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若干问题的广谱分析
2023-11-27张丛
张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广谱分析是运用广谱哲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和广义量化方法对一般事物进行系统的分析[1]。美学问题属于特殊系统的问题,例如,美和丑的概念属于价值判断,因而美学问题属于价值观范畴。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价值观或价值哲学都是专门领域。但单对美学问题而言,涉及面又非常广泛,本研究仅就美感的概念、审美关系的供求结构、美感的起源等问题做一些结构与广义量化分析。
一、美的概念及其属性
按照哲学上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当客体给主体带来好处时,称为正价值,反之,称为负价值。以此类推,美是客体给主体带来的愉悦感,丑是客体给主体带来的厌恶感。例如,一簇鲜花、一片彩霞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因而其是美的;一堆苍蝇蚊蛆使人感到恶心,因而其是丑的。因此,美是广义客体给广义主体带来的愉悦感。这里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表面看来,美或美感是纯粹主观的,因为美是愉悦感,但具有美或美感的人(主体)及其感受具有客观性。自然科学将会证明愉悦感和厌恶感的生理基础是客观的。二是使主体感到愉悦的客体是广义的。例如,一朵鲜花使人愉悦的客体是自然物,一件善行使人愉悦的客体是社会行为,发现自然界或社会的秘密(科学发现)使人愉悦的客体是客观世界的本质或规律。三是主体也是广义的,即感到愉悦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众人集体的感同身受。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感受是建立在人类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的,与审美的阶级性、民族性等没有关系。因而,其不能作为审美本身没有阶级性或民族性的依据。
从方法论上来说,阶级是按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经济地位)把人群分成的类,同一类的人(同属于一个阶级)具有共同的利益,因而有相同的或相近的审美观点。不同类的人(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审美观点,这就是审美的阶级性。鲁迅在反驳文学没有阶级性时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2]16在鲁迅的描述中,虽然富人和穷人、煤油大王和捡煤渣的老婆子、阔老太爷和饥区的灾民、焦大和林妹妹各自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他们不属于一个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一般要通过政党的教育、灌输或阶级斗争的洗礼),但却鲜明地展现了不同阶级不同的爱恨情仇。特别地,鲁迅在谈到农民和绅士对于美女的不同标准时说,在他的家乡,农民在讨媳妇的时候,并不要什么杏眼柳腰的“美人”,要的是健壮的少女[3]27。因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胜任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这表明农民阶级与绅士阶级对于“美人”有不同的标准。
民族也是个分类的概念。按照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按“四个共同”(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或“五个共同”(加上“共同文化”)对人群的分类。同一类的人(同一民族)都有“五个共同”,因而有共同的或相近的审美标准,不同类(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审美的民族性。
由于阶级性和民族性都是分类的概念,因此,可以用集合论的商集(分类的集合)刻画。设G是一定区域(国家、地区等)内人的集合,δ⊂G2是G上的等价关系,则有映射fδ:G→G/δ,其中G/δ={Gi|i=1,2,…,n}。对于阶级划分来说,每个等价类Gi∈G/δ就代表一个阶级,而对于民族的划分来说,每个等价类Gi就代表一个民族。例如,若G是全体中国人的集合,δ是上述的“五个共同”(“五个共同”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条件: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则G/δ={G1,G2,…,G56},即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集合。这时,每个等价类所对应的偏好类(一般为不分明类)就是审美的阶级性或民族性。
应该指出,民族性与“共同美”(即超越阶级性、民族性的美)并不矛盾,因为审美的阶级性包含了“同一阶级的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倾向”,即同一阶级的“共同美”。同样,审美的民族性包含了“同一民族的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倾向”,即同一民族的“共同美”。换言之,审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是“共同美”的特殊表现形式。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强调了美感的主体和客体的广义性,特别是把科学发现(科研成果)看成广义客体,从而为解释科学美的形成奠定基础。我们强调了美感的客观性,分析了“共同美”和美的阶级性、民族性的差异性与同一性关系,从而与那种把它们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区别开来。
二、审美关系是广义的供求关系
按照上面的定义,美感是广义客体给广义主体带来的愉悦感。这里,广义客体是供给侧,广义主体是需求侧。显然,广义的供求关系不限于商品供求关系,而是人们的任意价值追求与客观世界(自然或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的关系。例如,通常说的理想(广义的需求)与现实(广义的供给)的关系,就是广义的供求关系。
审美关系作为广义的供求关系,当然要满足价值实现的非空性条件和同质性条件[4]。
非空性条件:{供a}∩{求b}≠∅,它表示“a方供给的集合与b方需求的集合的交集合不是空集合”。其中,空集合∅是没有元素的集合。例如,某地人们有看电影、欣赏戏剧等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本地却没有电影院、剧院等设施(空集),这时只有建造了这些设施,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是非空性的要求。
