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雨工程”乡村人才发展公益项目 春雨浸润,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2023-11-28王玉明

中国民政 2023年17期
关键词:春雨实训农民

“这次的培训是场及时雨,能让我们充充电、练练手、学学招,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在2020年“春雨工程”乡村振兴旅游人才实训班结束后,一名学员由衷地发出感叹,引发了众多学员的共鸣。

接受培训的学员,大多开的是“小作坊”。一周的时间里,实训班精心挑选导师,采用手把手教学、沉浸式授课,将理论教学与模拟实操相结合,把案例分享、教学研讨与实地观摩相配合,有效地提升了参训学员的从业服务技能水平。

“‘拜师求学’和‘围炉夜话’是培训班最突出的两大特色。”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景介绍,“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真正帮助学员快速成长。”

从农民到职业旅游从业人员,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变化,更是完成了行业跨越与产业升级。职业化、专业化的能力提升,正是“春雨工程”的价值所在。

2007年,为支持西部地区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转移,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创设“春雨工程”乡村人才发展公益项目。实施16年以来,项目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开展专项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赋能,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人才”。

16年来,“春雨工程”深刻洞察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组织普通培训到发展精品培训,再到开展专题培训,足迹遍布了四川、青海、西藏、甘肃、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的30多个县。举办农村文旅产业实训,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农村文旅产业复苏;开办农民电子商务培训班,研发农业电商培训课程,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开展“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训练营,提高三江源生态养护员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方面的专业技能……“春雨工程”培训农民、牧民和乡村教师等4万余人,帮助他们掌握了技术、稳住了岗位、实现了就业,并带动近20万人增收,在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适应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需要方面成效显著。

经过16年的耕耘,“春雨工程”形成了“基金会统筹、社会企业资助、地方政府支持、各类资金整合、定点机构培训、广大农民受益”的新型培训机制。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采取与政府机构紧密合作进行资金配比、发动爱心企业参与捐赠以及公开募捐等多元化慈善募捐方式,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在培训过程中,“春雨工程”坚持“本地培训+异地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与取证相结合,建立了农业专业技术、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牧民生态管护员、非农技能等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在参加培训的3万余名职业农民中,取得初、中级证书18500余人,占62%,就业率达100%,还有部分学员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

不仅如此,“春雨工程”还注重开展乡村人才发展研究,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报告(2021)》,资助“农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等课题研究,形成超过百万字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2021年9月,“春雨工程”举办首届乡村振兴人才论坛,邀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智库机构等参与。“春雨工程”正成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链接供给需求、聚集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未来,“‘春雨工程’将进一步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工程’”,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丁文锋在接受采访时说。“基金会将进一步拓展培训范围,优化培训方式,探索出一条产业振兴人才培养之路,为乡村发展、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积蓄人才力量。”

猜你喜欢

春雨实训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春雨
春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