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寻访鲁迅故居
2023-11-27
我不远数千里,从鲁西北一座小城前往江南鲁迅故居寻访的理由,是我几年来一直难以割舍的一种期许,一种渴望,一种情结。
几年前我曾造访过绍兴鲁迅故居。那时,一群人随着旅行团前往,时间和路线都由不得我们,只能听从导游的摆布,在鲁迅故居坐落的那条街道上,短短40分钟的时间,只能草草地匆匆地急急地浏览了一下“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对鲁迅故居只留下了肤浅的、模糊的印象。此后,一直觉得作为鲁迅的铁杆粉丝实在对不住先生,对不住中国文学,对不住民族的脊梁,心里空落落地渐渐凝聚成一种心结,好像欠下了一笔之于中国文化的债务,难以排遣与归还。
今天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坐在开往绍兴的列车上,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先生头顶那“像一把刷子似的”“整齐直立”的“平头短发”和隶书“一”字形的胡须,似乎看到盘旋在他头顶的缕缕香烟,似乎看到他在三味书屋精心刻下一个“早”字,似乎看到他坐在灯下写下“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时羸弱的身影;还似乎看到“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十一二岁少年闰土;还有“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孔乙己、头上顶着癞疮疤的阿Q、拄着一支比她还长的竹竿的祥林嫂、高喊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夏瑜……多少对先生形象的描述,多少先生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赶集一般在我的头脑里来来往往,呼喊着,吵闹着,激起我走进鲁迅故居,走进先生丰富内心世界的强烈渴望。
到达绍兴北站,已是掌灯时分。走出车站,却发现这里已是阴雨淋淋,一股阳春少有的冷气扑面而来,随即打遍了全身,但我却没有丝毫的寒意,也没有因连续乘车而带来的倦怠,更没有感到一丝淋漓之苦,因为心中满满的兴奋之情冲淡了外在的一切。我来到预定的酒店稍作休整,也没顾得上吃点东西就冒雨去了鲁迅中路,因为这条路上所有的景点晚上八点半会停止预约,我怕再次错过这难得的走近先生的机会。
细雨蒙蒙,夜色朦朧,雨夜下的街灯恹恹的,与我们的心情并不匹配。远远望着先生,如同当年从书本上看到的一样,头顶是“像一把刷子似的”“整齐直立”的“平头短发”,还有那隶书“一”字形的胡须透露出先生的风骨与气度,嶙峋的左手指间是一支粗壮的香烟,三缕烟雾颇具形象感地飘向天空。先生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洞察着世间的一切,令人心生敬畏。石碑左上方是鲁迅体的“鲁迅故里”四个大字,下面是一条街道的简笔,我想这应该是这条路的一个缩影。石碑左侧是一位老先生和一位少年,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那该是少年鲁迅和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前方有三个或站或坐的少年雕像,这样一幅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的许多作品,也能联想起自己的少年生活。虽是细雨蒙蒙,夜色沉沉,但我却在先生像前凝望了许久,然后深深地鞠躬以表敬仰之情。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宽厚的照壁,上面四个鎏金大字“民族脊梁”在雨幕的灯光下熠熠生辉。看到这四个字,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著名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这里之所以矗立着这样几个大字,想必一定是为鲁迅先生而设。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倘若从1910年创作文言小说《怀旧》算起到1936年去世,单单按创作计,每年都要近20万字,另外他还要讲学、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扶植并培养进步青年,如果不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怎么能达到如此成就?先生本是学习医学的,但当看到祖国百孔千疮、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依然弃医从文,用手中的匕首和投枪向中外一切反动势力宣战,用饱蘸深情的文字为中华民族鼓与呼,这不恰恰是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真实写照吗?如此看来,先生被称为“民族脊梁”当之无愧。幸好,这些年在国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不再相信某些所谓专家学者的“阴险的论调”,把先生的许多经典作品重新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使当今的学生认识鲁迅、敬仰鲁迅,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学到“民族脊梁”应该具有的责任和担当,培植高尚的家国情怀,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快点儿吧,马上到八点了,再晚一点就不能预约参观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在淅沥的春雨里朦胧的夜幕下却像一声清亮的响雷,夹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传入我的耳膜。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可不嘛,都八点十八分了,再不约恐怕今晚要扫兴而归了。于是我随着那兴许是东北来的一队游客匆匆来到鲁迅祖居门口排队预约。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跟我们说,如果第二天还有时间的话,就可以细细游览;假如只有今晚的时间就可以先去看看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特别是第一次来的朋友,其他的地方可以以后再来。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我就是属于她说的那种只有“今晚的时间”的那类人,所以预约之后就赶往了鲁迅故居。
进的门来,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我在先生祖母、母亲的卧室稍作逗留,就来到鲁迅先生的卧室前。先生的卧室门口用中、英、朝、日四种文字做了简要的介绍:“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鲁迅回绍兴任教,这是他当年的卧室。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在此写就。”卧室内还算得上讲究,前后窗台下各有一条长长的条几、两张方桌、几把椅子、两个脚橱,脚橱应该是存放衣物和书籍用的,还有一张铁梨木床,据说这张床是当年的旧物,床头上方悬挂着先生的旧照。仅仅从先生的卧室,我们就可以想见当时周家是怎样的一个“小康”人家了。据他在《〈呐喊〉自序》中的描述,在父亲病重期间,四年间他给父亲抓的药“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想来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倘若不是富裕的人家,恐怕很难做到。尽管后来“坠入困顿”,但他还能够“到N进K学堂”直至后来去日本留学,可见他的生活境遇远远要在中产阶层之上。可就是这样一位富家子弟后来竟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了中国人再不受反动政府及外国列强的蹂躏与戕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进步的道路,成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就连毛泽东主席也曾对他给予高度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样的人,又怎能不被称为“民族脊梁”,又怎能不令后鲁迅时代的中国人爱戴与缅怀,敬仰与追思?