同质性条件:(供a,求b)∈δ,它表示“a方的供给与b方的需求是相容关系”。其中,相容关系δ在数学上是半等价关系。因此,同质性条件是讲,主体需求的东西和客体供给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例如,人们有对优美环境的需求,但现实的环境却是“脏乱差”(不同质),人们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这时只有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环境,才能实现美的需求,这就是同质性要求。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两个条件反映了审美过程不可或缺的内在机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破坏,都将导致“美梦成空”(这里的“美梦”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当非空性条件被破坏时,{供a}∩{求b}=∅,即“供给的集合”与“需求的集合”没有一个公共的元素。若没有供给,∅∩{求b}=∅,表示人们的需求一个也不能得到满足。反之,若没有需求,{供a}∩∅=∅,则表示多少供给对人们均没有意义。
当同质性条件被破坏时,(供a,求b)∉δ,即“客体提供的东西不是主体需求的东西”。例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是周围社会风气良好,但在社会的某些领域或某些地方,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在黑恶势力猖獗的地方,人们的“美梦”不仅成空,而且其生命财产也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一般来说,在审美的供给和需求这对矛盾中,需求侧是主动方,供给侧是被动方,这正是人们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改变周围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5]229同时,供给也会刺激需求,这是供给对需求的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文学艺术、时装业等的蓬勃发展产生和造就了大批爱好者、模仿者就是明证。
三、若干美感起源学说的结构分析
在美学领域,对于美感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关于其起源的论述之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这里只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一些结构分析。这里的结构是对美感产生过程的逻辑分析,略去了一些细节,只保留了逻辑关系,因此是现实过程的逻辑模型。
(一)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制造劳动工具、改造自然、获得劳动成果,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同时,自己的劳动能力、技术、技巧、劳动成果等得到了赞赏,这就是美感、审美观念产生的原始根源。劳动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审美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石刀石斧到钢刀宝剑,从原始洞穴到楼台亭阁,从陶瓷瓦罐到铜鼎银器等,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活动到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活动的过渡和转变,人们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也逐步提高。如果把劳动理解为以脑力劳动为主,那么,艺术创作(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也符合美感的劳动起源说。(广义)劳动起源说的简化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
图1表示,劳动者为了生存或者生活得更好,就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建造房屋、生产粮食、生产小商品等),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活动(如设计亭台楼阁、文字写作、艺术表演等),或者从事脑体结合的活动(如木工制作精美的家具、铸造精美的钟鼎器具、建造华丽的楼宇花园等)。这些活动的结果就是生产出合意的劳动产品。这些劳动产品获得了人们的赞赏性评价,反映了劳动者的体力、智力、技术、技巧、才华等,反馈到劳动者那里,使得劳动者感到欣慰、愉悦,这就是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要注意的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图1中的“合意的劳动产品”是广义的客体,劳动者获得的欣慰感、愉悦感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因此,符合前文提到的美的概念。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97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是指任何对象、客体的属性和规律。而“内在的尺度”是指人、主体自身的需求和目的。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满足人或主体的需求,即实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这就是构造出“合意的劳动产品”。
(二)科学美的理性愉悦学说
科学美通常是指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关于自然界某一类现象的本质、客观规律使人获得的愉悦感。例如,牛顿力学揭示的宏观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电磁学揭示的电磁场运动变化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广义相对论揭示的引力场方程等,它们反映了支配自然界有关现象深层的本质和规律。与艺术美诉诸于感官引起人的愉悦感不同,这些不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的自然界内在的深层本质和规律,如何使人获得愉悦感或美感?
