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3-11-27郑银平刘淑兰
郑银平,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1]和美乡村建设蕴含着生态和谐、生产和合、生活和乐、组织有力的基本要义,其历史根基在于优秀农耕文化。优秀农耕文化是在农耕社会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乡村精神信仰、交往方式、行为习惯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生态基因、技术资源、文化精神与治理智慧,对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对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优秀农耕文化助力乡村建设的价值、困境和路径等方面。在价值视角方面,曹东勃等认为优秀农耕文化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农村、促进农民富裕[2];在困境视角方面,陈晓兰等分析了优秀农耕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存在农耕文化遗产底数尚未摸清、认定的数量少、与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不协调、与农业“走出去”发展不同步等问题[3];在路径视角方面,王维佳认为要从挖掘文化、塑造品牌、注重体验、完善保护机制等维度促进农耕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4]。然而,关于优秀农耕文化与和美乡村建设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内在机理,提出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和美乡村的基本要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出了具体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促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重视。从和美乡村的构成要素看,和美乡村由“宜居”“宜业”“和美”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宜居”从生态与环境角度出发,倡导建设健康舒适的乡村环境;“宜业”从产业角度出发,倡导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与农民就近就业;“和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注重乡村建设的生态维度,更注重乡村建设的文化维度与治理维度,倡导实现乡村人心和善、生活和睦、组织有力。可见,和美乡村是一个蕴含生态和谐、生产和合、生活和乐、组织有力等基本要素的乡村系统。
(一)生态和谐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关键
和美乡村是乡村生态系统与乡村宜居环境系统有机统一的综合体。其中,乡村生态系统主要从生态环境出发,倡导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共融共生。乡村宜居环境系统主要从乡村的生活条件出发,体现了人类生存本性诉求与愉悦居住条件的有机统一。其一,和美乡村是生态良好的乡村。乡村良好的生态体现在能够从乡村绿化建设、环境改善等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使乡村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可循环、可持续的系统。其二,和美乡村是环境宜居的乡村。宜居乡村体现在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其中包含了乡村厕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也包含了从乡村规划、乡村建设等方面促进农民生产生活便利度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生产和合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前提
产业发展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前提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和美乡村应是生产和合的乡村。一是生产和合的乡村能够保持“和”理念,丰富产品业态。具体表现为能够激活乡村各种资源要素,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乡村电商业、现代食品业等新业态为导向,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质量兴农战略,促进农民就近就业。二是生产和合的乡村能够以“合”理念为目标,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具体表现为立足乡村地区优势,依托青山绿水、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要素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生活和乐是建设和美乡村的追求
生活和乐的乡村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更体现在精神生活的富足。其一,和美乡村建设要立足“和”的精神内蕴,振兴乡村文化。具体体现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效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来教化群众、凝聚人心,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其二,和美乡村追求“乐”的价值旨归,促进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升。具体体现在能够促进农民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通过教育、实践、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能够在人文内涵上下功夫,增强农民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形成共建共富的精神品质,增强农民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四)组织有力是建设和美乡村的保障
乡村的各项政策最终都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实现。因此,建设和美乡村离不开一个高效、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其一,组织有力体现在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上。乡村社会的稳定安宁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与战斗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其二,组织有力离不开规范的乡村秩序。乡村秩序是维持乡村和谐运作的有效保障。有效发挥传统村规民约的制度化作用,使农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和美乡村的重要特征。
二、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内在机理
优秀农耕文化的多重属性与和美乡村的基本要素存在耦合互动关系,构成了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内在机理。优秀农耕文化具有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重属性,为提升乡村的“和美”特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机理
(一)优秀农耕文化的生态属性赋能乡村生态和谐
和美乡村必然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优秀农耕文化的生态属性是指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生态伦理与有机循环理念能够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与特点。有效发挥优秀农耕文化的生态属性可为和美乡村注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优秀农耕文化的生态理念能够优化乡村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的优化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环节。优秀农耕文化蕴含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能够有效指引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先民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总结了“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农时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合理利用观。在现代化背景下,将优秀农耕文化的农时观、合理利用观融入新时代乡村生态建设中,能够引导个体树立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观念,进而养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节能减排,优化乡村的生态环境。
优秀农耕文化生态理念能够助推生态农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为主,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资源紧缺、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病虫害预防等经验,具有系统性、活态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能够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如作为优秀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稻渔类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还能提升粮食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乡村环境的破坏[6]。
