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
2023-11-26侯万义
侯万义
【摘要】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教育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数学是在劳动中产生并发展的,教师应深度解讀数学教材,发现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价值,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劳动观念.基于此,文章从深挖教材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劳动情境、有效讲解例题、利用数学文化、布置实践作业六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劳动教育;渗透
引 言
为配合国家的“双减”政策落地,教师应将减负提质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落实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实践教育,挖掘数学教材中渗透的劳动智慧,能够使学生从劳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确保学生数学素养及劳动技能的双重提升.同时,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能够打破数学课堂的沉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深挖教材内容,提取劳动教育素材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且频繁的综合性学科,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数学教材中的生活更是同样不可忽视,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与教学者,必须重视深挖教材内容,提取其中的劳动教育素材,有效开展渗透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通过教材中的劳动现象,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启发学生思考劳动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而与教材中的理论互相渗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如超市购物后的结算与提物、整理房间、日常劳动等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要想种一棵果树,需要先挖坑,而工具则需要选择铁锨这种带有“锐角”的农具,才能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为例,教师可对教材中各个单元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提取劳动教育素材.在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教师可设置题目:“小明在假期参加了“劳动环保”活动,在活动中,小明第一天捡了124个饮料瓶,第二天捡了145个饮料瓶,请问两天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在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教师可设置劳动教育情境:“我国地广物博,占地面积辽阔,早在古时候开始,先辈们就开始利用脚步丈量国土面积,尤其是边境线的测量方法,还在延续传统测量理念,通过两条腿一步步行走在边境线上,用手中的精密仪器丈量出祖国边境线长度,保护祖国国土完整.”这一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劳动过程、数学中的小数计算知识,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能够激励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热爱数学、热爱劳动,也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劳动中同样能学习数学知识,打破学生必须坐在课堂被动学习的状态.
又如,在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中,教师可以引入劳动教育情境:“古今中外,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对称存在的,如中国的赵州桥、英国的塔桥、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建筑物建造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但同样有非常多的劳动智慧与劳动力量蕴含其中,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运用数学知识,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劳动教育环节
为增强“双减”政策的执行力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其将数学知识学习变成自我能力培养提高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真谛后,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以学以致用思想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并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教学,将会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更应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优化改革,增加劳动教育环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直接体会劳动,接受劳动教育.
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新模式,增加劳动教育环节.具体教学活动开展模式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且学生熟悉的商品,并为这些商品标记上不同的价格.比如,一个笔记本价值1元3角2分;一支铅笔标价2角5分;一块橡皮标价3分;一个手帕纸标价5角;一根黄瓜标价1元1角;一个文具盒标价12元5角.接着,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售卖组”,一组为“购买组”,售卖组学生作为售货员,需要向购买者介绍每件商品的价格,并完成售卖任务,购买组学生需要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道具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并计算自己付出与找回的零钱数的学习任务.在此“售与买”环节中,学生通过参与劳动,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且劳动若不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很容易在购物时运算出错,造成金钱损失,进而使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精神.教师通过转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观念,增加劳动教育体验环节,使学生认识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明白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明白小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范围,进而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创设劳动情境,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在培养前,需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数学问题,能够了解数学概念,并认知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应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应用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目的,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劳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劳动情境体会数学知识,感受劳动与数学的关系,凸显出跨学科学习的作用,并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与培养.
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完成劳动情境创设.具体情境创设方法如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组照片,这是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后为小树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中有8棵并排直立的小树;第二张照片有16棵排成两排的小树,每排有8棵树;第三张照片有24棵排成三排的小树,每排有8棵树;最后展示的一张照片中,有48棵排成六排的小树,每排有8棵树.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计算每张图片上的小树是多少棵?”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有效开发,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讨论小组,要求学生以此问题为讨论内容,观察并分析以上图片中小树数量应如何计算.一名学生这样表述:“第一张图片中是8棵小树,第二张图片中是两排相同数量的小数,可以列式8+8=16;第三张是同样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为8+8+8=24;第四张图片列式为8+8+8+8+8+8=48”这时,另外一名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果按照你的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思考,当有100排这样的小树栽种时,是不是要将100个8相加,这要加到什么时候呢?”此时,教师可为学生导入乘法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乘法计算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并掌握乘法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开发.