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彭加勒说过一段影响深远的话:
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了解。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生命也就不值得活着。当然,我在这里说的美,不是打动感官的美,也不是质地美和外观美;并非我小看这样的美,完全不是,而是它与科学无关;我意指那种比较深奥的美,这种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正是这种美给予物体,也可以说给予结构以让我们感官满意的彩虹般的外观,而没有这种支持,这些倏忽即逝的梦幻之美只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是模糊的,总是短暂的。相反地,理智美可以充分达到其自身,科学家之所以投身于长期而艰巨的劳动,也许为理智美甚于为人类未来的福利[7]12。
在这段话中,彭加勒一是肯定了自然美的价值(“触动感官的美”“属性美”“外在美”)。二是指明了科学美(他称为理智美)的特点(“内在美”“和谐秩序”)。三是揭示了科学美是支配自然界五光十色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内在美给了满足我们感官的五彩缤纷美景的躯体、骨架”)。四是说明了自然美与科学美的区别,即自然美是不完善的、动摇不定的、难以捉摸的,而科学美(理智美)是完善的、稳定的(对应自然美的“动摇不定”)、可以理性把握的(对应自然美的“难以把握”)。
应该说,尽管彭加勒的用语(翻译后的语言)不尽准确,但上述四个方面表达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这也是不少作者论述科学美问题常常引述的重要依据。但是,彭加勒的论述并没有回答上述问题,即深藏于自然界内部的、支配自然界万事万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为什么会使人产生美感?
在广谱哲学看来,如果将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的主体——劳动者的动机、目的换成“科研工作者的动机、目的”,“劳动产品”换成“科研成果”等,则科学美有类似于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科学美的理性愉悦学说
图2显示,科研工作者要探索自然事物的秘密,这是价值取向。其带着这个目的进行科研活动,包括科学观察、科学实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等等,最终获得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即科学发现。这个发现被证实后,获得了科学界或社会的赞赏性评价以及对发现者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这些赞赏性评价反馈到发现者那里,引起发现者对揭开自然事物秘密的欣慰感、愉悦感。这就是科学美产生的过程。
这里的科研成果是广义的客体,发现者及评价者是广义的主体。因此,科学美仍是广义客体引起的广义主体的愉悦感。只是由于广义客体是科学发现(其成果形式是由抽象的概念组成的抽象命题和定理),因此,引起的愉悦感更为深沉、稳定、理性。发现者或评价者通过科学发现(定理或定律)认识到,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内在的统一性。一个简洁的定理或定律统御了万事万物,这使人感受到了人的思维的强大力量,这种使人震撼的力量带来的愉悦感和美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美感的积极生活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们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谓理想生活),然后通过体力或脑力的活动,或者说,通过个人的或社会的实践,把这种向往实现出来(所谓“外化”或“对象化”),这就是理想生活的实现。人们对实现了的理想生活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反馈到主体那里,使得主体体验到愉悦感、欣慰感,这就是美感的积极生活学说的起源。这种学说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显然,这个观点可以看作是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的一种推广。其中,劳动者的动机、目的换成了人们的“生活、理想、追求”,“体力和智力”劳动换成了个人或社会“实践活动”,“合意的劳动产品”换成了“理想生活的实现”,等等。其中,“理想生活的实现”是广义的客体,个人或他人获得的欣慰感、愉悦感是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的效应,因此,符合前文提到的美的概念。
(四)美感的类比移植学说
在艺术作品中,人们常常把自然界的事物形象与社会事物的形象作类比,把社会事物的形象移植到类似的某些自然事物上,或者进行反向移植,把自然事物的形象移植到社会事物上,并对其予以赞美或嘲讽,这就是美感的类比移植说。