(二)优秀农耕文化的经济属性赋能乡村生产和合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整合自身资源,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优秀农耕文化的经济属性是指其包含的技术与文化产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商品属性层面。优秀农耕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和商品属性为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资料与创意转化的来源。
优秀农耕文化的生产力属性能够优化乡村产业。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274,指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优秀农耕文化是数千年农耕劳作的智慧结晶,包含农耕器具与精耕细作、良种选育等农耕技术体系,对现代农业的技术改善和良种改进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科技发展和装备完善的重要支撑。创新利用农耕器具、创新发展精耕细作等传统农耕技术体系所蕴含的土壤保护、循环运作等技术和生产理念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如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农业种植养殖规律和技术优势,将其融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和管理体系中,能够优化农业系统,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优秀农耕文化的商品属性能够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资源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以及市场对其需求量[8]。优秀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且大多分布在乡村地区,包含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与多样的文化,同时还囊括了诸如山水、民俗、技艺、节庆等方面的旅游资源,与城市文化相比,更容易因其独特性和稀缺性而受到游客的喜爱。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无论是“世遗古城”泉州的非遗表演,还是贵州推出的“民族服饰+山水创意”展演,抑或是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均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可见,优秀农耕文化能够通过产品增值驱动、乡村旅游驱动等方式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三)优秀农耕文化的文化属性赋能乡村生活和乐
和美乡村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旨在实现乡村生活和乐。优秀农耕文化的文化属性可增强个体的精神力量,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有效发挥优秀农耕文化的文化属性,对于拓宽农民的精神生活空间、助推乡村生活和乐具有重要作用。
优秀农耕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优秀农耕文化在数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中,衍生了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与宝贵的思想精华,其与新时代文艺活动的结合,可发挥娱乐功能与教化功能,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方式。如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文化活动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展体现农味农趣、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优秀农耕文化中的精神元素能够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由于生产力较低,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改善生活水平,先民们认识到只有勤勤恳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改变命运,衍生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勤劳品质、“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耕读传统与“一日不耕则一日不食”的生活态度,最终发展成华夏儿女的精神风骨,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9。优秀农耕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利于为乡村个体注入精神动力,从而驱动个体以顽强的品质、自信自强的精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四)优秀农耕文化的社会属性赋能组织有力
和美乡村是组织有力的乡村,其根脉在于优秀农耕文化。优秀农耕文化的社会属性指其所包含的规范、习俗与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性质与特点。有效发挥优秀农耕文化的社会属性能够推动和美乡村秩序规范化与治理体系化建设,促进乡村组织有力的实现。
从历时性方面看,优秀农耕文化能够有效衔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优秀农耕文化根植于传统农耕社会,是农耕社会价值观、精神信仰、文化制度及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保持乡土社会数千年和谐运作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冲击下,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正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优秀农耕文化作为连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纽带,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将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邻里情感、“尊敬长辈、耕读传家”的家风伦理融入和美乡村建设,能够淳化乡风、涵养家风、凝聚民心,促进乡村社会积极健康发展。
从共时性方面看,优秀农耕文化能够营造和谐有序的乡村空间秩序。优秀农耕文化形成于传统的农耕社会空间,同时也在乡村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形态,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观念与价值取向。在传统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形成了以地缘、血缘、亲缘为核心的“天然共同体”,衍生了以法治观念为准绳、以乡绅阶层为纽带、以教化民众向善崇德等为内容的乡村治理观念,促进了乡村和谐秩序的形成。重拾优秀农耕文化的治理观念,能增加农民的空间认同感与归属感,吸引更多乡贤精英回流乡村,激发和美乡村建设的内驱力,提升乡村社会软治理的实际效能。
三、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0]124-125,为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即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态度,汲取优秀农耕文化的精华,为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汲取优秀农耕文化生态基因,塑造乡村环境吸引力
乡村环境吸引力的提升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1]443要善于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生态伦理与自然伦理,并将其植入乡村生态建设,提升乡村环境吸引力。
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系统观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12]。其一,合理利用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生态资源。遵循“顺应自然,留住乡愁”的原则,立足乡村原有的乡土资源,就地取材,使得乡村建设在地化、本土化,留住乡村风貌,留住乡愁乡韵,增加农民的归属感与获得感。其二,吸收优秀农耕文化的系统观念和整体规划理念。利用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规划理念,结合乡村的地势地貌、人文景观、资源特色和生态基础等,加强和美乡村的科学规划,使自然环境与村庄整体风貌相融合。同时,结合乡村地域特色,立足生态经济景观、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产业基地等资源,构建自然、绿色的乡村生态综合体。
践行优秀农耕文化生态观念,发展生态农业。要灵活运用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将之与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相结合,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原则,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再生循环和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将优秀农耕文化中“顺天应时”“取用有度”“有机循环”的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中,实现土壤保护、农田灌溉、休耕轮作全生产链条的有机循环,构建“农桑结合”“稻鱼共生”“桑基鱼塘”等模式的农业系统,实现村寨、稻田、水源、森林的系统循环再生,促进生态效益与农业效益的双重提升。
