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深入实施“一院一市”战略 将科技成果写在三秦大地上
2023-11-27李志如
李志如
自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推行以来,陕西科技大学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机制、聚焦改革内涵,以深入实施一个学院至少对接服务陕西一个地市和西安市的一个区(县)产业发展的“一院一市”“一院一区”战略为抓手,深度参与融入秦创原和各地市成果转化分平台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新工作机制,打通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省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方案下发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三项改革”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陕西科技大学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工作专班,围绕学校优势特色和中心工作主动谋划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与秦创原工作专班形成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举措。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1+5”的政策体系。“1”指的是《陕西科技大学落实陕西省“三项改革”实施细则》,“5”指的是《“双一流”建设科技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激励办法(试行)》《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成果转化创新团队组建实施方案》《社会服务及技术开发类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技术市场科研团队管理办法》,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三是引人才,学校人才引进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自2015年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学校引进人才526人,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人才73人。四是强化平台支撑,学校作为陕西省首批“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先后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和未央区人民政府共建2个“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验区;依托学校技术市场建立秦创原陕西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场地面积4600平方米,入驻高水平成果转化团队13支;在沣东新城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建立陕西科技大学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场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与陕西粮农集团共建秦创原陕西粮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盘龙药业集团共建秦药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与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与微系统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未央区人民政府、周至县人民政府、延安新区投资发展集团、宁强县人民政府、咸阳经开区管委会、宜君县人民政府分别合作共建秦创原技术转移分中心。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围绕陕西24条重点产业链,组建了新型显示、乳制品、航空、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11支成果转化创新团队,主动对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推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二、聚焦改革内涵,推动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1.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方面。学校所有专利技术和项目等职务科技成果全部由科技处(前沿院)进行单列管理,不再纳入国有资产序列,彻底打消了教师“不敢转”的顾虑。单列改革后,2022年下半年学校专利技术转让了148件,转让经费和数量分别比“三项改革”实施前增加了29.8%和35.4%。学校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中由改革前的第35名前进至第23位,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2.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方面。学校新增了“社会服务型”职称评审序列,重点把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开通了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改革后,学校通过绿色通道晋升职称的教师累计有19位,其中正高职称9位,副高职称10位,服务社会合同额达9000万元。例如牛育华教授凭着“苹果面膜”技术在陕西成功转化并在秦创原平台孵化企业,破格晋升为三级教授;青年教师王晨服务肯特催化材料公司等企业,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5亿元,破格晋升为四级教授。
3.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方面。学校“三项改革”实施细则打通了结余经费创办企业的通道,破解了缺钱转的问题。改革后,相关教师利用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在秦创原平台注册成立公司17家。“三项改革”以来,学校签订各类技术服务合同1411项,合同总金额3.57亿元。其中,余愿教授以水溶胶环境净化技术,利用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同时融资5500万元在秦创原总窗口成立了西安净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营业额已达4500万元,关联合同金额近2亿元。
4.改革成效。针对学校学科特色与科研方向,组建了成果转化创新团队93支,重点产业链成果转化创新团队11支,服务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学校教师科研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共获批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23项;17家科技型企业入驻秦创原总窗口。2022年,学校横向到账经费较6年前翻了4.5倍,专利授权增长近8倍,专利转化金额增长近10倍,连续10年在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中进入前50强,专利转让居“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前30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首批“三项改革”试点高校,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发展走向深入
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改革。第一,进一步完善优化“三项改革”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简化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手续,确保“三项改革”走深走实。第二,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在企业孵化过程中积极探索高效的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制度,加速成果转化。第三,完善“一院一市”服务地方发展战略的配套措施,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学校考核体系,调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四、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对中试产业化环节进行资金支持。目前大部分科技成果处于实验室小试阶段,如果将这些科技成果进行工业化,到达商业产品阶段,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中试产业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教师没有资金进行中试产业化,企业因为这些科技成果前景不明朗,风险太大,不愿意出资。
二是建议省财政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平台运行资金扶持力度,高校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能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平台的人力物力有限,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三项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运营予以一定资金支持。
三是建议科技奖励、人才评定、职务职称晋升等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或者單列科技成果转化类别,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相关政策落实的跟踪反馈和政策修正,形成政策制定、落实、跟踪、修订、再落实、再跟踪的螺旋式管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