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统文化基因和理论创新逻辑

2023-11-28程志高朱雨琪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生总书记生态

程志高 朱雨琪

(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绿色发展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谋划和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等。这些思想观点的生成逻辑,在于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紧密联系,回答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168这一生态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168。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我国古代生态思想,深度挖掘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有助于我们将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不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生态自然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观念的现代转化

“天”和“道”是中华经典中频繁出现的,带有哲学本体论意义的元命题。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两者意指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庄子·齐物论》提出“万物与我为一”[2]31,意即世间不同事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论语·阳货》提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3]214,暗示着宇宙中的每个生命和事件都遵循着它们的规则,这也体现了人们关于遵循大自然运行规律的理念。《荀子·天论》强调“天有其时”[4]266,因而农事活动要与天象运动、气象变化、物候表征等相一致。尽管天道观念出现在不同思想流派的论述中,但得益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相互借鉴,其内核却是相通的。无论是道家讲求的“道法自然”,还是儒家推崇的“知天畏命”,或是农家遵循的“以时禁发”,都体现了万物运行自有其内在规律性,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故而要顺从天意,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行事。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缺乏相应的现代科学知识,古人强调顺应自然,更多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敬畏。

生成于天道观念的生态自然观,同样倡导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但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的生态自然观,对自然不再停留在朴素的图腾崇拜阶段,而是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认为,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和对待大自然,强调在开展各种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活动的同时,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治理方式,对大自然进行有效的保护、合理的改造,以期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生态自然观是一种基于唯物主义的科学规律论,是对作为一种朴素的自然本体论的传统天道观念的现代话语转换。

一是从自然抽象、神秘认识到具象、科学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原始文明时期,由于我们的先民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能力的有限以及自然能量的强大,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人们认为自然界是“天”,有着无边力量可以操纵人类命运的走向,让人无限恐惧、膜拜。敬畏自然、崇拜自然成为生存基本准则。无论是《周易·说卦》讲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5]207,还是《荀子·天论》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265,都有将自然神秘化的倾向。习近平总书记从系统论、生态论等现代科学出发,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6]71,人类与田地、山脉、水土、空气、树木等自然界各种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治理时,不能仅仅依靠种树、治水、护田的单纯行动,“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6]72,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这些重要论述从方法论上告诉我们在生态治理上必须采取全面的措施,做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以确保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

二是从对自然被动、顺从的态度到主动、积极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管古人将天文历法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但更多还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遵循天时的重要性。古人发现在农作耕种之时,需要“四时事备”,因此,管子特别强调要“顺天之时”,顺势而为,自然而然,不应有人为的干扰、破坏。《管子·禁藏》提醒人们顺应时节作为,遵循“春仁、夏忠、秋急、冬闭”[7]771的原则,以此来实现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的目标。《荀子·王制》也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4]128,也是在说如果不违背自然生长的客观规律,便可粮谷满仓。生态自然观则进一步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209的生态价值理念,尊重自然的重点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顺应自然的核心是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的关键是维护自然自愈修复的能力。如在谈到治理黄河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大禹治水的例子,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6]69,顺势而为,治水方能成功。

二、生态民生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话语重构

中国特有的农耕文明所生成的文化形态,孕育了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为代表的传统民本思想。这一思想通过与古人的生态智慧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民生话语体系。《庄子·知北游》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2]362,“大美”代表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图景。《论语·先进》中著名的“曾点言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135,一幅生机盎然、其乐融融的春游图景生动展现在世人眼前。无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让人心神往之,无不体现了古人对“大美”生活的追求。尽管有这样一种志趣,但因受历史局限和经济社会发展限制,古代民本思想中对生态环境的追求更多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的一种闲适与情趣,毕竟与现实还有不小差距,对于大众而言相去甚远。汉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规模激增,对田地的需求相应增加。人们为了获取更多耕地,开始毁林造田,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显现,到了唐宋时期则愈发凸显。

因此,尽管古代民本思想中有重视自然生态的因素,但更多只是将环境作为民生的附属品来对待。古人更看重的是从自然中获取民生物资的保障,在此情境下,注重民生与保护自然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内在张力。生态民生观摒弃了古人对两者厚此薄彼甚至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通过多维思维、逆向思维等重新定义了环境与民生的相互关系。

一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拓展了环境的社会属性。空气、水、土壤等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属性是其天然的固有属性。在农业时代,这些属于人的基本生存资料。《管子·水地》指出,地是“万物之本原”,水则是“地之血气”[7]656。在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将环境的自然属性拓展到环境的社会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9]。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对于国家公园建设,要视之为“国之大者”。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1]8,“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1]26。在谈到群众生活的物理空间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美丽、宜居,提出“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6]42,“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6]44。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3年,就在浙江省亲自谋划和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真正将绿色还给群众,让人民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获得感。