四、有效讲解例题,渗透劳动教育内容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进行改革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后作业布置,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此为学生营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劳动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对学生开展教学,在例题讲解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可以起到更好的渗透效果,促使学生一边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一边形成劳动意识.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的例题时,可对例题进行创新讲解,有效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从西宁出发,经过格尔木,然后到达拉萨的距离是多少?”这是一道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学生只要将西宁到格尔木的路程距离与格尔木到拉萨的路程距离相加,就可以得到西宁到拉萨的路程距离.在备课时,教师将这道例题进行创新性改编,增加劳动教育内容,改编后的例题如下:“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人们大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走动,很难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乡去看一看,随着人口增加,家乡资源消耗速度加快,人们生活质量日益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人民思想发生改变,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生活,于是,从西宁这个地方开始修路,经过不断的劳动付出,西宁与格尔木之间成功修建了一条可供人们行走的马路.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西宁与格尔木之间已经成功修建了铁路,格尔木与拉萨之间的铁路也成功投入使用,从西宁到拉萨间的实际距离虽然没有变短,但交通时间明显缩短.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劳动创造出的财富,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从西宁到拉萨之间的实际距离.”教师通过将劳动教育内容渗透到例题中讲解,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了解了劳动可以改变命运.同时,学生能认识到在劳动中融入数学知识,能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及质量,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
五、利用数学文化,启迪学生劳动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开展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应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产生的前因后果,知道其“来龙去脉”,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维.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则必须重视科学利用数学文化,以此顺利启迪学生的劳动思维,使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劳动,数学知识更是蕴含在劳动中,人类生活与劳动密切相关,劳动促进人类进步.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識》中“数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利用数学文化,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由来有较为系统认知,并在其中启迪学生劳动思维.情境如下:“在远古时期,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后,会在外出时先数一数有多少个工具,然后外出归来后,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工具,以此判断自己是否弄丢了工具.此时,人类对“多”和“少”已经有了一个系统概念,但具体“多”是多少,“少”是几个,还没有清晰认知.随着人类参与劳动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劳动中的体会越来越丰富,对“多”与“少”有了更深入认知,明白“多”与“少”在于数量的具体数值上,如做了一天的劳动后发现,用10个劳动工具做的工,要比用6个劳动工具做的工更多,可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也更多,此时,人类开始研究“多”与“少”应该用哪些具体的数字表示.”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古时候人类是如何计数的图片,如第一张图片上展示的是一个有着非常多绳结的绳子,第二张图片展示的是一堆堆石头.此时,教师继续讲解:“原来第一张图片上的绳子是用来计数的,当发生一件事情,或者查一个数,人们会在绳子上打一个绳结,表示一个.第二张图片上的石头堆也代表着同样的道理,石头堆越大,说明这一年中发生的事情越多,同时大大小小的石头也表示事情的大小.从这些数学文化知识中可以发现,古代人类通过劳动产生数学意识,进而开始应用劳动行为记录数学,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又开始研究更为简单的计数方法,直至今日,计数方式还在不断更新变化.”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数”的变迁过程中有非常多劳动的影子,进而明白劳动创造推动了“数”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劳动思维将在此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启迪培养.
六、布置实践作业,感知劳动教育价值
“双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传统布置作业形式优化创新,不再单纯的为学生布置书面作业,突破作业枯燥的壁垒,使得作业内容更加多元化,以此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价值优势,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如实践作业就是作业的一种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验证数学理论知识,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效渗透,以此引导学生感知劳动教育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依据教学内容,布置实践作业.具体作业内容如下:“学生需要利用课堂学习的分类与统计知识,将自己的房间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统计出房间中各个物品的占用比例.比如,学生需要将自己的零花钱分类统计,将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进行分类统计、将自己的学习用品与用具分类统计、将玩具按照一定规律分类统计等.”学生在实践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对“分类与整理”的知识有进一步认知,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将通过自己的劳动,整理归纳好房间中的所有物品,使整个房间变得更加整洁、干净.之后,学生发现,如果想要寻找某一个玩具、寻找每天穿的衣服,或者是想要使用哪一个学习用品时,可以快速通过分类方法找到它,能进一步感知劳动教育的价值,明确劳动教育的真谛,从而在生活中、在学习中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科学的劳动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结 语
综上分析可知,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相融合渗透形成的教育模式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有助于学生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下找到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劳动习惯.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全面深入探究,对教材中的例题优化讲解,利用数学文化,布置劳动实践作业,创设劳动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富含劳动教育元素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佳佳.例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J].成才,2022(19):42-43.
[2]马卉君.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式与效果研究[J].智力,2022(23):30-33.
[3]陈蓉.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新智慧,2022(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