(二)利用优秀农耕文化资源,提升乡村产业引领力
乡村产业引领力是建设和美乡村必不可少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13]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也要依靠乡村自有的“土特产”。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丰富的农耕技术与资源,将其与现代农业、旅游业等业态相结合,有利于提升乡村产品的竞争力,进而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创新优秀农耕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要善于利用优秀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创新转化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将其融入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促进农耕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农耕遗产地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与服务业,开展研学旅行、旅游体验,同时注重融入创意设计,建立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转化农耕特色文化、农耕工艺、农耕戏曲,将其与发展乡村旅游、文创产品有机结合。
数字技术赋能优秀农耕文化,提升乡村产品的竞争力。乡村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乡村具有农耕文化故事,具有“根文化”与民族认同感的优势。智能手机与网络在乡村的普及有效弥合了城乡的“数字鸿沟”,有助于提升乡村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要利用数字化技术生动展陈优秀农耕文化,如借鉴网络平台的乡村系列,将农耕社会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唯美的画面中展现优秀农耕文化与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另外,要打造优秀农耕文化宣传矩阵。不仅要依托主流媒体设立专业性高、规范性强的优秀农耕文化专题、专栏,形成优秀农耕文化品牌传播项目。同时,要发挥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培育一批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人与和美乡村建设者,讲好优秀农耕文化故事,传播好优秀农耕文化声音,让各族人民在体验优秀农耕文化中感受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三)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精神,深化乡村精神感召力
深化乡村精神感召力是提升乡村“和美”特质的有效路径。从农耕故事到各类农耕戏曲,从农耕技艺到各种民俗活动,形态各异的优秀农耕文化以活态、多样的方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个体浓厚的乡愁。优秀农耕文化赋能和美乡村,既要开发多样的农耕文化活动,也要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精神,深化共建和美乡村的感召力。
开展优秀农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在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其一,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注重将优秀农耕文化活动如秦腔、高甲戏、黄梅戏等传统戏剧,竹马、秧歌、旱船等传统舞蹈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中,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二,增加优秀农耕文化的产品供给。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政策,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和美乡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其三,善于挖掘优秀农耕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元素,并将其植入文化供给中,不断提升个体服务乡村建设的感召力。
发扬优秀农耕精神,增强和美乡村建设的凝聚力。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要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一是依托节日载体传承农耕精神。以端午节、中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为载体,通过优秀农耕知识宣讲、农耕技能大赛、农耕文化遗产展览等多种形式将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共建共富等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增强各族人民建设和美乡村的向心力。二是立足实践教育,强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机制,筑牢建设和美乡村的情感基础。如将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中,建立年轻群体与老一辈的情感纽带。开设“行走的思政课”,开展农耕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农耕文化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培养建设和美乡村的人才,形成共建和美乡村的合力。
(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治理智慧,强化乡村服务效力
高效力的乡村服务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保障,蕴含着治理有效与秩序和谐的基本要义。优秀农耕文化是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智慧。因此,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既要注重传承乡村治理经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又要发挥村规民约的重要作用,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吸收农耕治理经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的文化观念、社会结构与价值准则发生了巨大改变,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影响乡村服务效力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善于吸收优秀农耕文化的治理智慧,提升乡村治理效力。一是创新利用优秀农耕文化的治理结构。借鉴传统农耕社会以“官—绅—民”为主要特征的治理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村民理事会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充分挖掘优秀农耕文化中的乡贤引领作用。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乡村秩序维护者、国家政策传达者、道德礼仪维护者作用。通过科技入村、资金进村、青年回村、乡贤返村等方式吸引广大乡村精英回流乡村,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利用传统村规民约,构建和谐的乡村秩序。秩序和谐是和美乡村的本质要求。民间乡村社群组织是基于村民共同利益和兴趣需求组织形成的社会团体,更容易获得村民的主观认同[14]。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村规民约也是基于村民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乡村秩序,在人民群众道德养成、行为教化、秩序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道德资源,将其转化为构建乡村和谐秩序的原动力。其一,挖掘村规民约中的文化制度。收集、整理、阐释村规民约的文化制度,将其融入新时代的乡村秩序规范中,使其在乡村社会中产生约束力,提升乡村秩序的规范性。同时,注重在传统的村规民约中融入新时代的要求,切实根据乡村建设中的实际内容进行调整,防止村规民约形式化。其二,挖掘、转化村规民约中参与性、协商性的制度与组织资源,将其转化为新时代群众参与村庄治理、提升基层自主治理能力的载体,进一步提升乡村服务效能。
四、结语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外在塑形还要内在铸魂。优秀农耕文化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建设宜居宜业相统一、生态美与人文兴相协调、提升公共服务与强化治理相配套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立足优秀农耕文化的多重属性,以生态属性为引领,通过生态基因为实现乡村生态和谐注入绿色、循环、可持续的新理念;以经济属性为支撑,推动农耕技术资源融入和美乡村产业中,为实现乡村生产和合注入新动能;以文化属性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搭建个体的情感纽带,为实现乡村生活和乐注入新活力;以社会属性为保障,通过智慧观念规范乡村秩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组织有力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