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辅助课堂教学 互动促进生命发展
——以Oxford English 5A M2U1 “My grandparents and I” 一课为例

2023-11-27李宝婷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祖孙祖父母语篇

李宝婷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上海 201100)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待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来说,课堂教学都是他们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人生经历,又同时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生命中极其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参与课堂的每一位师生来说,课堂教学都应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以下以Oxford English 5A M2U1 “My grandparents and I” 一课为例,本课在真实语言情境“Peter and his grandparents” 下,以祖孙之情带动语言的学习,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语言结构的操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在课堂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渗透价值观,以语篇知识的学习带动情感的体验。

一、感悟情感,语篇学习带动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提出的观点是反对把教育的意义只看作是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主张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相似的教育观点,他也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了“生活教育” 的观点,提出教育应“关于生活” “依据生活” 和“为了生活”,三者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

(一) 分析学情,把握语篇学习内容

基于教育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进入课堂前,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做系统的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基于前四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已知和应知的语言知识基础,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做了系统和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构建符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语篇学习内容。

(二) 确定语篇,文本渗透文化知识

语篇内容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承载着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可运用不同类型的语篇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本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语篇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奠定人文底蕴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单元主题原为“Grandparents”,单看单元主题,会习惯性地认为是单纯对祖辈的描述,而教材内容体现出的却是与祖辈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设置了“My grandparents and I” 这一话题,合理再构了文本,设立了文本主人公Peter 讲述他与祖辈平淡却又充满亲情的生活的真实语境。课文文本和再构文本对比见图1 和图2。

图1 课文主题和文本

图2 再构文本主题及文本

通过再构文本可以看出,语篇内容在一到四年级对祖父母语言描述的基础上,体现了更多祖孙之间平常却又温情的互动。语篇开头给出互动的前提是Peter 和祖父母分别居住在上海和北京两个不同的城市,为后面的祖孙互动做了铺垫。语篇的正文分别从 “talk on the Internet” “chat on the phone”“write an e-mail” 几方面教授核心语言知识的同时,又体现了Peter 和祖父母之间的常态互动。语篇的结尾与开头、正文相呼应,通过“love” 提升语篇情感,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带动,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整体性

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中小学生虽然都是未成年人,但有着和成人一样的情感需求。课堂中的情感激发和情感体验,可以带动学生在真实的情感语境下学习语言知识。教师不仅要专注于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关注如何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

(一) 揭示主题,唤出情感

课堂“pre-task” 引入阶段真实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对整堂课的情感主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主题为“Grandparents”,基于前四年的积累,学生已经会用相关英语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职业、能力、喜好等,也能用相关语言叙述一家人平日的生活,所以在语言知识层面,本课的语用输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研读教材和分析学情,教师将本单元划分为层层递进的四个课时,具体见图3。

图3 分课时话题

但如何让学生在描述祖父母的同时感知祖孙之情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warming-up”环节利用PPT 出示了班级学生与祖父母朝夕相处的照片,再配上深情的英文歌曲《A little love》,成功地唤出了学生心底对祖父母的爱,让课堂的氛围一开始就荡漾在祖孙之爱里。更有学生在课堂“pretask” 环节就已经提到: “I love my grandparents,and they love me too.” 教师在引入阶段揭示本课主题的同时,成功地唤起了学生对祖父母的爱,为本课的情感渗透成功拉开了序幕。

(二) 感悟实例,升华情感

在奠定情感基础后,教师需要在课堂推进过程中不断渗透情感,让情感主线在整堂课中延续。在“while-task” 环节中,教师解读语篇,让学生跟随Peter 一起,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升华祖孙之情。

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体会Peter 与爷爷奶奶一起做的事 情,如 “talk on the Internet” “chat on the phone” “write an e-mail” 等,通过Peter 的亲身讲述,学生感受到了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的力气,也不一定是花钱买的礼物。在平日的生活中,与祖父母一起聊天、散步、下棋,都是表达爱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完成了动词词组的教学,见图4。

图4

教师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Peter 为什么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做这些事情,感悟“Peter talks on the Internet with his grandpa because Grandpa can play computer very well.Peter chats on the phone with his grandma because she can't see clearly.Peter writes an E-mail to them because he loves his grandparents.” 学生因此明白了爱爷爷奶奶就是要陪伴他们一起做他们爱做的事情。通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和实例剖析,学生对祖父母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在最后的“post-task” 语用输出环节,教师也紧握情感主线,继续推进语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创设的“Peter and his grandparents” 语境中跳回自己真实的生活语境。教师拿出了自己与奶奶的合照,示范了自己平日与奶奶一起做的事情,这个环节在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上分别达到了两个目标:

1.巩固本节课的语用结构,如下:

I live/don't live with my grandparents.

My grandpa likes … so I often … with him.

My grandma likes … I … with her …

I love my grandparents and they love me too.

2.表达了教师与奶奶的祖孙之情,与生共鸣。

本节课的祖孙之爱在最后的“post-task” 语用环节的师生共情中达到了高潮。祖孙之情这条情感主线在本课贯穿始终,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祖孙之爱的情感主线非常清晰,并且从引入环节到新授环节再到最后的语用输出环节得到了一步步的升华。学生在真实语境的创设下,不仅学会了用语言知识描述祖父母,并感受到了深深的祖孙之情。

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发展。本课中,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没有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目标的渗透剥离,而是用情感目标推动课堂中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注重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

三、互动生成,顾及学生生命发展多面性

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应提前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需要解读学生,撰写符合本班的学情分析;需要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现状,制定“以学定教” 的教学设计。这两点都是每一位在努力践行“新基础教育” 的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必做的工作。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 研究手册》 一书中提到了教师的主战线是每日课堂,应在每日课堂中从多方面关注学生,这样才能发现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性——互动生成性。

(一) 互动,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新基础教育” 旨在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操练,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这些都需要教师设计课堂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问题设计。

开放性问题1: How does Peter show his love?(Guess what does Peter do with his grandparents?)

开放性问题2: What does Peter do with his grandparents and why?

开放性问题3: What else does Peter do with grandparents? How often?

从以上3 个开放性问题可以看到,3 个问题正好处于“while-task” 环节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在开头部分提出的问题1 让学生打开了思维,把自己放在Peter 的立场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中间部分,教师紧接着又抛出下一个问题“Why?” 这是一个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又提出了很多可能性。在新授环节的最后,问题3 的提出更是让学生彻底放飞了思维,各自表述还有哪些可以和祖父母一起做的事情能表达对祖父母的爱,人人有话可说。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成性资源,学生的回答来源于教师的问题,教师同时又可以将这些回答服务于课堂教学,如语言知识框架、板书的补充等。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兴奋剂”。

(二) 互动,师生关系的黏合剂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本堂课中,教师的定位是学生的伙伴,是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另一个生命个体。教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走下讲台,设计的问题也开放、接地气。当学生有困惑,课堂陷入僵局时,教师循循善诱;当学生表达有误时,教师能正确引导,直到学生打开思路、准确表达,眼睛里重新闪烁出自信的光芒;当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能与之擦出思维的火花。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者和共同辩论者。

课堂里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生的“学” 同时又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教”,“教” 和“学” 是一对互为辩证、互相促进的个体。教师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由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共同构成。每一个热爱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应同时热爱学生的生命、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活动发展的整体性、多面性。师生活动是一个共同的生命实践,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这一次次由共同的生命实践而组成的真实课堂教学,并主动让每一节课都发挥最大的效能,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师生生命共同涌动与成长。

猜你喜欢

祖孙祖父母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祖孙情
亲情祖孙
祖孙博弈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祖孙接力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