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人与海》的英美文学翻译探讨

2023-11-26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英美海明威

许 玮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007)

《老人与海》是奠定欧内斯特·海明威文学史地位的重要作品,仅用8 周就完成,被作者视为自己“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该小说英文原文共26000 余单词,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多层次的意义,历来饱受赞誉,是英美文学学习中绕不开的经典。中国对于《老人与海》的译介始于1952 年,由当时在美国新闻出版社就职的著名女作家张爱玲首先翻译,至今已产生至少5 个较为流行的译本,翻译界对该作有较大热情,因而该小说也是探讨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范本。

一、《老人与海》文学特征

在开始英美文学翻译前,需熟读原著文本,并结合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等,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这是对翻译者语言功底、研究能力、文学素养的综合性要求。首先,这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表现人在自然面前的尊严。其次,小说可以被视为一幕古典式悲剧,老人的打鱼经历如同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因远离海岸,在捕获大马林鱼的时刻注定将遭受厄运。最后,《老人与海》是一篇关于“写作”的寓言,阐释了海明威对文学创作的看法,老人的打鱼技巧对应文学家的写作技穷,大马林鱼对应作家的作品,鲨鱼喻指评论家。由此可见,《老人与海》至少有四个层面的解读方式,同时这些丰富的内涵是建立在篇幅较短、故事简单、语言简练基础之上的,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力和创作能力之高。因此,在该小说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也要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理解力。

二、由《老人与海》看英美文学翻译

(一)意境的传递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对海明威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他通过高超的文学技艺,将深沉的思考、浓烈的情感寓于浅白简洁的文字之下。一方面,海明威的文风如法国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一样冷静、写实,作家隐藏在文本背后;另一方面,海明威的笔调富有淡淡的情感性,其主观思想和情感是融于客观景物描写之中的,使其在描写景物时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特点。因此,在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对文字意义的准确传达,还要考虑文字背后的情感,要着重还原作品的风格,尤其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和还原上。

原文:The clouds over the land now rose like mountains and the coast was only a long green line with the gray blue hills behind it.The water was a dark blue now,so dark that it was almost purple.As he looked down into it he saw the red sifting of the plankton in the dark water and the strange light the sun made now.

这里描写的是老人独自行船至较远海域时看到的景象。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与海》不仅是英雄的赞歌,也是英雄的悲剧,即老人面临着难以逃脱的命运悲剧——如果不远离海岸,就打不到鱼;如果远离海岸,将面临筋疲力尽,且路线太长、打到的鱼注定被鲨鱼吃光。因此,在此处的描写中,既有着对美丽海上风景的展示。同时,更重要的是侧面反映老人已距离海岸很远很远,并且在文字中预示一种不可知的未来和悲剧意味。

(1)张爱玲译本:

“陆地上的云气现在堆得像山一样高,海岸只是一条长长的绿线,背后是灰蓝色的山。水现在成了深蓝色,这样深,差不多是紫的。他向水里望下去,看见黝暗的水里潜浮着红色的海藻,还有太阳反映出来的奇异的光彩。”

(2)吴劳译本:

“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深蓝色,深得简直发紫了。他仔细俯视着海水,只见深蓝色的水中穿校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阳光这时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

(3)鲁羊译本:

“此时,云层如山峦一般在遥远的陆地上升起,海岸变成了一道长长的绿线,后面是灰蓝色的丘陵。此时海水是深蓝色的,蓝得几乎发紫。当他俯视海水,看见浮游生物像红色粉末在幽暗海水中纷纷扬扬,看见照进海水的阳光,此时奇幻如梦。”

对比上述三个译本可以发现,张爱玲译本和吴劳译本的翻译较为准确,并将暗含的不确定性和悲剧意味保留了下来,同时吴译本中的“阳光这时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优于张译本“太阳反映出来的奇异的光彩”,在意境上散发出更多不确定性。鲁羊的翻译则稍显血色,仅译出了景色描写的优美,并未把握住原文中的隐含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学翻译中,要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做深入研究,对文本含义做全面的、多层次阐释,在理解文本意义的前提下,体会语词中蕴含的情绪和情感,并在翻译中有效传达。

(二)情感的再现

在20 世纪,包括语言学、美学在内的文艺理论飞速发展,对文学翻译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英美文学翻译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将跨文化视域下的隐含情感翻译出来,使英美文化中的伦理等文化元素得以彰显,使读者对翻译后的文本理解更加透彻。在翻译《老人与海》时,应当兼顾思想性和情感性这两种人类的普遍性需求,将原文中的情感传递给汉语接受者,要实现这一点,应当重点做好词汇的选择。

在这部篇幅较短的小说中,人物并不多,主要人物仅2 个——老人和孩子。然而,小说是十分精致的,作者精雕细琢出的作品,必然不会有无用之笔,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有用意的。在极少的人物中,写了不同的人对大马林鱼的态度,且他们的态度略有不同,从不同人物对鱼的称谓用词当中就能很好体现,其中蕴含着微妙的情绪差别。以老人为例,落日余晖之下,他和他捕获的鱼第二次遭受鲨鱼的袭击,此时的老人已精疲力竭,加上年老体衰,很难用打击鲨鱼头顶和鼻尖方式击退它们。此时,大马林鱼已被咬得仅剩半个身子,老人的反应是“他不愿朝那条鱼看”,老人的这个反应是饱含深意的。大马林鱼被绑在船边后,和老人一同遭受苦难,老人为它伤心,认为鱼是自己的朋友。因此,原文这样描写道:

“ Hal ffish,”he said .”Fish that you were.I am sorry many sharks,I went too far out.I ruined us both.But we have killed ruined many others.How many did you ever kill,old fish?You do not have that spear on your head for nothing.”

