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教学对策
2023-11-27高海宁程志清
马 铁 高海宁 程志清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0 引言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2-3]。
批判性思维,是个体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个体进行理性决策和反思的能力,也表示一种有目的的高阶理性思维过程[4]。批判性思维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认知技能(批判性思维技能)和人格倾向(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人格倾向是勇于批判的精神和心向构成[5-6]。
现阶段针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批判性思维特点的评定较多,但多集中在医学、英语、理工类专业,相对而言体育领域受到的关注还比较少,研究基础薄弱,因此针对性研究体育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情况,可以提高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新入学大学生177 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7±0.51岁。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批判性思维调查相关著作、文献确定研究方法。
专家咨询法: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咨询批判性思维领域研究专家,确定问卷使用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使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CTDI)》,CCTDI 问卷是一种客观性、定量的检测工具,在国内外应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发放问卷180 份(社体专业60份、体育教育专业70份,运动训练专业50 份),回收18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77 份(社会体育专业有效问卷60 份,体育教育专业有效问卷69 份,运动训练专业有效问卷48份),总有效率98.3%。
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非参检验(K-W 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现状陈述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非参检验结果采用中位数表示。
2 结果
2.1 体育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情况
通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较低,批判性倾向不明确,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人数比例较低,仅为23.7%。在各子维度中,思想开放和分析维度分数略高,大于40 分,且批判性思维正性人数比例较高;其他分数均低于40 分,且正性人数比例较低。
图1 体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表1 体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2.2 不同体育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情况
通过表2、表3、表4 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30 %学生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为正性,在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各子维度中,分析维度处于正性的学生比例最高,而在成熟度维度处于的正性学生比例最小。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和系化维度处于正性的学生,但在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思想开放维度处于正性比例很高。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中50%学生表现为批判性思维倾向为正性;各子维度中,思想开放维度正性学生比例最高,而自信心维度正性学生比例最小。
表2 社会体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
表3 体育教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
表4 运动训练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
通过表5和图2看出,体育各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及各子维度水平不均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表现优于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批判性倾向好奇心维度表现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分析维度表现优于体育教育专业(均为p<0.05)。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学大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中系统化维度表现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均为p<0.01)。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成熟度维度表现优于社会体育专业(p<0.05)。
图2 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对比
表5 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新入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对比
3 分析讨论
3.1 体育专业新生批判性思维现状
近年来,针对我国大学生群体批判性思维倾向状态的研究较多。如有研究发现,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处于中性或矛盾水平,要低于国外研究结果[8]。对文科、理科学生、工科学生[9]、医学院学生[10]的研究也呈现了相似的现象。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体育专业新入学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处于不明确、矛盾水平。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不高,可能与我国教学长期重理论、技能等知识传授有关,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权威式教育有关[11-12]。但也有研究显示外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好批判性思维倾向,且女性高于男性[13]。并且为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与英语水平呈同步化趋势[14]。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家庭背景、大学前教育经验等变量后,一流大学一年级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仍高于非一流大学[15]113。说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受到先天(遗传、性别)和后天(学习经历、专业)等多因素的影响。
CCTDI 调查可以从7 个子维度反映被调查群体的批判性倾向特点。本研究显示,体育专业学生批判性倾向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相较而言,思想开放和分析维度得分较高,正性人员比例较高。这与某些学者的研究相似[16]。但在其他研究中却呈现了不同的结果。以上的研究中,多数调查对象为一年级大学生,提示同一年龄段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其影响原因是复杂的,可能与学科、专业、性别、生源地、高中水平等有关。因此在研究批判性思维倾向时应对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分析。就本研究对象而言,体育专业学生在思想开放和分析维度得分较高还可能与体育专业学生长期、系统地从事体育活动,比赛有关,这些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善于社交、能够包容团体内部成员观点的特质;在运动中要研究对手、比赛环境,这样都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3.2 不同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对比分析
关于不同体育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特点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显示,相对比而言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在总体上和各维度都处于较高水平,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相对略低。本研究调查的对象为各专业新入学大学生,还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体育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因此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特点多与其在中小学期间学习、生活经历有关。有研究显示,高中学生群体中批判性思维倾向与学习成绩呈现同步化的趋势,即学习成绩越好,批判性思维倾向越强[17],一流大学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显高于其他高校;一流大学中A 类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B类高校学生[15]114。这些研究都提示,学习成绩正向影响批判性思维倾向。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相对而言入学成绩较好,接受基础教育较为系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倾向并未表现出上述特点。反过来,参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却表现出较高批判性思维倾向。这些是否提示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立的作用?是否批判性思维倾向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发展特点?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3.3 培养体育院校学生批判性倾向对策
通过本研究显示,虽然不同体育专业的新入学大学生在批判性倾向水平在不同维度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可以很好地包容他人观点,对于实际问题具有较好的机敏性、预见度。但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探究意识欠缺,推理问题时自信心不足,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不够深思熟虑。有鉴于此,提出以下针对性教学对策。
3.3.1 提高体育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倾向[18]。因此有学者提出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分析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实践应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19],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对于学生的固有或社会性偏见[20],不要主观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是一个理论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不具备基本的辩证分析能力的群体。教师要积极发现、挖掘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合理引导。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21],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提升学生批判性倾向的重要手段。
3.3.2 加强学科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
现阶段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一言堂”,提高学生自主性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普遍认知。但缺少系统性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尤其是针对于体育专业学科类教学课程。学生对知识理解困难,应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应该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环境。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互助合作以及个人协作等方式实施主动学习策略[22]。
以“运动实践”问题为引导的探究教学可以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设立与运动实践相关的特色题目,如如何提高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篮球项目运动训练监控的手段?……通过提出观点、论题与论证等过程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通过分组讨论,各组凝练观点,阐述依据、理由,期间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阐释的逻辑性、系统性,提高对知识的渴求,提高探究意识,自信心进而弥补批判性思维倾向短板。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论文写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23]。
此外,在学科课程配属的实践(实验)课程中可以采用批判探究的教学模式(Critical Inquiry Based Learning,CIBL)进行[24]。如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可以改革实验教学环节,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例,引导学生从运动实践问题出发,设立目标,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升华理论,交流反思,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3.3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和分析
加强对运动技术理论的分析、理解,更好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25]。同时在技术教学中要加强问题意识,通过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考、讨论[26]。提高学生的权威、教材的质疑精神和挑战意识。也可以通过观看高水平比赛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赛的进行思考,如技术动作是否合理、技战术是否有效、裁判是否公正等问题[27]。
4 结论
体育专业新入学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较低,特点有一定相似性。通过提高教师批判性思维水平,改善学科、术科教学方法,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