从方法论看,理想生活的形象与自然事物的形象相类比,追求的是两者性状、功能、环境等的相似,从而把理想生活的形象赋予自然事物。例如,韩愈形容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8]178。与此类似,《诗经·卫风·硕人》描写贵妇人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9]77,意为庄姜的手指像茅草的嫩芽,皮肤像凝结的脂膏,颈项如丰润的蝤蛴,牙齿如洁白整齐的瓜子,这是把自然界事物的相应形象移植到了贵妇人身上。
如图4所示,虚线内的方框是文艺工作者对社会事物与自然事物进行类比的结果,如果这种类比逼真生动、精妙绝伦,非常贴切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要歌颂或鞭挞的对象物,则会得到自己或他人的赞赏性评价,这种赞赏使作者和他人都获得了美的感受。在这里,虚线中的“类比结果”是广义的客体,创作者或他人获得的欣慰感、愉悦感是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的效应,符合前文提到的美的概念。
图4 美感的类比移植学说
四、美感的观控方式学说
从广谱哲学看,可以将上述四种美感的起源学说统一起来,其核心是用广义的观控方式概念取代具体的实践方式,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类比思维等。美感的观控方式学说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美感的观控方式学说
这里说的广义观控方式不限于通常所说的观察和控制,例如,广义的观察方式既不限于研究自然现象时精密仪器下的观察,也不限于研究社会现象时民意测验、专家打分、问卷调查等方法,它还包括一定参照系下的观察、一定价值取向下的观察、逻辑推断与理论计算等。广义的控制方式也不限于科学实验或科学试验、模拟实验、虚拟实验等。理论上讲,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一定的过程施加的任何实际的影响都是广义的控制。而且,在实践中,观和控往往互相结合,如先观后控(如模拟实验)、先控后观(如科学实验、科学试验)、观控的多次复合(如“观—控—观”及其反复)等。
按照图5的结构,美感的观控方式学说有5个环节:
一是观控者的价值取向即观控者的动机、目的、愿望、意图等。这里的观控者可以是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集团。
二是一定的观控方式即上文提到的广义观控方式,包括上面4种美感起源讲的体力与智力劳动、科研活动、文艺创作、社会实践、逻辑推理、理论计算,等等。
三是观控结果即上文提到的合意的劳动产品、科研成果、理想的生活实现、类比结果等。
四是自我或他人赞赏性评价即对观控者的能力、水平、层次等的赞赏与肯定。
五是观控者获得了满足感、欣慰感或美感,即主体感受。
其中,观控结果是广义客体,观控者或他人获得的欣慰感、愉悦感是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带来的效应,因此满足前文提到的美感的效应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美感的劳动起源学说、科学美的理性愉悦学说、美感的积极生活学说、美感的类比移植学说、美感的观控方式学说,可以将美感概括为一个统一的定义,即美感是在一定观控方式下,主体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获得的愉悦感。其中“对象化”就是“观控结果”。上述5种美感的起源结构都是这一定义的特殊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然美——自然事物之美,需要用美感的类比移植学说(见图4)来解释。
五、结语
众所周知,由于美学问题的复杂性,关于美的定义、美的属性、美的起源等众说纷纭,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无异议的关于美学问题的定论。本研究吸收了多种学说的合理内核,摒弃了不同学说的狭隘意义。在广谱哲学的广义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方法的指导下,选择若干最基本的美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美感的效用价值论意义,美感的公共属性(如“共同美”)和特殊属性(如阶级性和民族性)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性,美感起源及其机理的各种学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在此基础上,给出近乎统一的美感形成的广义观控模式,进而概括出美感的统一定义,即美是一定观控方式下,主体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获得的愉悦感。本研究对于澄清若干具体美学问题上的混乱以及在广义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方法上构建现代科学形态上的、统一的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