知识储备的多元化,以适应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与“文专融合”的要求。

四、促进大学语文教育与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大学语文教育成为生动、丰富的教育

何二元在《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革新》中指出:“推进新文科建设面临着特殊的历史机遇......新文科同时也深深根植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之中,是人文社会科学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文专融合”不仅限于大学语文与各学科专业的融合,更意味着语文教育要主动适应外部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与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2]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人文”理念之中。教师要深入地方文化的土壤中,挖掘人文精神、思政元素,将地方文化元素与大学语文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文专融合”具有地域特色与风采。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亦可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宝藏。

比如,南通地区的文化名人,近代实业家张謇,具悠久文脉的范氏家族,清代状元胡长龄,诗人学者李素伯等等,他们或以文学为专,或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但都有大量的诗文著作,或日记手稿。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整理地方文化名人的作品,挖掘出其中能丰富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元素、思政元素。博物馆是地方文化的灵魂。为此,教师可深入各地区、各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作详细调研,汲取地方文化的精髓,并将其注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发掘地方古典诗文、文化名人故事作为教学的素材,以身边的、城乡的人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体验文化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地方文化。教师也可适当将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和内容,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是空中楼阁,能立足身边,立足脚下,接一接“地气”。

不同的高职院校有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语文教学也可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比如,南通职业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远志,格物致知”,那么教师在向学生解读儒家学派的经典篇目《大学之道》时就可以从学校石碑上的校训导入,围绕大一新生刚入校的心理状态与实际生活,以问题“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作为切入点。如此联系校园文化精神展开文本,就使得高深的儒学古文变得亲切而贴近生活。

高职院校往往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长期稳定地向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师,也可走访企业,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在地方上较为著名的企业,深入了解其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亮点融入高职语文教学。

推动高职大学语文的“文专融合”,既是语文学科以自身优势服务于高职各专业学科,同时又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造升级,从而践行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学科交叉”理念,使各学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可通过打造特色教材、渗透实践教育、促进语文教师知识体系多元化、学科与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交流融合等方式,创新优化高职人文教育,形成全学科、全专业的大学语文。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技能,还要有文化自信,人文情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文专融合”,探索“专业化的语文教育”,发掘“专业中的语文精神”,使“语文的专业化”与“专业的语文化”相辅相成,在新时代背景下,筑大国工匠之魂。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科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孙文科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