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葡萄产业经济发展及模式研究*

2023-11-27徐洪波林美静

中国果树 2023年9期
关键词:江苏省葡萄栽培

徐洪波,林美静

(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210023)(2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横跨两个葡萄产区,其中苏北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故道产区,苏南属于南方葡萄产区,苏南由于气候多雨湿热,属于葡萄生产的次适宜区。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设施葡萄的快速发展,江苏省葡萄栽培逐渐突破生态产区的限制,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1-3]。江苏省作为我国优质鲜食葡萄重要产区之一,在全国葡萄产业新品种引进和先进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5]。20 世纪80 年代,率先引进巨峰葡萄并快速在苏南地区推广;20 世纪90 年代末,首次从日本引进夏黑葡萄,并研发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打开了我国早熟葡萄产业市场;2009 年又率先从日本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在全省大规模推广种植。在栽培技术上,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特点,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同时还不断创新推广稀植大树冠模式、“H”形整形、短梢极短梢修剪、花序整理、果穗整形等优质高效标准化葡萄栽培技术[6-8]。

江苏省位于我国南北水果交错地带,又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高端水果需求市场大而集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优势。近年来,以葡萄为核心的设施水果鲜果产业已成为江苏省果业发展的新主力,成为高效设施果业发展的典范。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江苏省重要的优势特色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葡萄栽培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葡萄园观光、采摘、休闲、加工、葡萄小镇建设等产业融合取得快速发展,对全国葡萄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1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

1.1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七大葡萄优势产区,但是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葡萄种植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9-10]。研究证明,近20 年来,新疆、河北、山东作为我国葡萄生产的黄金种植地带和传统优势区,依然是我国葡萄的主要产区,同时,随着育种和设施栽培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华东地区和云贵川等非优势葡萄产区正逐渐成为葡萄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尤其以浙江、江苏、云南等省发展迅速,我国葡萄整体呈现“西迁南移”的地域分布格局,产业布局正由传统产区向特色产区分布[11-1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2021 年我国葡萄产量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由2010 年的813.53 万t 增加至2021 年的1 499.80 万t。其中,新疆是我国葡萄生产的第一大产区,2021 年葡萄产量为326.97 万t,全国排名第1 位,且远远高于其他省区市;其次是河北省和山东省,全国排名依次为第2、第3 位,产量分别为124.69 万、122.89 万t;云南、浙江、江苏三省葡萄产量分别为100.82 万、76.40 万、62.14 万t,全国排名依次为第4、第7、第10 位。

1.2 江苏省葡萄产业规模

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图1),2010—2021年江苏省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葡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葡萄栽培面积由2010 年的2.17 万hm2增加至2021 年的3.33 万hm2,增加了1.16 万hm2,年产量由2010 年的33.19 万t 增加至2021 年的62.14 万t,增加了28.95 万t。从变化趋势来看,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10—2018 年,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基本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至2018 年面积增加至3.99 万hm2,产量增加至67.22 万t,均达到历史最高值;2018—2021 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略有下降。2010—2021 年,江苏省葡萄园面积占全省果园总面积的比率由2010 年的11.30%增加至2021 年的17.44%,葡萄产量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比率由2010 年的14.00%增加至2021 年的19.35%。调查分析显示,现阶段江苏省的平原果园面积减少,丘陵山区果园面积增长,同时以苹果等为主的大宗水果栽培面积比重持续下降,应时鲜果包括葡萄、草莓和桃等规模发展增快[3]。

图1 2010—2021 年江苏省葡萄园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

1.3 江苏省葡萄产业区域分布

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0 年分市茶叶水果产量表》数据(图2),江苏省葡萄产业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其中,徐州市分布面积最大,2020 年葡萄栽培面积为0.68 万hm2,产量为11.39 万t,分别占全省的20.22%和18.66%;其次是镇江市和连云港市,面积分别为0.42 万、0.38 万hm2,分别占全省的12.39%和11.28%,产量分别为8.70 万、6.34 万t,分别占全省的14.25%和10.21%。常州、无锡、南京、盐城、南通5 个市的葡萄产业分布规模相似,面积0.23 万~0.27 万hm2;宿迁、扬州、泰州、苏州、淮安5 个市的葡萄产业分布规模较小,面积0.12万~0.16 万hm2。从区域空间分布来看,苏北葡萄产业分布规模最大,总面积为1.58 万hm2;其次是苏南,为1.30 万hm2;苏中面积分布最小,为0.50万hm2。从产业布局和消费结构来看,苏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但是市场消费需求旺盛,苏北、苏中地区消费需求相对低,但是人地矛盾稍缓。研究证明,目前江苏省葡萄产业呈现由苏南向苏北和苏中地区扩张的发展趋势[13]。