二是将生态环境作为民生之基,进一步丰富了民生的内涵。传统生态民生观念中,自然环境是单向度为人服务的。如《管子·牧民》指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7]2。在这里,“务四时”是为了有充足的粮食。生态民生观认为“环境就是民生”[1]135,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民生福祉的高度,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0]4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6]37,这足以看出在新发展阶段,自然生态在民生保障中的优先级。“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0]8,这些重要论述将物质向度上的民生延伸到环境向度上的民生,将环境之于人的生存逻辑拓展到全面发展逻辑,极大丰富了民生的内涵。这就意味着保护环境就是民生建设的本来之要和题中之义。要通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8]212。

三、生态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理念的路径诠释

“和”与“合”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基调。传统生态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性,认为和谐是阴阳化育的自然规律。《周易·系辞下》提出“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5]638,宇宙中的天、地、人构建了一个完美均衡、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4]313。子思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288,即通过平衡、协调、统筹,可以使自然界的所有元素都能够得以有序的运行,从而促进万物的繁荣。道家常常用“生生”解读万物生长,强调和谐化育万物,绵延不绝。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178,即万物同源,万物平等,这也要求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和谐共生。老子告诫世人,如果“不知常,妄作”,则“万物无以生将恐灭”[11]164。因此,“不妄为”是达到万物和谐、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

“和合”理念所强调的合一性、整体性的生态思想观念,是我国生态智慧的重要根基。与“和合”理念一脉相承的生态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整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揭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是形成了以“绿色”为底色的新发展理念。从世界发展进程来看,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把人类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导致西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走上无序开发、资源殆尽、无利抛弃、环境殖民的恶性轨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耗。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30~60年代工业化进程中的肆意妄为最终导致“八大公害事件”的悲剧。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深刻汲取了西方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目标,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辟出一条可持续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绿色发展新征途。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6。我国已将传统文化中崇尚“和合”的理念运用于美丽中国建设之中,以绿色发展为驱动,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从而达到将环境保护和可继续发展紧密结合的目标。

二是构建了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这一古语通过用天地间的生物对良好生存环境进行寻觅作为隐喻,来表现出美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极大吸引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座山”理念,深刻论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体的关系,揭示出生态环境并非只是一笔自然财富,还包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座山”之间“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12]153。一方面,尽管金山银山对人类的生存来讲非常重要,但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我们是无法通过金钱买到绿水青山的。另一方面,在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12]186以后,通过转变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不断调适,可以实现“两座山”的和谐统一,也能够促进人与自然构成浑然一体的关系。与传统生态文化只着重于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不同,“两山论”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12]187,它强调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很好回答了生态与经济之间应具有的关系,赋予了生产力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生态文化中和合理念的路径创新。

四、生态消费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美德的价值传承

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古人一直倡导的生活方式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早在部落时期,黄帝就提出“节用水火财物”[13]的节约资源思想。孟子把保护自然资源作为“王道之始”,提出“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4]5,这些才是实行王道仁政的重要内容。荀子把“以时禁发”的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提出草木开花滋长结果之时不能砍伐,鱼类产卵之期禁止用渔网捕捞,这样才能使万物“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4]128。

生态消费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相比西方物质主义、欲望至上对生态的消费,生态消费观强调消费的生态性,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绿色消费观应运而生。

一是主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管子·八观》指出“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7]240,因此要“审度、节衣、俭财、禁侈”[7]241。《荀子·富国》提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4]140。古人不仅有这方面的认识,更是有具体的规定和法令。如《逸周书》提到“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15],可以看出早在夏禹时期就有这样的禁令。儒家推崇“克己复礼”,将节制、克制提升到礼的高度,作为一种崇高美德。《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3]83,这一方面说明了孔子高尚的仁爱之心,同时表明了在向自然获取资源时的一种节制。《孟子·告子上》指出“牛山之木尝美矣”[14]222,然若随意砍伐,则原有的生态之美就会被破坏。因此,人类从大自然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时必须适度,不能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否则将导致“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后果。在谈到古代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8。面对2019年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16],要推动绿色复苏,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二是培育生态道德,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古人从天人关系出发,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颇注重修身养性。《论语·八佾》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3]28,在日常生活问题上,孔子是极力主张节约俭朴的,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3]66,认为颜回是真贤良。孟子讲到,君子听见家禽走兽的声音后,“不忍食其肉”[14]11,这是人的恻隐之心。老子则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1]48,对欲望无节制、无限度的追求,会让人“心发狂”“行妨”,因此要“寡欲”,若没有有效的法律来限制人的无穷之欲,就会导致资源“暴殄”,从而损坏社会的平衡和安全。当今社会,贪婪、炫耀、挥霍等不良行为加剧了资源和环境危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6]93。要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指引,加快推动公众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转变,自觉采用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通过“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务实行动,积极创建绿色生态家园、绿色生态社会,让绿色生活成为全民共同的追求。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7]。2023年我国正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旨在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拥有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价值。深入提炼与总结蕴含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持续推进实践、制度与理论创新,依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关键任务。

猜你喜欢

民生总书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