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3-11-27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18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变电站安全性

杨 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青神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眉山 620460)

0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力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力系统提出的各项要求,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在当前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其运行效率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整体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1]。

1 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涉及2 个方面内容,即变电站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在变电站中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监控和管理电力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状态和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进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调度自动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对电网的控制、管理和调度,进而保证电网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能够按照预定计划自动完成各项操作任务,最终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由于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使得变电站无法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不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2]。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系统落后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在一定的发展基础上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如果没有完善的电力系统,就无法使电力系统达到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完善[3]。

2.2 电力系统监控信息保护不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系统监控信息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可能会出现信息泄露问题,导致电力系统遭受严重损失。

2.3 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不足

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中,相关人员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管理信息时不熟悉信息管理方法,使得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4]。

2.4 缺乏安全可靠供电的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要想实现安全可靠供电,必须完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供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供电部门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供电部门的电力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5]。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策

3.1 优化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

第一,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需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需要不断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第三,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6]。

3.2 加强对电力系统监控信息的保护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监控信息的保护,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电力系统监控信息安全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有效保护电力系统监控信息,进而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监控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保护工作的开展。图1 为电力系统监控示意图,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相关设备,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过程中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7]。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8]。

图1 电力系统监控

为了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地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提供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过程中监控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才能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3.3 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

信息管理自动化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促使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研究和分析。在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等全面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从而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为了实现信息管理自动化目标,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9]。

3.3.1 应用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同时需要及时地分类、统计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有效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3.3.2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其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从而实现对其的全面分析和处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

3.4 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的相关措施

3.4.1 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在220 kV 变电站的低压侧设置2 路独立电源,在35 kV 变电站的低压侧设置2 路独立电源,其中一路电源作为110 kV 变电站的主电源,另一路电源作为35 kV 变电站的备用电源。这样能够满足整个供电区域内电力负荷的需求,减少对电网中其他非电负荷的影响,提升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2 加强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巡视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设备维护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3.4.3 提高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技术水平

发电机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因此,要定期维护、检修以及更换部件等,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质量,保证其运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4 建立完善的电网事故应急体系

为了提升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电网事故应急体系,包括各种应急设备和工作人员的配置。如果出现电力系统故障或者是意外情况,要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严重事故和灾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4 结 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系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运行效率难以有效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对其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变电站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