图2 2020 年江苏省葡萄产业分布格局

2 江苏省葡萄产业模式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端水果消费市场的迅速崛起,我国对优质鲜食葡萄的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传统葡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对葡萄数量和品质的需求[10,14]。江苏省依托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构建葡萄产业集群,培养葡萄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葡萄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2.1 葡萄种植及组织管理模式

2.1.1 种植模式

现阶段葡萄已成为江苏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在相关政策和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下,以市场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的标准化、规模化葡萄种植基地陆续建成。江苏省设施葡萄发展迅速,主要包括避雨栽培、促成栽培以及水平棚架栽培等。2013 年江苏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占全省果树栽培面积的50%,尤其是以葡萄、水蜜桃和草莓为主,整体呈现增量升价的大好趋势,优质鲜果价格涨幅尤高[10]。数据显示,2015年江苏省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为1.87 万hm2[15],至2019 年末,设施葡萄栽培面积增加至2.15 万hm2,平均667 m2产值达9 315 元,其中优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的设施栽培面积为1.33 万hm2,葡萄设施生产与管理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16-17]。2020 年,全省共建立了26 家省级标准的葡萄园生产基地,设施葡萄栽培面积2.53 万hm2,比2015 年增加0.66 万hm2[15]。在葡萄栽培技术方面,2017 年启动了江苏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葡萄创新中心和5 个技术创新团队,近10 年来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新品种,完成“葡萄新品种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栽培技术集成。2020 年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新技术推广覆盖率在70%以上,葡萄园机械化率达25%,水肥一体化、机械弥雾绿色综防、果园除草、施肥等机械化发展迅速[17]。

2.1.2 组织管理模式

通过培育和发展一批省级果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牵头,与种业公司、收储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同时,通过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协会等组织葡萄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融资机构等经营主体,一起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江苏省比较有规模的葡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包括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怡亨酒庄有限公司、江苏苏洪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润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葡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通春之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台宁生态农业发展(南京)有限公司等。同时,全省通过重点培育葡萄全产业链重点县的模式,对接乡村振兴实施和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全产业链融合模式。目前,葡萄产业的知名度和全产业链发展均已初具雏形的县有句容县和灌南县[18-19]。

2.2 葡萄品牌建设和销售模式

2.2.1 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江苏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提升葡萄品质为重点,积极打造江苏“果篮子+区域特色品牌+互联网”为核心的葡萄产品和品牌。首先,通过推广新技术和实现标准化栽培等措施提质增效,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产品基础。其次,通过开展和参加优质葡萄和品牌展销、推介等节庆活动,以句容葡萄节、灌南葡萄节、江阴葡萄节等一批优质葡萄宣传推介活动为重点,积极聚焦人气、对外招商引资,打造葡萄名品。积极培育葡萄蒸馏酒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加工基地,攻关葡萄蒸馏酒标准化生产技术,构建葡萄蒸馏酒品牌和营销链。目前江苏省葡萄品牌建设尚处于构建打造的初级阶段,比较有名的葡萄区域品牌丁庄葡萄、陈集葡萄属于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他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较多,但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如神园葡萄、盘城葡萄、春之韵葡萄、礼嘉葡萄等。

2.2.2 销售模式

近十多年来,阳光玫瑰葡萄以其无核、糖度高、玫瑰香味浓、风味佳、耐贮运等独特优势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20]。江苏省作为阳光玫瑰率先引入地区,至2020 年,栽培面积已达1.5 万hm2,占全省葡萄栽培总面积的1/3 以上,约占全省设施葡萄栽培总面积的2/3,成为江苏省葡萄生产中的主栽品种[15]。阳光玫瑰的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有利于销售模式由原来的零售向大果商统一收购转变,目前江苏省阳光玫瑰销售主要通过包括百果园、盒马鲜生等国内知名水果销售商采购的方式完成其销售环节[1]。调查显示,江苏省鲜食葡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很多消费者不认可反季节葡萄,更加注重葡萄品质,对于高价位葡萄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葡萄主要购买渠道包括超市、水果店、农贸市场等,年轻消费者多以线上购买为主,如每日优鲜、百果园等水果销售商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有效拓宽了葡萄销售途径[13]。近年来,江苏省加快推进名优果品的网上销售,实现重大科技成果网上发布和推广,举办网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现场观摩会,加大现代职业果农的电子商务培训和互联网、物联网新型市场主体培育等。