(1)张爱玲译本:

“半条鱼,”他说。“你这‘从前是一条鱼’的东西。我很懊悔我出海太远了。我把我们俩都毁了。但是我们杀了许多鲨鱼——你同我——鲨鱼不给我们杀了也给我们毁了。老鱼,你曾经杀过多少?你头上生着那样一支矛,不是白生的。”

(2)吴劳译本:

“半条鱼,”他说。“你原来是条完整的。我很抱歉,我出海太远了。我把你我都毁了。不过我们杀死了不少鲨鱼,你跟我一起,还打伤了好多条。你杀死过多少啊,好鱼?你头上长着那只长嘴,可不是白长的啊。”

在这一重要描写中,两次出现“我们”,从老人的自言自语里能够感受到,大马林鱼是他心中的战友,既表现了老人对这条大鱼的情感(敬佩、内疚)。因此,大多数译本在此翻译较为准确,但是,在汉语语境中,或许将“us”和“we”译为“咱们”“咱”更妥帖一些。

(三)形式的继承

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形式”来体现的,韵律、节奏、线索、修辞、布局等方方面面都蕴含着作者的妙笔和匠心。海明威的小说亦是如此,他对形式、技巧有独到研究,对英文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正如《老人与海》多重隐喻中的“写作隐喻”一样(即老人的打鱼技巧如写作技巧一样,该小说蕴含着海明威对于写作的理解),作者十分注意文学技巧的运用和文本的形式美。形式上的美感的可译性限度,对于翻者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例如:

“ No.I know others better.”

“There are many good fishermen and some great ones.But there is only you.”

这两句话的作用在于,反映老人与男孩之间的关系,即男孩对老人的深深依恋。在男孩那里,并没有贬低其他渔夫,并非其他人不优秀,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尚不足以使男孩产生如孙子对爷爷一般的眷恋。

在现有的各个译本中,没有译本对这句话的西班牙语原文进行注释。更重要的是,作者之所以在此处选择使用西班牙语,除了对故事背景进行补充反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英语中没有准确的对应词汇。

(1)张爱玲译本:

“不。我知道有别人比我好的。”

“到哪儿去找呢?”孩子说:“有许多的渔夫。也有几个伟大的。但是只有一个你。”

(2)吴劳译本:

“不。我知道还有比我强的。”

“哪里”男孩说。“好渔夫很多,还有些很了不起的。不过顶呱呱的只有你。”

结合上下文,男孩在此语境下不应当表达“到哪儿去找”这样的意思,“伟大的渔夫在哪儿”这一问题他并不关心。对比可知,吴劳的翻译更为准确,更加符合原文意思,而且在节奏的把控上较好,秉承了全书简洁、短促的风格,唯一的不足是没有给该词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英美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文本细节有充分尊重,深入探究每个语词的细节,细节之处往往潜藏着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

(四)隐喻的传递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英美文学中,尤其在19 世纪以来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成为最重要的文学手法之一,它是连接文本与内在含义的重要桥梁,是读者理解作品的重要路径。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同样大量使用了隐喻的表达手法,并且呈现出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的特点。在翻译隐喻语句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翻译方式。第一,原句中既有本体又有喻体。本体和喻体是隐喻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共同出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呈现形式。此时,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充分把握喻义是完成该句翻译的重点。第二,原句中有本体而有喻体。这类情况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隐喻,往往隐含着比喻的“载体”。此时可选择意译的方法,使读者推测喻体,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第三,原句中有本体而无喻体。作者有时会在一句话中省去本体而只出现喻体,此时的隐喻通常具有多重性,在表面的比喻之下暗含着另一个比喻,翻译难度较高。例如:

When once,through my treachery,it had been necessary to him to make a choice,The old man thought.

在这句话里没有写明本体,仅有“my treachery”这一喻体。“my treachery ”原指“欺诈行为”,结合语境可知,在此指的是钓鱼的饵。可见,如果直译,很难传达出作者在这里的全部含义。

(1)张爱玲译本:他一旦上了我的当以后,就不得不选择一个办法,老人想。

(2)吴劳译本:我一旦干下了欺骗它的勾当,它便不得不作出选择了,老人想。

(3)张白桦译本:它上了我的套,非做选择不可了,老人想。

上述三位译者都选择了意译的方式,能够较好反映海明威的创作初衷。其中,张爱玲译本和张白桦译本更为准确;二者对比,张白桦更显简洁有力。在英美文学翻译中,面对没有本体而仅有喻体的情形,选择直译法还是意译法,应根据原语和译语在各自文化语境中意义是否相同而定。若相同则可以直译,让读者可以主动推测隐喻的本体,提高阅读乐趣;若在两种文化语境下存在差异,则应当尽可能选择意译法,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

三、结语

英美文学翻译既要考虑原语与译语之间的不同,还要考虑跨文化语境下的表达差异。《老人与海》作为英美文学经典文本,语言简洁、情节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文学价值高,翻译难度也大。在翻译中,应当做好情感、意境、形式、隐喻等方面的传达,在领会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这也启示我们,英美文学翻译应当做好针对原作的文本理解和艺术分析,做到“形”与“神”的双重把握。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英美海明威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关于“孤独”的比较