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中药治疗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11-27朱欣叶钱爱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淋巴发文聚类

朱欣叶 钱爱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因此,防治乳腺癌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根据GLOBOCAN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球新确诊的恶性肿瘤中,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占11.7%,病死率约为6.9%[1]。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2]。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是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尽管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患者往往会伴随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且疾病的复发率以及患者的长期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3]。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中药通过增强免疫力、抗肿瘤、调节内分泌、减轻化疗副作用等方式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势[4]。CiteSpace 软件通过构建可视化关系网络,帮助研究人员挖掘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本文在对CNKI 数据库内中药治疗乳腺癌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该领域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旨在探讨中药在乳腺癌干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 数据库为检索平台,采用检索式为:SU=(“中药”+“方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AND SU=(“乳腺癌”+“乳腺肿瘤”)NOT SU=(“meta”+“针灸”+“艾灸”),对2013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之间发表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标准如下:①文献类型为系统综述;②文献内容主要关注针灸、艾灸等非药物疗法;③文献重复或无法获取全文。

1.2 研究方法

检索结果共908 条,通过人工筛查合并,排除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和成果等,最终共有425篇文献符合标准。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并设置年份切片为1,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分析

纳入分析的425 篇文献在各年度的分布情况见表1。2013 年—2016 年,年均发文量为33.8 篇;2017 年—2019 年,年均发文量为51.3 篇;2020 年—2022 年,年均发文量有所下降,为45.3 篇,推测为受疫情影响。总体来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当前关于中成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仍可视为研究热点。

表1 年发文量分布

2.2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分析

发表中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的期刊共有183个,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24.2%,其中《辽宁中医杂志》以累计发文15篇的数量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世界中医药》《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导报》均发文11 篇。见表2。

表2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2.3 作者共现分析

发文量排名前5 的作者依次是殷东风(12 篇)、刘胜(7 篇)、高宏(6 篇)、万华(4 篇)、刘晓菲(4 篇),见表3。发文作者共301 位,作者间合作线共230 条,图谱密度为0.0051,见图1,说明当前的主要合作模式是团队合作,尚未形成广泛的作者合作网络。其中,最大的合作团队是殷东风团队,该团队致力于探索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及转移机制,以期研发出新型治疗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5-7]。同时,也有部分学者选择采用两两合作的研究方式,如刘晓菲和张洋,万冬桂和刘青等。

表3 作者发文量

图1 作者共现图谱

2.4 机构共现分析

发文量排名前5 的机构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见表4。发文机构共242 个,机构间合作线共134 条,图谱密度为0.0046,见图2。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是开展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最大的机构合作群中处于核心位置,它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以及他们的附属医院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然而,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南北地区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成果数量较少。

表4 机构发文量

图2 机构共现图谱

2.5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2.5.1 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统计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来推断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可以高效地揭示文献的研究主题和核心内容[8-9]。结果显示,共有344 个关键词,772 条连线,图谱密度为0.0136,见图3。鉴于乳腺癌、乳岩、中药等关键词属于疾病或药物本身,予以排除后将关键词按词频由高到低排序,见表5,仔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①该领域致力于将中药治疗与化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②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③该领域主要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来研究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使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表5 关键词共现分析

2.5.2 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根据多项指标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多个主题集合[10]。在聚类分析中,模块值Q 用于衡量各模块间的相似性程度,而平均轮廓值S 则用于评估聚类结果的紧密度和分离度,这两个指标的取值越接近1 说明聚类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越高。结果显示,Q 值和S 值分别为0.540 1、0.899 4,表明该聚类结果具有显著性和合理性,见图4。标签编号越小的聚类中包含的节点数量越多[11],因此,最大的聚类集群为#0 化疗,其聚类大小为74,S 值高达0.974,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辅助化疗、中西医结合疗法等关键词,见表6。进一步观察发现,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类#0、#2、#6、#7 主要关注中药疗法与化学疗法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聚类#3、#4 主要从名医经验、医案信息等多渠道总结中药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规律和方法;聚类#1、#5 侧重于探讨中药对于缓解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重要作用。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2.5.3 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在特定时期某一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有显著提升,这一现象反映了相应年份中的研究热点,可用于推断某领域的研究前沿[12]。由图5 可知,突现强度排名前5 的关键词分别为:中药疗法(2013 年—2016)年、护理(2018 年—2019 年)、生存率(2014 年—2015 年)、穴位贴敷(2018 年—2019年)和影响(2014 年—2016 年),这些关键词代表了各个阶段的研究热点。2019 年—2022 年,淋巴水肿为强突现词,表明关于中药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症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前沿性质。

图5 乳腺癌治疗研究突现关键词

3 讨论

本文借助CiteSpace 软件分析中药治疗乳腺癌领域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期刊、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分析结果揭示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基于此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3.1 加大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力度

中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然而,中药治疗乳腺癌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在近些年有所下降,且核心期刊的发文量相对较少。在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中,仅有2 本为核心期刊,这一现象提示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尚有待提升。对此,研究者应加大对中药治疗乳腺癌领域的研究力度,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以及机制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通过药理学和毒理学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理解,为中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在临床研究方面,应以随机对照试验和多中心研究的方式进行,以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转化研究方面,有必要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加速临床应用的进度。在机制研究方面,应从细胞、分子和基因的视角来揭示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政府也应积极加大对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政策引导的手段鼓励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3.2 加强各方主体的合作力度

在作者分布方面,现阶段的研究团队规模偏小,成员分布较为散乱,并且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领袖。在机构分布方面,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较为有限,这使得优势资源难以实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改善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模式。首要策略是加强学者间的合作,通过构建专门的研究小组聚集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中药治疗乳腺癌的方案及效果。其次,加强机构间的合作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建立合作项目将不同机构的研究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共同助力以推动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的进展。此外,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打破地域限制也是一个可行途径,例如完善在线交流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不仅有助于促进研究主体间的实时互动与交流,还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沟通手段。

3.3 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

最大的聚类标签是化疗,说明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常常与西医药相结合,在增强疗效的同时缓解疼痛。西医主要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来治疗乳腺癌,其核心目标在于消除癌细胞和控制癌症的发展,但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引发并发症、不良反应等。相较而言,中药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还能减轻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针对乳腺癌不同阶段的发展应用不同的治疗策略,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医生应以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为依据,综合运用化疗、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作用。

3.4 关注中药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根据突现词分析结果,淋巴水肿的研究可被视为该领域的前沿课题。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较多困扰。中药已被证实可以缓解这种症状,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中药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即活血化瘀、祛湿利水、免疫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在活血化瘀方面,中药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和淋巴液回流不畅的状况,从而促进淋巴液的循环与排泄,达到减轻淋巴水肿的目的。在祛湿利水方面,中药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从而减轻淋巴水肿,同时也可以促进肝肾功能的恢复,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在免疫调节方面,中药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从而减轻淋巴水肿。在内分泌调节方面,中药能够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来缓解术后内分泌失调引发的不适症状。实际应用中,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已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建议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科室,以便更深入地开展这一工作,发掘更多的中药汤剂和食疗配方,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淋巴发文聚类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