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不喜欢孙悟空
2023-11-27伍国
伍国
几乎在每一个设有中文专业的美国大学,来自中国的中文教授每年都会利用春节和中秋节举办针对美国学生的晚会。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美国大学生通常都是欢迎的,但也有例外。
我曾经在一门关于中国武侠文化的课程中把“孙悟空”介绍给美国学生,所使用的材料包括英文版《西游记》中有关大闹天宫的章节和国产美术片《大闹天宫》(有英文字幕)。原以为学生会像我们一样喜欢孙悟空,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连续几年,我都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孙悟空。而他们不喜欢的理由,其实恰恰是中国学生喜欢的理由,例如,孙悟空的调皮捣蛋、不服管束、擅自偷吃蟠桃等。美国学生几乎一致认为,孙悟空非常粗鲁,不遵守规则,没有被邀请却擅自参加蟠桃会,不经允许喝酒,不好好养马……只有少数学生注意到,孙悟空对花果山的那群小猴子非常关心,也有善良的一面。
另一个让美国学生产生矛盾感觉的人物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读了相关故事后,鲁智深拯救民女的正义行为通常能得到学生的肯定,认为他的確是个英雄,但是他把郑屠户活活打死的行为又让多数学生感觉过于暴力。此外,他在寺庙里出家时的一系列违禁行为,如喝酒、吃肉、大闹寺庙等也让美国学生十分不解和不满,原因和反感孙悟空的理由一样,都是违反了一般的社会行为准则:明明收留他的寺院有自己的戒律,而且讲得非常清楚,鲁智深本人也接受了,为什么他后来要一再违反规定,为所欲为?
说到底,这里面还是一个文化鸿沟的问题。中国文化中,英雄人物往往是具有“破坏”性的。孙悟空就代表了一种对既有统治秩序的挑战和颠覆,而鲁智深则代表了一种古代的富于正义感,但强烈反体制、反规范的“游民文化”。这种古代的反叛意识和现代社会的法制、秩序观念,以及温和有度的行为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对美国学生而言,他们在自小生活的现代公民社会中所经历的是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不断磨合的过程。思想可以自由,行为却要受到约束;观点可以表达,脾气却需要控制;既要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又要尊重规范,能与团队合作。因此, 当他们看到一个公然藐视任何权威的孙悟空时,更容易产生的是反感而不是亲近。
很多人对于美国教育的自由似乎都有误解,以为美国学生非常轻松、完全自由自在,但事实是,美国大学对纪律的管束相当严格。而自由,只是体现在思考、研究和表达的自主性上。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人物是曹操。美国学生了解和评价曹操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我把几名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对曹操的评价列出来:吕思勉持肯定态度,甚至认为“从古英雄坚贞坦白无如魏武者”。秉持儒家道德理想的钱穆则对曹操持否定态度,抨击曹操的“篡窃”“不光明,不磊落”。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的评价似乎更为公允,批判曹操先用人后诛杀不是出自真心而是“矫伪”和“权术”,但是承认曹操崛起的背景是汉末政治衰败,而曹操事实上“延汉祚二十余年”。民间的历史想象和戏曲形象对曹操则完全持否定态度,把光环都给了刘、关、张和诸葛亮。
在了解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以及他在北方统一和发展中的功绩以后,美国学生几乎一致认为曹操完全是一个正面人物,原因就在于他的事功、能力和事实上而非道德理想意义上的成功。至于他是否因劫持和控制皇帝,或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而有道德缺陷,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从这里可以看出,因为原本就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又有对既有权威和制度的尊重,美国90后大学生对于有“法家”倾向的历史人物,更容易产生好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
秋水长天//摘自《齐鲁晚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