2.3 葡萄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葡萄消费仍以鲜食葡萄为主,酿酒、制干、制汁或制醋等葡萄加工用量持续增长,但占比仍较低。研究显示葡萄产业更容易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6,8]。近年来江苏省葡萄产业不断向采摘、加工、休闲全产业链拓展。由于江苏省设施葡萄占比较大,再加上葡萄生产中的架棚特点,使其在观赏、采摘、景观配置、娱乐休闲等三产融合新业态中更具优势。目前,苏北和苏中地区的葡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很多零散的葡萄园逐渐连接成片,涌现出许多以葡萄产业为主导的葡萄农场、葡萄园区、葡萄小镇、葡萄村、葡萄乡等,为江苏省葡萄产业和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或初具雏形的葡萄小镇主要包括句容茅山葡萄小镇、南京盘城葡萄小镇、武进礼嘉葡萄小镇、江阴璜土葡萄小镇、新沂阿湖葡萄小镇等。这些小镇以葡萄特色产业为依托,深耕农耕文化,创新生态富民机制,发展规模、设施、高效、观光农业,有效推进了葡萄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小镇价值内涵和生态宜居,促进农民致富。

3 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下面分别从种植、管理、经营、品牌建设、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

3.1 产业发展速度快,相关生产配置要素发展滞后

首先,新时期下,由于耕地保护的硬性指标,不仅对葡萄规模发展具有很大的限制,而且对现有葡萄产业发展技术和市场效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优良自主创新品种缺乏,目前全省主栽品种仍以国外引入品种为主,明显制约了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最后,目前果园机械化程度偏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短缺,果园经营主体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经营模式主要以散户经营为主,限制了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新科技的应用推广进度。

3.2 标准化程度低,品质保障和持续增收难度大

目前全省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生产标准尚未广泛落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和高端水果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市场需求与生产供需尚未有效衔接,造成省内优质葡萄供给尚不充分,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能转化为生产的有效供给。果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低,产后商品处理标准化水平低,产业发展标准化程度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尤其是一些葡萄种植户追求高收益、快回报,盲目追求葡萄的个头大、产量高,造成产能剧增,而质量发展无序,直接影响到江苏省葡萄的市场“消费印象”,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3.3 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

葡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葡萄果品加工比率低,加工产品档次低,品牌市场竞争力弱,缺乏知名品牌,大品牌少,小品牌众多,企业和品牌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4 政策金融支持体系亟待加强,三产融合程度不足

葡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农户经营需要高效的政策支持和金融信贷需求,目前省内大部分农户经营的葡萄种植设施还限于简单的避雨栽培,应对恶劣的天气能力有限,生产能力不稳定。全省观光果园和葡萄小镇建设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发展空间。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

通过创新葡萄生产模式,引导新增果园上山上坡,充分利用土地的“四荒”资源,稳定葡萄产业规模和效益。提升新品种的自主创新能力,规划不同类型、不同熟期品种的时空布局,按照品种、区域和设施类型综合开展全省优质葡萄区域分配,同时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如杀虫灯、性诱剂、捕食螨、防虫网等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加强果园生态循环再利用、微生物土壤改良等技术应用和推广,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升葡萄品质,增加高品质葡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2 建立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体系,继续培养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

建立葡萄标准化产业体系,提升葡萄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葡萄产业科技研发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对接和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科技、企业等的引领带头作用,建立生产经营主体和科技服务主体的利益惠享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同时重点培育区域优势品牌,积极打造地方知名葡萄品牌。

4.3 建设和完善葡萄产业政策和金融服务机制体系,加强产业数字化进程,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金融工具服务机制,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户经营信心。同时,不断加强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探索和建设葡萄产业的智慧供应链,打造葡萄产业智慧供应链数字应用平台,加快葡萄产业数字化进程,创造需求,引领消费,推进智慧葡萄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4.4 加快观光果园和葡萄小镇建设

目前江苏省葡萄园采摘、休闲、农家乐、民宿等发展潜力巨大,以葡萄产业为主导,深耕产业文化,强化创意创新,推进葡萄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业、教育、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延长果园产业链,不断提升果园价值。

猜你喜欢

江苏省葡萄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江苏省交通图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江苏省政区图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