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滴灌 喜迎科研好“丰”景
2023-11-27李博
李博
10月7日,国庆小长假刚刚结束,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西安共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随着机器轰鸣声的响起,一种镶嵌式自润滑铝型材挤压模具正不断产出。该铝合金压铸模具产品使用的是西安理工大学蒋百灵教授团队研发的可满足500℃以上使用的自润滑抗熔蚀共晶石墨钢型材制备技术。用该型材生产铝合金压铸、挤压模具,可为提升铝产业利润水平创造出新的空间,为汽车工业、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及航空航天领域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们的铝合金压铸模具项目从立项到厂房车间建设,再到正式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这一切都多亏了当下省上和学校的好政策。”蒋百灵感慨道。
蒋百灵教授道出了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工作人员的心声。在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春风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到了蓬勃发展。一个又一个高度被跨越,一项又一项“卡脖子”难题被攻克,一批又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每一次蜕变、每一次转身,都能看到“三项改革”的“身影”。
谋篇——高点布局 擘画“三项改革”路线图
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普遍要攀越的“三座大山”。破题的唯一方法是改革。西安理工大学审时度势、稳准施策,积极搭建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四梁八柱”,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题。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连年创新高,就地转化率超过60%。通过赋予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及作价入股等方式,创办、参办30余家科技型企业,争取到第三方过亿元的投资。”7月27日,在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申烨华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高度共鸣。
建章立制,夯基垒台。西安理工大学首先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修订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职务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退出现有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不纳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变“不敢转”为“主动转”。修订《西安理工大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设立成果转化型职称序列,突出技术转移转化业绩权重,变“不愿转”为“我去转”,凭借科技成果转化业绩,2021年—2022年度8名教师晋升副教授或教授。出台《西安理工大学“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管理办法(试行)》,探索社会资本、横向结余经费共同出资成果转化模式,变“缺钱转”为“共同转”。改革蓝图已经绘就,发展脉络也愈发清晰。随着改革举措的不断完善,一场新时代的变革正在上演。
“公司收入过千万元,获批的专利迅速落地转化为产品,让成果为经济发展所用。未来,我和团队有信心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作出新贡献。”提起自己的公司,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赵跃高兴地说。
赵跃团队致力于新能源发电的控制科学研究,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光伏跟踪控制器,能够自动计算太阳的方位角,通过给驱动器输出指令,驱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自动跟踪太阳运行,成为光能高效利用的助力器。
借助“三项改革”带来的契机,2022年6月,赵跃将10余项专利成果作价,在秦创原创办了光伏技术研发与应用公司。公司的成立,让光伏跟踪控制器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趙跃团队利用控制系统自动生产、测试、标定产品,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开展专利合作,2022年,第一批安装的光伏跟踪控制器已在青海的光伏电站运行。
凭借不断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科研成果,赵跃搭乘上职称评聘的“直通车”。2022年底,他评上了教授职称。
攻坚——精准发力 畅通成果转化快车道
改革只争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抓落实是推进“三项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三项改革”之初,西安理工大学从事科技转化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成为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绊脚石”。
在解决“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的基础上,如何转得好、转得快,各级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学校对我的项目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周星说,他的项目攻克了“废弃聚酯资源高值化转化”和“印刷包装填料/微纳米高端材料资源化”两大核心技术。随着科研项目走向成熟,他计划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但往哪儿转、如何转,他曾一筹莫展。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为学校科创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共享信息资源,通过基金投资、政策扶持等,推动项目落地。西安理工大学在秦创原总窗口联合西咸新区和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共建2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平台,承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科研人员创办的科技型企业。
“从项目申报、评审、办公场地的审批、项目路演……我一路见证了项目孵化的高效,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关注了我的科研项目。”周星说。
同时学校与陕投集团、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探索股权托管新路径,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技术经纪人资源,以服务换股权的方式弥补高校在金融资本、产业对接、科创服务、股权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的短板,力争做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学校张延超教授团队“高温超高速轴间动态密封”技术作价1900.38万元,陕航集团及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投资2200.44万元,总注册资金5001万元,共同成立公司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运营。
为了破解教师单兵作战、转化成效不高的问题,学校深入实施秦创原“1349”工程,在1个核心(西咸新区)和3个层级(陕西省、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区域内,联合领军型、支柱型、中小型企业以及军工企业等4类企业,依托学校科研特色与优势,围绕国家战略以及陕西省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等9条重点产业链,组建创新团队,进行有组织、有重点的科研。
“针对我的实际需求,学校和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精心帮助我协调选址,推荐专业化资质办理机构,提供企业管理培训辅导,推荐投融资项目路演机会,对接金融借贷服务,解决了我们在成长初期遇到的多方面困难。”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米天健说。入驻秦创原后,企业获得了创促中心从“技术端”到“市场端”的全链条贴心服务。目前,公司已建成10余条生产线,使我国先进制造业在精整领域摆脱了受制于国外技术及工艺的被动局面。
赋能——多点突破 摘得科技成果满枝头
“随着学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学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都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这次的成果转化很迅速。”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孔令飞教授说。
孔令飞是西安理工大学“三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三年来,西安理工大学通过“通经活血”自我革命,全方位深化校企合作,向科研成果转化改革“深水区”发起冲锋。一系列改革举措,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基层探索;既统筹推进,又重点突破。在学校的良好政策支持和帮助下,一大批教师科研团队搭載学校“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特快车”,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广大科研人员以思想观念上的破冰,引领改革上的创新、行动上的突围。如今,西安理工大学累计28个团队获批秦创原春种基金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各类投资过亿元。
凝聚大团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教授,联合西安理工大学徐春杰教授团队组建西北第一家自然科学类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在铜川成立镁高镁诺奖新材料有限公司,探索“在港孵化+飞地转化”模式,研发的高稀土镁合金增材制造专用丝材,填补了国内外3D打印专用高稀土镁合金丝材的空白,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问题,产品不仅在中国销售,还销往以色列等国家。
攻坚大项目。西安理工大学与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集成电路与核心器件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攻关硅单晶生长设备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刘丁教授团队与其研制的国内首台新一代大尺寸集成电路硅单晶生长设备在西安实现一次试产成功,取得了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技术装备,拉制成功大尺寸、高品质集成电路级硅单晶材料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目前20余台(套)产品已投入使用。
助力大发展。西安理工大学师生带着科研成果投身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张嘉伟教授在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正式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帮助李站村建立起智慧养牛场,现代物联与畜牧养殖撞出“科技火花”。学校王全久、周蓓蓓教授团队研发出“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及“动态耗养快速腐熟绿色智能装备”落户鄠邑区,用科技破解农业固废污染及资源化再利用的难题,助力农业土地的增产增收。刘政老师团队研发的“可再生耐低温长寿命单液流储能电池”产品,具有高安全性、耐腐蚀、低成本、维护简单便捷等优点,目前项目已经与多家企业签订储能电池订单,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配储、电网调峰调频、应急电源、电网容量调节等方面。
乘风破浪,未来可期。西安理工大学将“三项改革”进行到底,为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增羽添翼,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西理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