向后移步,来到厨房,让我动心的是厨房内两尊彩色的儿童塑像,想必这应该是少年鲁迅和他最好的玩伴闰土了。闰土的形象多少年来一直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就像先生的肖像一般深深烙在我的心底。这倒不是因为他在那个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圆月的夜晚,在海边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的沙地里,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像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英勇少年形象,而是源于他见到回到故乡的鲁迅先生——昔日最要好的朋友,经过一番踌躇后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了先生一声“老爷!……”这不仅仅让先生打了一个寒噤,就连我在少年时读到这里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与惆怅,由衷生出一种对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里被旧思想、旧观念熏染的旧世俗的憎恶与痛恨。30多年来,我每每读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看到闰土喊叫先生的那一声“老爷”二字,心中不免凄凉了许多,眼里也总是噙满苦涩的泪水。一百多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往昔之华夏,可这样的习俗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着,改变国民灵魂的责任也依旧需要有人担负。如此看来,谁说鲁迅过时了呢?
来到“百草园”,看到圆形园门上方的“百草园”三字,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所描绘的那段令人痴迷且神往的景象。走进园内,才发现这方有着别致雅称的地方并不是很大,大概也就一亩,慵懒的灯光在淅沥的细雨里打着瞌睡,致使我们看不清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椹;也听不到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们的弹琴;更没有找到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的根,但我的心情却是无比的激动与兴奋,毕竟置身于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度过美好童年的地方,无论如何,这是造化的恩赐与奖赏。园中写有“百草园”字样的一块石头旁,不少人正在等着拍照留念,尽管细雨绵绵,但人们兴致很高,恰恰是“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像我一样。在“短短的泥墙根”后面,有一堵绿树掩映、百草簇拥着的墙壁,墙壁上方是带有古典韵味的青黑色瓦片,层层叠叠,护佑着下面用黑色石板铺就的墙面。怀着好奇心,我移步想探个究竟,怎奈护栏阻挡使我不得近前,隔着花草相望却什么也看不清楚。我拿出手机打开手电,便可看见黑色的石板上刻着绿色的字迹,依稀可以辨识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不仅借着微弱的光芒轻声朗读起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对于这一段文字,无论是读者还是鲁迅故居的修缮人员想必都非常喜爱,要不怎么会在“短短的泥墙根下”專门做了两个儿童的塑像?一个穿红着紫,直面而立,目视远方,双目炯炯,神态毕现;一个蓝衣紫饰,弯腰下蹲,双手趴地,面带笑容,活灵活现。如果没有猜错,这一对玩伴也应该是少年鲁迅和闰土了。除此之外,“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依然如故,比之于鲁迅先生当年生活着的“百草园”,这里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分别刻在不同形状不同底色的石头上,字迹都是绿色的,有的颜色业已脱落,但清晰的字迹记录着这些地方的用途以及当年鲁迅在这里玩耍的情景,让人宛然可见当年的光景。
一方小小的菜园,因为一个雅名而被人欣赏,更因一篇文章而受人青睐,慕名而来的绝不会是因为这一方小小的绿地和几株或是十几株江南的树种,而是因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对故土的情思,更是因为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追念与缅怀。这是情怀是源自心底最真挚、最纯净的一种情感。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鲁迅这样的英雄,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正是有了更多的懂得敬重和爱戴英雄的华夏儿女,我们也一定会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走出偏门,移步换景,向着三味书屋走去。风住了,雨也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